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科学与中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0-2 08:0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10-2 00:08 编辑

    生物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属性。人们对这些共同的特征、属性和规律的认识,使内容十分丰富的生物学成为统一的知识体系。
         生物化学统一性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组成生物体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在原则上是相同的。例如各种生物的蛋白质的单体都是氨基酸,种类不过20种左右,各种生物的核酸的单体都是核苷酸,种类不过8种,这些单体都以相同的方式组成蛋白质或者核酸的长链,它们的功能对于所有生物都是一样的。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基本代谢途径也是相同的,甚至在代谢途径中各个不同步骤所需要的酶也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都以ATP的形式传递能量。生物化学的同一性深刻地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
        多层次结构模式
       19世纪德国科学家M.J.施莱登和T.A.H.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动、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组成。这对于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从细菌到人都是适用的。细胞是由大量原子和分子所组成的非均质的系统。在结构上,细胞是由蛋白质、核酸、脂质、多糖等组成的多分子动态体系;从信息论观点看,细胞是遗传信息和代谢信息的传递系统;从化学观点看,细胞是由小分子合成的复杂大分子,特别是核酸和蛋白质的系统;从热力学观点看,细胞又是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所有这些,对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是一样的。
         除细胞外,生物还有其他结构单位。在细胞之下有细胞器、分子和原子,在细胞之上有组织、器官、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单位。
          生物的各种结构单位,按照复杂程度和逐级结合的关系而排列成一系列的等级,称为结构层次。在每一个层次上表现出的生命活动不仅取决于它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而且取决于特定的有序结构,因此在较高层次上可能出现较低的层次所不曾出现的性质和规律。
         有序性耗散结构
         生物是由大量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宏观系统(相对于研究亚原子事件的微观系统而言),它的代谢历程和空间结构都是有序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物理的化学的变化导致系统的无序性或随机性(即熵)的增加。生物无休止的新陈代谢,不可避免地使系统内部的熵增涨,从而干扰和破坏系统的有序性。现代生物学证明,在生物体中同时还存在一种使熵减少的机制。20世纪60年代,I.普里戈任提出耗散结构理论。按此理论,生物体是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它从环境中吸取以食物形式存在的低熵状态的物质和能,把它们转化为高熵状态后排出体外。这种不对称的交换使生物体和外界熵的交流出现负值,这样就可能抵消系统内熵的增涨。生物有序正是依赖新陈代谢这种能量耗散过程得以产生和维持的。(见耗散结构和生物有序)
           稳态
         生物对体内的各种生命过程有良好的调节能力。生物所处的环境是多变的,但生物能够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通过自我调节保持自身的稳定。例如,人的体温保持在37℃上下,血液的酸度保持在pH7.4左右等。这一概念先是由法国生物学家C.贝尔纳提出的。他指出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是自由和独立生活的条件。后来,美国生理学家W.B.坎农揭示内环境稳定是通过一系列调节机制来保证的,并提出“稳态”一词。稳态概念的应用已远远超出个体内环境的范围。生物体的生物化学成分、代谢速率等都趋向稳态水平,甚至一个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在没有激烈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也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生命的连续性
          1855年R.C.菲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原已存在的细胞。这个概念对于现存的所有生物来说是正确的。除了最早的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在当时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发生的以外,生物只能来自已经存在的生物。只能通过繁殖来实现从亲代到子代的延续。因此,遗传是生命的基本属性。
1866年G.J.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20世纪20年代,以T.H.摩尔根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提出基因论,证明孟德尔假设的因子就是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的基因,补充了一个新的规律,即基因的连锁和交换规律,并证明这些规律在动物界和植物界是普遍适用的。40年代,J.莱德伯格发现细菌的有性杂交,M.德尔布吕克发现了噬菌体的交叉重组现象,从而证明病毒、原核生物和动物、植物都遵循同样的遗传规律。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证明一切生物的基因的化学实体都是核酸(DNA和RNA),遗传信息都是以核苷酸的排列来编码的,DNA以半保留复制产生新的拷贝。在分子水平上,生命的连续性首先表现在基因物质DNA的连续性上。
         个体发育
        通常是指多细胞生物从单个生殖细胞到成熟个体的成长过程。生物在一生中,每个细胞、每个组织、器官都随时间而发展变化,它在任何一个特定时间的状态都是本身发育的结果。生物个体发育是按一定的生长模式进行的稳定过程。个体发育的概念对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在原则上也是适用的。单细胞生物从一代到下一代经历一定的细胞周期,病毒的发育也要经历遗传物质的复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以及病毒颗粒的装配过程。因此,所有的生物都有各自的按一定规律进行的生活史。
          对于个体发育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797年C.F.沃尔夫发表《发生论》,对鸡胚的发育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19世纪初К.M.贝尔提出胚层理论,指出胚胎组织和器官的发生是以内、中、外三个胚层为出发点的。20世纪初,H.施佩曼及其学派通过把胚胎组织从一处移植到另一处能改变其发育过程和方向的实验,证明了胚胎发育是通过各部分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现代生物学证明,个体发育是由遗传信息所控制的,不论是在分子层次上,还是在细胞、组织、个体层次上,发育的基本模式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进化
          1859年C.R.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的出版,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进化是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每个细胞、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演变历史,都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它们的状态是它们本身进化演变的结果。进化导致物种的分化,生物不再被认为是一大堆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物种。生物世界是一个统一的自然谱系,各种生物,归根结底,都来自一个最原始的生命类型。生物不仅有一个复杂的纵深层次(从生物圈到生物大分子),它还具有个体发育历史和种系进化历史,有一个极广阔的历史横幅。
           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在自然界里,生物的个体总是组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群落。群落和它所在的无生命环境组成了生物地理复合体──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种群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譬如,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能利用日光能制造食物;动物包括人在内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生物彼此之间以及它们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任何一个生物,它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功能,生活习性和行为,同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总是相对适应的。这种适应是长期演变的结果,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根据上面这些叙述,不难看到,尽管生物世界存在惊人的多样性,但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遵循共同的规律。生物就是这样的一个统一而又多样的物质世界。因而,生物学也就是一个统一而又十分丰富的知识领域。

点评

你呀于此此文才嗅出点生命学本原。  发表于 2022-10-3 23:15
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 08:13: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10-2 00:14 编辑

         中医药以中国系统思维为导向,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先进的医学科学体系。其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病因病机理论、辨证论治理论、五运六气理论、药性归经理论等等,并以辨证法思想为其哲学基础。正是在这套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药在临床上发挥出巨大的无可否认的治疗效果,保障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昌盛,经久不衰。
          中医药始于炎黄,形于秦汉,兴于宋元,成于明清。据《史记》载,黄帝时期中国的医术已相当发达。大将兼名医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能够“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至西周,医学已开始分科,政府对医疗卫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年终要对医生实行医绩考核。春秋战国,中医学受益于系统思维,逐渐形成体系。西汉时,医理和医术已成百花争艳、各吐其香的局面。《汉书・艺文志》载有医经7家、经方11家,计490卷之多。《黄帝内经》至迟在西汉年间已经成书,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中药著作,成书于东汉年间,记载了365种药物,提出药性理论和药物配伍组方原则。这两部著作奠定了中医药的基础,指导了临床治疗。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标志中医临床医学走向成熟。三国以降,中医学各门类、各学派竞相独立发展,造就出众多大医家如璀璨群星,汇聚成一条奔流于世界东方的医学长河。
          中医药学是一门科学,是具有原创性和独创性的科学,它作为一种关于人体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存在于西医和现代西方科学的视野之外。科学的具体形态,包括科学认识的结果和科学采用的方法,归根到底以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建立何种耦合关系来决定。由于世界(包括每一具体事物)具有无限的多样性、层面性和可能性,认识对象究竟呈现给人什么性质和特征,与认识主体所应用的概念体系、参照系和认识手段有密切关系,由此也就规定了认识主体选取何种科学方法以及所产生的知识体系会有何种形态。因此,那种认为对同一客体只能产生一种形态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医药学和西方医学采用的是不同的认识方法,与认识客体建立了不同的耦合关系,认识客体即向他们分别展示了不同的特性和规律,因而形成了两个有本质差别的关于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
            中医药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而非疾病,其理论形成的基础并非物质性质的人体,而是作为生命整体的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中医强调的“天人相应,脏腑相关,生克制化,辨证论治,燮理阴阳”等,均以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思想来研究人的生命状态。钱学森先生于1988年在《中医通讯》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我们真正理解了、总结了以后,要影响整个现代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革命”。
           中医和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差别主要在哲学层面,东西方哲学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中医和西医在认知生命领域的差异。《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博士于1984年在世界第17届内科学术讨论会上指出:“中医和西医在技术上结合比较容易,但要使两种医学哲学取得统一,恐怕是极为困难的”。这种认识的差异主要源自东西方哲学在时空关系选择上的不同。时间和空间为物质存在外部联系的两个基本环节,虽然不可分割,但各有其独立意义。空间的特点是广延和并存;时间的特点是持续和变异。时空概念构成一切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直接决定着描述万物的整体框架。因此,科学认识上的任何一次比较重大的革命,都需要有时空概念的相应调整或改变作基础。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主要有两大类时空选择:一类是广义物理时空选择,为西方人的主要传统;另一类是广义生命时空选择,为中国人的主要传统。西方的认识传统以空间为主,时间为辅,空间统摄时间;中国的认识传统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时间统摄空间。这两类时空选择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主体与客体的耦合关系,由此形成了中国和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体系。
中国传统的泛生命观促进了重时间的思维偏向;重时间的思维偏向又使中国的整体观得以牢固存在,并不断深化、不断丰富。时间只能共享,不能切割、占有;时间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偏重时间性的思考会自然地倾向于同一和统一,倾向于天人、主客的融合。在价值上,合人与天,为一个整体作尺度,主张万物共存共荣,洋溢浓厚的感**彩。在认识上,侧重研究事物的功能关系和演化,强调整体为局部的本根和统领,个体对群体的义务和责任。喜重整体观察,擅长内省、体验和意象思维。关注生命现象,并把生命概念普遍推广。这样的思维方式和由此而形成的基本观念,决定了中国人创建医学和认识其它事物时,注重研究的是世界和万物的生成、演化和持续,而不是其物质构成和空间中的展开。因此,中医则重视人体的时间结构和依据系统的整体以应功能构建的脏象经络理论,着重病因病机,将生物、心理、社会和自然等诸领域的认识有机结合。中医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所研究的人体对象始终是有思想感情的活人。它强调精神对生命的特殊意义和关键作用,因为精神是人体最高层次的功能。它所要把握的不是机体的器官实体,而是人体作为活的整体的功能结构关系。这整体功能结构关系又表现为与日月天时的相应,表现为机体发育和生命维持的节律。从天人关系的意义上说,中医学不是治病而是助人,是“赞天地之化育”(《中庸》)。它不一定直接针对病之所在,而是“穷理尽性”(《易传》),即帮助人恢复和提高自身具有的调节能力,调动和激发人的生命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健身。这正是天人合一、主客相融在治疗学上的体现。
            对空间的深入认识以分解为条件,这是西方思维的特征。与此相关,西方哲学思维习惯将天人、主客相对立,注重事物之间的差异。在价值上,单纯以人为尺度去判定和支配客体,征服万物。人和万物像并列的原子一样只有物理的关系,而没有情感的融通。在认识上,侧重研究事物的有形实体和物质构成。在群体中,强调个体的独立价值;在整体中,注重部分的基础作用。喜重孤立研究、实验研究。擅长形式逻辑、抽象思维和向外的思考。关注空间中机械、物理变化。这些特点决定了西医学必定以解剖学为基础,着重研究人体的形体器官和化学构成,而缺乏对人的自然整体即整体生命的考察。在病因学和治疗学上,则着力寻找有形的致病因子和人体受损的精确空间定位,然后依靠人工合成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直接排除病因和修复受损的人体部件。
           应该看到,西方医学作为应用科学,能够及时地顺畅地吸纳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中医却不能或基本不能。这是因为西医与各种现代科技有着共同的基础和知识背景,而中医学则属缺乏同一时空体系科学技术的支撑。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在认识和诠释客观事物时具备统一观和变动观,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必须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变化而调整认识和治疗方案,“病万变药亦万变”,辨证施治是中医药学的特色。因此,以沿袭西方传统的现代科学为衡量一切认识的标准,并从而否定中国科学理念,否定中医或按此标准指导中医,是不可取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只有在中国、日本以及在整个东南亚都能看到的伦理思想,才是能够纠正西方社会中偏重科学观点的唯一法宝”。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交叉融合的趋势,导致科技创新向系统化、整体化方向发展,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思维将会在理论上不谋而合。这一趋势在21世纪将会进入**。由此我们相信,随着现代科技向着更深层的整体化、智能化发展,即更多地体现时间性特征,中医药终有一天会与后现代的科技结合在一起。与这一趋势相适应,英国《自然》杂志与美国《科学》杂志近年来开始关注并发表有关针灸、中医药研究的文章。《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博士2001年10月访华期间在接受采访时说:“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将是世界科技中最活跃的两个领域,两者在未来有交叉融合的趋势。从更广的视野看,生命科学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仍然局限在局部细节上,尚没有从整个生命系统角度去研究。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应当上升到一个整体的、系统的高度,因为生命是一个整体。从原则上说,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当是西方科学方法与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结合。中国古代科学方法重视从宏观、整体、系统角度研究问题,其代表是中医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也积极倡导:“健康不仅在于没有疾病,而且在于**、精神和社会各方面的正常状态”。这就明确地强调了人的健康问题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和医疗进步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与人类精神和这个生存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问题。这正是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认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从这个方向出发,中医学的辨证不只用于诊断疾病,也可用于评价亚健康、甚至健康状态。可以认为,中医药的理论体系是21世纪医学发展研究的主体之一,中医药代表世界医学发展的方向。
3
发表于 2022-10-2 08:2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粒粟 于 2022-10-2 08:27 编辑

搞不懂,把中医学拔高到生命科学的高度对您有什么好处呢?!
4
发表于 2022-10-2 08:46:33 | 只看该作者
清朝皇室成员可是不缺吃不缺穿也不缺中医药,可是根据留下来的史料,皇室成员人均寿命才32岁。一边在拔高传统中医学的地位,一边是清朝皇室成员低的可怜的人均寿命,这些事实要不要说一说。

点评

是药三分毒,特别是人参,不能经常吃  发表于 2022-10-2 09:02
5
发表于 2022-10-2 09:03:14 | 只看该作者
人参吃多了,引起内出血,内出血死亡。

点评

实际经验证明,人参不能乱吃!吃多了血压升高,出血……  发表于 2022-10-2 09:1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22-10-2 09:04:4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药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而非疾病,其理论形成的基础并非物质性质的人体,而是作为生命整体的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人体物质难道是假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 09:08:1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内经》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已经写到了教科书中了,而且没有反对意见!《内经》专家们也不反对。实际上是潜意识的西化,不知不觉上了当。

8
发表于 2022-10-2 09:13:57 | 只看该作者
研究生命科学的主要内容是人体物理。
9
发表于 2022-10-2 11:15:39 | 只看该作者
清朝皇室成员可是不缺吃不缺穿也不缺中医药,可是根据留下来的史料,皇室成员人均寿命才32岁。既然传统中医是从宏观、整体、系统角度研究问题的生命科学,都把人均寿命搞到32岁了,这些高大上的生命科学还有研究价值吗!?

点评

有谁按照中医药生活?按照中医药修炼真经没有几个人可以达到,中医药也没有叫你经常吃药,引起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中医药只是其中之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 11:34
10
发表于 2022-10-2 11:34:39 | 只看该作者
沧海一粒粟 发表于 2022-10-2 03:15
清朝皇室成员可是不缺吃不缺穿也不缺中医药,可是根据留下来的史料,皇室成员人均寿命才32岁。既然传统中医 ...

有谁按照中医药生活?按照中医药修炼真经没有几个人可以达到,中医药也没有叫你经常吃药,引起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中医药只是其中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8 11:32 , Processed in 0.0622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