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川崎病验案一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0-8 16:4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川崎病验案一则
导航中医药 2022-10-07 06:00 发表于江苏
某男,7岁,小学生。因持续高热,心悸,全身皮疹二十余天于1993年6月26日入院。入院前曾用过中药银翘散、白虎汤,西药抗感冒药、青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Ⅴ号、激素及对症治疗,疗效不显。入院时患儿诉心悸,轻咳无痰,阵发性下腹痛,腹胀,纳差,口干喜冷饮,便溏,尿黄赤。诊见:体温39.9℃,脉搏120次/分,呼吸24次/分,神清,精神萎靡,双目无神,面色潮红,鼻煽,无涕、泪、汗,全身散布红色麻疹样皮疹,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红绛少许渗血,咽充血,双肺呼吸音增粗,左下肺可闻及少许细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音稍低钝,下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四肢末端轻度硬肿,舌红绛略呈杨梅状,苔少,脉细数。血常规:血红蛋白112g/L,白细胞21.2×109/L,中性0.90,淋巴0.10,血小板260×109/L,血沉136mm/lh;胸片:左下肺炎,考虑心脏疾患;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厚并劳损。
入院西医诊断:1、川崎病;2、左下肺炎;3、中毒性心肌炎。中医诊断:1、温毒(气营两燔);2、心悸(心火亢盛)。
中医辨证为温热毒邪深入营分,燔灼营血,灼伤阴津,热窜血络,心神被扰。治以清营泄热,益阴解毒,用清营汤加减。处方:水牛角20克(先煎),生地、玄参各15克,丹皮、金银花、葛根各10克,赤芍、连翘、知母各8克,麦冬9克,甘草3克,日1剂,水煎服,同时辅以西药能量合剂及对症治疗。服2剂后患儿体温降至38℃,精神好转,有汗出,腹痛、腹胀、便溏消失,余症仍存,守方续进3剂。
7月1日,患儿体温降至36.4℃,颈部淋巴结渐小,皮疹消失,四肢末端硬肿消退,部分指、趾脱皮,口干,心悸,纳差仍存,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改以清热养阴益胃法。处方:生地、玄参各15克,赤芍、麦冬各8克,北沙参、丹参、葛根、金银花、麦芽、天花粉各10克,砂仁4克(后下),甘草3克,4剂。7月5日:患儿除心悸、神疲、夜寝心烦外,余无不适,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乃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法调理,生脉散加味。处方:西洋参5克,麦冬、五味子各9克,北沙参、生地、玄参、柏子仁、酸枣仁、茯神、丹参各10克,赤芍8克,随症加减出入,服用7剂。
7月12日再行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7.4×109/L,中性0.69,淋巴0.31,血小板100×109/L,血沉6mm/lh,胸片示左下肺炎消失,患儿诸症悉平,痊愈出院。9月15日来院复查血常规、血小板、胸片、心电图均示正常。随访至1998年底,未见复发,也未出现心血管等系统的并发症。
按:本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病因未明,其特征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眼球结膜及口腔粘膜充血,舌乳头增生,颈淋巴结肿大,恢复期可出现冠状动脉瘤等并发症,治疗尚无特效药物。本病属中医“温病”范畴。纵观本例,热势较猛,入院时即见热邪炽盛,呈现气营两燔证,并有热窜血络、灼伤阴津、心神被扰之见证,如不及时控制,将出现耗血动血,闭塞清窍等危候。故治疗上根据温热病演变规律,按卫气营血理论辨治,及时控制热毒,断邪深入,并始终注意顾护阴津及凉血活血,从而阻断病势向纵深发展,防止阴津进一步耗损,尽可能减少热毒炽盛所致的机体损害,始治以清营泄热、益阴解毒,继治以清热养阴益胃,后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法调理,使患者病情较快控制并获痊愈,且无复发及心血管等系统并发症发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9 01:33 , Processed in 0.0458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