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逻辑归纳与演绎问题摘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8 21:2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逻辑归纳与演绎问题摘要

逻辑是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
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
归纳和演绎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种不可分离的逻辑方法,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
演绎以归纳为前提,归纳以有演绎为依据。
在《内经》中较多地出现演绎推理的经典条文,而归纳推理的蕴含却不明显。”
《内经》认为阴阳是字宙的总规律。
《内经》根据《易经》阴阳公理进而演绎推理,用之于人体生理、病理与诊断治疗。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大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问题在于它的前提是不是真,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无逻辑公识。
演绎推理的形式是正确的,但其具体内容不一定确定。
因此,《内经》演绎推理所据的前提并不都具有“公理”。
金代刘完素《伤寒直格》:“今之俗医,不明阴阳变化之道,而妄取阳主于生,阴主于死……此古人之论道,乃死生、有无、动静、隐显之阴阳,非言寒热之阴阳也。”
“《周易》以阳为尊,为美,而阴邪反之,故《易》言阴阳者,但以明其物象,而非《素问》论病寒热阴阳之气也。
由此可见,从《易》之阴阳演绎为《内经》之阴阳还有误解、误用及误推的地方。
再如,《内经》“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强调承制在体内起自然调节作用的一面;
刘完素强调六气为病时亢害的一面。
这表明中医理论体系中除去语义学和语用学方面的问题外,在所论证的具体内容上确有较大的或然性。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凡诸字之后者,都是个别病证;
皆字之后者则为经归纳上升而成的一般病机原理。
但人们对其基本精神理解并不完全一致,
在临床分析病机,辨证论则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影响所及,直至今日。
以上启示:
中医有很多详于医理而略于经验说法,几乎是经典的条文,如何不拘辨证论治,从经验中发现上升医理,正确应用经典条文,避免在临证中出现文词颇辩,丝丝入扣,经典术语,合理包装,弄巧成拙,用之临症实际,反多不效的问题。《匡调元医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11-9 04:30:1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作者思考颇深刻。
3
发表于 2022-11-9 04:37:1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有很多详于医理而略于经验说法,几乎是经典的条文,如何不拘辨证论治,从经验中发现上升医理,正确应用经典条文,避免在临证中出现文词颇辩,丝丝入扣,经典术语,合理包装,弄巧成拙,用之临症实际,反多不效的问题。《匡调元医论》

一一这里牵涉到如何看待学习中医经典的问题。

如果定位为医学,那么就应当以医学原理、医学规律、医学方法为根本,为第一位。

如果定位为文献学,则是以文献文章及作者的本意为根本,为第一位。至于医学原理医学规律医学方法,是另外层面的问题。
4
发表于 2022-11-9 07:19:2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逻辑归纳与演绎问题摘要
=================================
       中医药理论体系(内经)中是否运用了西方逻辑学中的归纳与演绎?
5
发表于 2022-11-9 07:26:47 | 只看该作者
        《内经》演绎推理所据的前提并不都具有“公理”。
==================================================
        “公理”,西方科学有他自己的自然科学“公理”,中医有中国的思维(取象比类)“公理”。
         逻辑学分为: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西方机械唯物论使用的是形式逻辑,中医使用的是辩证逻辑。形式逻辑仅仅是辩证逻辑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6
发表于 2022-11-9 07:37:22 | 只看该作者
但人们对其基本精神理解并不完全一致,
在临床分析病机,辨证论则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影响所及,直至今日。
==========================================================
       中医理论成熟到现在,已经2000多年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出不同的流派与学派,同一个术语其含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在学习、掌握的时候一定要运用历史唯物观,把一个术语放到它所在学派理论中去认识,它所处的历史时代中去认识,就不会混乱了。不要把一个术语给出一个古今不变的定义(含义,内涵与外延)。
7
发表于 2022-11-9 07:42:2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药理论体系(内经)中是否运用了西方逻辑学中的归纳与演绎?
           《中西医融合观之三      融合观》37页     第四节《内经》中的形式逻辑问题与取象比类。做了明确的论述,可以查看。
8
发表于 2022-11-9 07:47:48 | 只看该作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古人是从“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中大量的实践实验总结出来的,现在就可以总结出结论就是运动,有名的运动是运动轨迹。
9
发表于 2022-11-9 07:51:32 | 只看该作者
金代刘完素《伤寒直格》:“今之俗医,不明阴阳变化之道,而妄取阳主于生,阴主于死……此古人之论道,乃死生、有无、动静、隐显之阴阳,非言寒热之阴阳也。”关键的名词术语:死生、有无、动静、隐显之阴阳,没有现代科技知识极限的概念,无法读懂“ 死生、有无、动静、隐显之阴阳 ”是什么自然规律。
10
发表于 2022-11-9 07:53:53 | 只看该作者
死生、有无、动静、隐显之阴阳,小儿就知道,大人更不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7 05:25 , Processed in 0.0577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