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对中医药发展规律及特点的传承与创新认识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3-7-9 08:58: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滴石穿 于 2023-7-9 09:08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23-7-9 06:46
传统中医反对和自然科学接轨,这是一个伪命题。
中医学虽然产生于古代,但是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 ...

中医学虽然产生于古代,但是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所谓自然科学,外国有,中国也有。科技的发展是全球性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中医学必须随时接纳和化解新的自然科学知识,以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

经络循行和鬼神魂魄天庭地狱一样,是古人虚构的产物,它们只存在于古典书籍里不是客观存在的人体结构。人体内不存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循行,关于经络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子午流注都是古人通过臆想构建的伪科学理论。


中医针灸临床如果真的接纳科学知识与时俱进,就应该全面否定伪科学的经络循行、经络理论、子午流注理论、穴位理论,而代之以用科学理论---神经理论来指导针灸临床,请问这些科学知识您接受吗?!



62
发表于 2023-7-9 13:09:28 | 只看该作者
编瞎话放屁不脸红。自己不知道经络是什么,他不知道就不存在。
63
发表于 2023-7-11 14:07:44 | 只看该作者
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称"中医不灭天理难容"并发起万人签名要求取消中医药遭到国人强烈反对,你怎样看待?

张功耀必然会因为坚持真理而闻名天下,中南大学必然会因为张功耀而更加出名。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张功耀倡导中医药退出医保市场,当年真能实现就没有后来中医药参与抗疫这档子烂事,就没有钟南山张伯礼因为推荐中医药抗疫而晚节不保。
64
发表于 2023-7-12 10:02:57 | 只看该作者
王福重说中医:中医就是伪科学,根本就不能治病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能治病,完全是鸡叫与天亮的关系

中医在正规医疗领域依然顽固存在,一是中国开放晚,晚清以降,西医才有规模进入;二是,医疗人才缺乏,中国太广大,只能放任中医继续“看病”。三是,既得利益者利用民粹,说难听点就是愚蠢,得到大家的事情支持。后来破除迷信,相对成功,烧香拜佛都是民众自发行为,政府不支持也不反对。但留了中医这个尾巴。

中医能“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不是科学,但符合人的直觉,也就是能听懂,说白了,就是你想怎么治就给你怎么治,是自己给自己看病,人人都是中医。不信,你瞧养生节目里的那些大仙,来自各行各业,字都不认识的大有人在。

中医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就有了,自打产生后,在方法论和技术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进或者飞跃,没有过度到现代医学,就跟今日的美国很发达,但印第安人还是原始部落水平一样,如果中医是医学,《庄子》就是微积分著作了。

也许你是中医世家,也许靠中医过活,也许有某种经历,或者以讹传讹的故事,所以,你表示愤怒,我可以理解。但中医早不是中国人看病的主要手段,中医存在,是因为公众科学素养较差,误会和某些大家的事情因素。真得了病还得看真正的大夫。当然,为克服愚昧带来的恐惧,你会进进庙烧烧香,看看中医条跳大神的。

小学没毕业的农民,隔壁失业的大叔,患了精神病的大爷,不想念经的和尚,嫌工地累的民工,要不到钱的乞丐,有了钱无所事事的土豪,都可以开中医诊所给人看病,而且突然某一天成了中医大师。你说你们找中医看病,胆子得有多大啊。

当西医大夫做X线,生化检验,在无影灯下,挥汗做心脏搭桥,肝肾脏移植,脑颅,切除阑尾,白内障等手术,用真正的药物解除病人痛苦时,中医TM的也有脸说自己是大夫吗?

中医没治好过我们祖先的病,而是祖先病急乱投医找过中医。好了的是自愈,多数病可以自愈;没好的一部分是中医害的,另一部分超出了自愈范围。中医连细胞细菌病毒神经都不知道,心肝肺肾脾等内脏没都见过,凭什么看病。问题都出在“医”这个字上。把原先搞巫术的叫医,把后来真正的医生也叫医,没改名。

呃,对了,中医还真能治一种病:感冒。但起作用的不是那些树皮草根的中药,而是熬这些树皮草根用的水,往水里掺树皮草根,是因为水不能直接卖钱,弄脏才可以卖。西医(现代医学)大夫说,感冒了不必吃药,回去休息,多喝水吧,不要钱的。

中医根本不是医,中医看病,本质是耍流氓。不过有的知道在耍,有的不知道,有的还觉得自己挺高明。中医能流行,就因为愚昧的人太多,中医都显得不够了。

中医也不是伪科学。中医除了是一种文化,什么也不是。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醒后人,不能食古不化,不进步。

中医是一种文化,它的模棱两可,玄虚夸张,不可捉摸,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实在是中华文化精粹的一部分。

我没完全否定中医,它起作用,也就是安慰剂,已经几千年了,还不够长?不过,现在,真正的医学来了,博物馆是其唯一正确归宿。提醒世人,愚昧会死人。

中医所谓的博大精深,就是瞎忽悠;所谓望闻问切,就是瞎子摸象;所谓治本,就是不治病;所谓历史悠久,就是毫无长进;所谓老祖宗的宝贝,就是装神弄鬼;所谓辩证施治,就是不知所措;所谓疗效慢,就是到死也不见效;所谓整体疗法,就是你头疼他捏脚;所谓治未病,就是没病找病;所谓中医养生,就是花钱买罪受;所谓悬壶济世,就是骗吃骗喝。

不识字的人,基本都信中医;信中医的人,基本上是没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如果读了大学还信中医,要么读糊涂了,要么犯坏。

鲁迅说过,中医是有意或者无意的骗子。但时代不同了,今天的中医,都是有意的骗子神棍大忽悠。
65
发表于 2023-7-13 08:11:45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评价《罗辑思维》中罗振宇反对中医的行为?作者:毛海滨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罗振宇用了那么多时间讲西方传统医学的愚昧史,只不过想说明所谓中西医之争,其实不过是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之争,科学方法和传统思维方式之争。

在西方那边,现代医学已经淘汰了传统医学。而在中国这边,落后的传统医学还在力图打民族牌,感情牌,传统牌,大家的事情牌去抗拒现代医学的科学改造。

所幸的是在中国现在势力巨大的还只有传统医学。如果其他科学类别也是中物西物之争,中数西数之争,中化西化之争的话,我们岂不还生活在一个可怕的古代水平社会中







66
发表于 2023-7-14 07:31:33 | 只看该作者
古人为什么能发现经络,却没发现动静脉血管?顺便聊聊阴阳五行
作者:天涯麦克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件事是一个黑色幽默:被“发现”的经络根本不存在,而实际存在的“血管”根本没发现。

经络是什么?是古人根据自己的身体感觉和主观感受,臆想出来的线路。

如果你像我一样有猎奇心,也了解过诸如藏密“拙火”运行之类的东西,会发现他们也有类似的“三脉六轮”的经络理论,但线路和中医的完全不一样。

是藏民和汉民人体结构不同,还是藏密(藏密和藏医是同一理论体系)和中医各自在人体内搞了一套“布线工程”?

没那么神秘。这只是不同地方的古人瞎寻思的结果不同。这些经络理论,其实和先民们认为“天”没掉下来是因为有柱子撑着的“理论知识”一样,想法可爱,但正确的知识含量约等于0。

往深处说,中国文化传统里面,有一种很不好的东西。

就是缺乏认真求实探索验证的精神,而是迷信自己的“悟性”、“境界”、“思考”(实际上是臆想)。对什么玩意都大而化之——这种思维方式,最终总会通向故作高深但实际上不知所云的玄学。

这并不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相反,是一种人类文明早期,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

更糟糕的是,这些用原始的思维瞎琢磨的东西,一旦被权威和官方认定,就变得不可碰触,只能磕头信奉。

比如,阴阳五行之类,这是人类早期对世界的懵懂猜测。但后面几千年,很多人仍然认为,了解了这玩意,就足以解释世间万物。

这种思维方式,导致各种事实上的狂妄无知。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它简单。简单到智力很差的人也能有自己理解高深道理的幻觉。这是它至今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有些人觉得这些玩意很高深——作为一个专业人士,我可以负责任地跟大家讲,如果进行大概了解(水平超过95%的国学爱好者),难度和学习量不会大于你熟练掌握个PowerPoint。

掌握这么干简陋的工具,就觉得自己想理解啥事一拍脑袋就行,不需要深入研究,反复验证——甚至不需要逻辑,最终变成了一种混淆逻辑、偷换概念,来回辩证——正反都有理的诡辩术。

在社会层面导致的一个副作用是:由于混淆是非对错,不讲事实和逻辑,最终变成谁官大、谁拳头大、谁嗓门大谁说的对。

这和“官文化”也有密切联系。你会发现,在中国,“文人”和与其对应的“官场”(科举是其连接点)是知识的代表,真理的代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只要做了官,那就没自己不懂的,甚至从没摸过兵器的文官,也可以运筹千里之外,指挥集团军作战,历朝历代都有这种怪现象(人人都是普京?)。

与之相应的是,凡是这些文人(官员)会的,擅长的,都是被鼓励的,凡是他们听不明白的,都是被贬抑的。不要说科学、工商,连各门艺术都是如此。

比如,书法、诗词和文人画,这些文人官员会的,就是被推崇的艺术。建筑、舞蹈、戏剧、雕塑、音乐,实际上都停留在非常low的层次。

医学也是这样,只有阴阳五行这个体系下面的玩意能被接受,现代医学,根本就没有成长的空间。

另一个与之相应的,就是崇古。什么学问都要从古人的典籍里面来。这也是与中央集权的价值体系相适应的。因为天道、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类的东西,既是维持政权合法性的基础,也是官僚集团吃饭的手艺,他们只会这个。

高度中央集权的意识形态下,所有的学问、道理,都只能“学习领会”给定的东西,不可以研究、质疑,更不能自己搞一套。


这个神话体系,比基督教在中世纪的压抑感更强,与中央集权的体系一起,构成了对社会的全面压制。

自秦汉以降,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就陷入了近乎停滞的状态。和先秦时代的思想大爆发相比,后面的两千年是漫长的垃圾时间。除了周期性通过残酷斗争和社会性大屠杀抢那把龙椅,社会进步微乎其微。

老佛爷和义和团,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你多少读过一点清末史,就会发现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来之前,全民的愚昧反智程度有多么令人吃惊。

什么神灵附体啊,刀枪不入啊,大便月经带破火炮啊,不但民众信,官员(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也都信,真的比原始落后非洲部落好不了多少。

而中医,是和这套“知识体系”一体的,甚至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所谓“中医典籍”里面,也随处可见类似义和团下神喝符水之类的“治疗方法”。

所以,不但你发现不了血管——中国人几乎没发现任何与现代科学相关的东西。


感想:《黄帝内经 · 心血管论》

评论挺多,尤其是那些爱好中医的朋友。

“血管”的发现没那么简单,不是你看见自己腿上有青筋就算“发现血管”。知道血管是干嘛的,知道动脉静脉,知道血液循环,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现。

即使在西方,也是直到17世纪才做到——比较一下,公元前3世纪,亚里士多德就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所以,没发现血管并不是一件特别羞耻的事。中医甚至一直都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五行”是和东西南北中一一对应的,显然这理论一直认为只有地,没有球,大地是平的。

其实,你想论证中医发现过“血管”很简单。只需要引用一下中医典籍里面关于血管的论述即可,比如《黄帝内经 · 心血管论》,不必梗着脖子硬辩。

从没看过中医典籍的中医“爱好者”朋友,赶紧去看。

顺便说一句:我们设想一下,有没有一种可能:中医两三千年都没发现“血管”,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眼瞎,而是因为“老祖宗”没发现血管,后面的人睁着眼看着,谁都不敢“发现”?

感想:《管子]这问题下也有其他答主论证:经络即血管,只不过是古人没搞明白画错了。论证貌似有些道理,但我是不太同意的。

一是因为经络和血管实在对不上,二是因为这说法,其实比“臆想说”对中医的侮辱性更强。

经络和穴位是一体的。如果按血管重新划分“经络”,《黄帝内经》要重写,经络要重画,而且针灸每针都会扎在血管上——这是要彻底摧毁这个行业啊。

关于经络最早是怎么“发现”的,没有任何记载。所谓《黄帝内经》也不可能是黄帝写的。大概率是春秋战国乃至两汉时候的作品。

从常理来分析经络的起源,应该是先发现了“穴位”——在实践中发现揉搓按压人体的某些特定部位,人体会有反应、有感觉(这很容易发现),然后发现这些“穴位”看上去好像有某种“规律”,于是又想象出一些线路,把它们连起来,于是逐渐形成了经络理论。

实际上,很多比较客观看中医的,包括一些中医师,对经络的起源也都持有类似看法。

另一个和经络有关的是所谓“导引”。导引在后世,发展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气功”。经络概念之所以现在深入人心,和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及曾风靡全国的气功热,有很大关系。

但从起源来看,“导引”最初更侧重于肢体动作,和经脉的关联很弱。所以,以往的中医史研究,一般认为它更可能源于舞蹈、生产活动等肢体运动。在答主看来,它的来源可能还包括生殖类的运动。

只是到了后世,导引才和经络发生联系。这方面集大成的,真正搞的活灵活现而有鼻子有眼的,不是某个神医,也不是某个气功大师,而是金庸小说。

关于这部分内容,有时间加一段专门的分析,指导一下修行界诸位人士,在道家、佛家、密教、瑜伽谭崔等各领域的修炼。

不管是怎么“发现”的,经络这个东西都应该是基于人体表面的反应和感受,加上主观的想象和脑补的产物。在当时,这种想象是很天才的,搞出这一套东西的人,“瞎琢磨”和推测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顶峰和极限。虽然,他琢磨错了。

整天说“老祖宗”发现了这个发现了那个的同学,不妨破例动用一下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古人是用什么办法发现的?

是他们看见了、摸着了,还是掌握着现代人没有的的精密仪器(当然,失传了,有点尴尬),还是有特异功能,比如神农长着个透明肚子?

我想,除了古人是“瞎琢磨”的之外,唯一比较靠谱的答案就是古人有特异功能。(当然,也失传了,真TM尴尬。)

我们并不想苛求古人的瞎琢磨和臆想,在人类知识无比贫瘠的几千年前,他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试图用极其有限的知识去解释和应对无限的世界。

古人还觉得人是女娲阿姨拿泥捏出来的呢,不妨碍这些至今仍是很美好的传说。现代人欣赏这些古时传下来的文化、传说、神话,欣赏古人各种稀奇古怪的想象和瞎琢磨,也是人文情怀的一部分。

但你如果至今还把这些瞎琢磨当真理,甚至还要指导当下实践,就不是胸中有情怀,而是脑袋有毛病了。


感想:古之圣人,为无为,事无功,成无名

“瞎琢磨”本身并不是问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就是一个瞎琢磨、验证和不断修正的过程。

那些琢磨错了的古人,在两千年前,也是当时最聪明的人。直到现在,很多科学仍然处于瞎琢磨的阶段,比如量子力学,大部分理论仍是等待证实或否定的猜测。

问题在于,发现琢磨错了,还梗着脖子死不认错,死活不改。仅仅因为,老祖宗不可能错,权威不可能错。

两千年前的古人,东西方差别不大,聪明或愚蠢程度都差不多,大哥不用笑话二哥。

差别在于,你是不断进步,还是一直停留在2000年前。


如果西方人守着这玩意不敢动,一动就有一帮蠢人跳出来骂“数典忘祖”,抡起“老祖宗”撒泼,也就不会有现代的物理、医学。

那种谁都不能否定和更改、只能学习领会崇拜的“知识”不叫知识,那玩意叫宗教或者邪教,这也是愚昧的典型特征。

所以,我强调的是:愚蠢的不是古人,不是“老祖宗”,是现在的你。


发现个有趣的现象:从回复中看,绝大部分“中医爱好者”对中医没什么了解,甚至称得上一无所知,自己五花八门的臆想和中医那套也完全对不上,老中医听了都会想打他们。

但这些人就是信中医。服了。


感想:吾夜观星象,偶遇托勒密

为何我们这些可爱的中医爱好者,这么容易“不明觉厉”?我猜原因很简单,就是没读过什么书,没见过外面的广阔世界。

所以,看到阴阳八卦五行,以及中医经络这一套,就会觉得“好系统”、“好高深”、“好复杂”。厉害得很。

听了江湖上一两个大师的忽悠,就觉得自己成了窥见了宇宙奥秘的少数人,如果翻过一本《黄帝内经·文白对照版》,那自己也就成了另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俯仰天地的大师了。这是一种无知的人麻醉自己的心理学现象。

实际上,世界各地的古代的宗教、巫术、医学乃至哲学都是这个样子的,都是一套一套的,“四体液”、“七**”、“九某某”之类的,适合做列表做ppt的理论更是数不胜数。

阴阳八卦五行只是这些体系中的一个,没什么特别的。依存在这套体系之上的“中医”也只是原始医学中的一种,没啥特殊的。

古时候医巫不分家,靠的都是一套原始的“哲学体系”(其实大部分是宗教或巫术)当医学理论,但也个个都是博大精深。

不要说印度三大宗教,西藏的藏医等等,就是美洲印第安社会的神话和哲学体系,也都非常系统,极为复杂。中国历史上的邪教组织,只要稍有点年头,比如白莲教,也有自己的一整套。

是不是成“套”,和这些玩意靠谱不靠谱,没任何关系。

相比之下,中医这套东西,它的基础理论远算不上最复杂的。佛教的芜杂无比就不用说了,即使是喇嘛教的那套东西,包括和其一体的藏医,其“博大精深”也丝毫不比中医这套理论逊色。

顺便说一句,你日常接触到的“藏医”,包括你到西藏川北旅游时,被导游领着拜见的“藏医”(有些身兼仁波切),基本都是福建老乡假扮的,或者是福建老乡雇佣的有表演天赋的藏民。和卖翡翠、卖蜜蜡、天珠的是同一伙人,同一组织。

所以,你听到的“藏医”理论,几乎和中医一样,也是阴阳八卦五行经络。这一是因为福建老乡和其藏族雇佣军自己也不懂藏密那一套,二是因为这中医套东西门槛低,也很通俗,貌似容易“听懂”,更适合快速忽悠和征服傻子。

实际上,藏医和中医差不多完全是两个体系。虽然中医爱好者,有见到任何“不明觉厉”的东西就纳头便拜的习惯,但这帮骗子显然觉得自己为了骗两个钱,没有辛辛苦苦向大家普及另一套世界观的义务。


顺便说一句,你日常接触到的“藏医”,包括你到西藏川北旅游时,被导游领着拜见的“藏医”(有些身兼仁波切),基本都是福建老乡假扮的,或者是福建老乡雇佣的有表演天赋的藏民。和卖翡翠、卖蜜蜡、天珠的是同一伙人,同一组织。

所以,你听到的“藏医”理论,几乎和中医一样,也是阴阳八卦五行经络。这一是因为福建老乡和其藏族雇佣军自己也不懂藏密那一套,二是因为这中医套东西门槛低,也很通俗,貌似容易“听懂”,更适合快速忽悠和征服傻子。

实际上,藏医和中医差不多完全是两个体系。虽然中医爱好者,有见到任何“不明觉厉”的东西就纳头便拜的习惯,但这帮骗子显然觉得自己为了骗两个钱,没有辛辛苦苦向大家普及另一套世界观的义务。

我觉得,这些体系里面,最为系统和精巧的还是欧洲的“占星术”。其复杂的体系,精巧的设计,深入的研究(早期天文学是长在占星术上的)令人叹为观止。欧洲那个时候的医学理论,也是和其密切相连的。

比起传说中的伏羲、黄帝、扁鹊、华佗以及床上功夫很好的“素女”,占星这个体系里面,真正的大人物更是层出不穷,什么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等等,都可以算这圈子里的。

这么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这么厉害的文化瑰宝,欧洲老祖宗的宝藏,最后怎么样了?

天文学和它分道扬镳,系统的占星理论在现代物理化学面前轰然倒塌,医学更是没它什么事儿了。

现在搞占星术的是什么人?除了大学里还有部分学者拿它当历史文化研究,就剩下一些民间的占星师了。这些占星师江湖地位和其他江湖骗子——卖大麻的、吉普赛算命的差不多。也能勉强混口饭吃,毕竟各种小众市场需求一直都会有。

如果欧美社会现在满世界还都是迷信占星术的傻子,用它来指导社会发展,科学研究、保健治病。你会觉得欧美人“热爱传统”、“爱国”嘛?你会觉得他们病的真不轻。


感想:今天你大保健了没?

回复里面,关于“穴位”、“针灸”、“按摩”、“气功”的讨论比较多。我们捋捋其中的逻辑。

在人体上,从外部刺激某个部位,会在其他地方有反应。这并不稀奇。

人体是个神经(包括植物性神经)、血管、内分泌等等连通的复杂结构,相互影响很正常。

甲状腺出问题,眼珠子会往外鼓,割了蛋蛋,会影响长胡子。你觉得腿疼,可能腰出了问题,腿的疼痛只是神经的反射。
实际上,现代医学基于神经反射等方面的研究貌似已经有很多。

所以,通过针灸、按摩某个特定的治疗某种疾病,或者短期缓解症状,比如止疼,有作用是正常的。

实际上,这种治疗也不是中医独一家的发明。在古代的欧洲(比如古罗马)、印度、阿拉伯等地方,都有自己的按摩和针刺治疗方法。

他们也同样发现了按摩或针刺某个地方,会对人体的其他部位或整体健康产生影响。比如,貌似在法国,至今还流传针刺耳朵上不同部位,治疗全身各处疾病的疗法。

如果再引申一下,被网友们嘲笑的欧洲“放血疗法”,也是类似的治疗思路,和中医也有火罐拔毒和刺放血没多大不同。

如果说有区别,这些不同国家的针灸按摩放血等发现和“疗法”,发现的特殊的“穴位”,有的多有的少,有差异,也有重合。

但共同的特点是,很多问题,比如:到底那些有效,哪些无效?在什么情况下有效?起作用的机制是什么?是作用于躯体运动神经、植物性神经,还是肌腱血管或是别的机制,并没搞清楚。

显然,靠阴阳八卦经络理论,是永远搞不清楚这些问题的。正如靠“四体液”理论永远搞不清楚,放血疗法在什么情况下有用一样。所以,“穴位”、针灸,其实和中草药一样,都面临类似“废医验药”的问题。

回复中有同学提到,一个教授验证了刺激足三里,可以通过迷走神经影响脑垂体,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就属于这种研究进展。肾上腺素是促进心脏运动的,而传统中医理论里面,这个穴位主要用来调整脾胃,研究结果和传统中医认为足三里的疗效并不相同。

类似这样的研究,和经络理论是没什么关系的。正如欧洲的女巫用柳树皮驱邪退烧,后来的医学研究者从中发现了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证明不了“驱邪”理论的有效性。


这确实证明了穴位本身具有某些特征,但和经络仍然没什么关系。反而带来了另外的问题,比如:

1,是不是其他未解剖的穴位也是这样的特征?

2,如果是这样的,它起作用是通过血管还是神经?我有理由相信,无论是血管还是神经,都和经络线路不会相同,至少大部分不会相同,这一点之前的研究已经证实,脉络和解剖学上的血管神经均不重合。

3,如果“肌门”、“骨门”是穴位的核心特征,是否其他没有列入现有经络理论的的“肌门”、“骨门”,也同样是“穴位”,只是没被发现?现在经络理论中列了700来个穴位,未来会不会又发掘出700个不在经络上的,经络如何解释这件事?

深入研究下去,不但未必能证实经络理论,反而可能彻底证伪经络理论。

我感觉,经络这东西,更可能像占星术中的“星图”,在当时的条件下,古人强行脑补,把这些孤立的应激点连起来,并强行赋予其自己想象的意义。

如果古人知道,“天”并不是一个圆形平面,星星也不是镶嵌在天花板上的顶灯。两颗看上去很近的星星,实际上在另一个方向上差了不知多少光年,而且有的是行星有的是恒星,完全不相干,大概率也不会把它们连起来,并想象出各种玄妙的意义来。

但是,现代医学需要研究的东西非常多。研究这些反射点的实际医学价值,也未必非常高。恐怕得等相关学者有功夫了慢慢研究来看。比如,即使研究出足三里能促进肾上腺素分泌,病危抢救的时候,还是要打一针肾上腺素才行。

所以,在没有搞明白这些问题之前,它重点还是应用在大保健领域比较靠谱。毕竟,通过推拿按摩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解除精神紧张还是靠谱有效的,无论古今中外都没什么异议。

但你就不要对经络穴位有太高期许了。大保健的时候,建议挑长得好看的、手法熟练舒服的技师,而不要通过考校阴阳五行经络知识来选拔。

如果你想通过推拿、拔罐等操作治疗什么大病,那就和你想要其他的“特殊服务”一样,大概率属于非分之想,而且未必多么安全。

针灸对于一些情境下缓解疼痛、肌肉损伤、刺激局部神经恢复等有效,但建议一定到正规可靠医疗机构去做,不要迷信江湖医生,避免风险。“小针刀”之类的有争议(有说法认为,这种操作实际上是通过破坏局部神经来止疼)的东西,不要轻易尝试。


感想:历史、祖宗与宗教感情(超纲,可不看)

研究中医史的,大部分都是历史学家或文化学者。为什么中医(特别是江湖中医)反倒很少谈中医的起源和演变的历史?

因为一谈历史、事实和逻辑思维,就会让“中医神话”破灭,“神圣感”瞬间破碎一地。

很多中医爱好者,谈起“传统文化”往往情绪很激动,可惜的是,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真正了解,往往无限趋近于0。

在研究历史和文化的学者眼中,无论“哲学”、“历史”、“文化”都是个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复杂的流变的过程。世上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当然也没有天上掉下来口含天宪的神医。

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化,都只是个“研究对象”,它可能很有趣、很复杂,但和“神圣”不占边儿。这一点,和生物学家研究细菌病毒没什么区别,研究者的乐趣在于搞清楚“这玩意到底是咋回事儿”,而不是摆到供桌上磕头,体会某种宗教狂热带来的激素分泌快感。

所以,“国学爱好者”,对真正的“国学”(正经学术界基本没用这个词的)几乎一无所知,只有和江湖“国学大师”才能相处融洽,“中医爱好者”也对真正的医学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更需要“信仰”带来的高昂情绪价值,而不是事实、科学带来的认知价值。

谈历史、事实、逻辑什么的,就会大煞风景,中医粉大概率当场就会翻脸的。

我感觉,大部分从事中医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对中医的看法,反倒是比较务实客观的。毕竟,建国后编写的中医教材,虽然回避了很多矛盾和问题,但并没有刻意把中医神话化。现代医学的手段和方法,也在各种中医医疗机构广泛运用。

当然,在实践和思考中应该也有各种困惑。在古代信息不发达的时候,古人更改前人的说法,多采用“伪托”的做法。

比如,《黄帝内经》《列子》等都是托名的伪书,通过权威人士刷脸提高说服力,但实际效果推动了知识体系更新。但在信息发达的当前,你说这么多中医人士,有没有人有能力把《黄帝内经》改吧改吧,把类似三膲之类明显错误的东西改过来,写本更合理的《伏羲内经》出来?有这能力的人肯定有,但谁也没这胆子啊。而且,改出来也没多少实用价值。

所以,就尬这里了。

另一方面看,满嘴跑火车并把中医宗教化,反对现代医学的,大多是些网红中医和江湖“大师”。基本上是赤膊上阵啥也不顾的状态,有多大胆,吹多大牛。


超纲:关于经络学说的一些学界研究

对于普通人来说,没必要去深入地研究“阴阳五行”、“经络”这类东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这是做专业研究的人干的事。具备常识就可以做出判断,这些东西是文化糟粕,不是医学常识。

而当后世医家将其归纳成一个体系时,便成为当代教科书《中医学概论》中的所谓“脏腑学说”了。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脏腑理论的“一异说”也好,药物学的兼收并蓄也罢,以及以《灵枢·经脉》为代表的“经脉学说”的经典化,必然都是形成于“方士各自是其说”之后。而较之于已属“创新”的“各自是其说”,“一异说”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再次“创新”——因为“创新”并非仅仅是就新知识的产生而言,概念的重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体系的构建,同样也是“创新”,而且是在更高层面上的创新。


3,关于“中医”与儒生和大家的事情生态的联系

尽管在整个古代社会中,“儒者知医”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这些儒医式的作者,毕竟不同于了解医学的一般儒者。首先他们关注的不是构成儒家学问的社会性——“礼”,而是作为“说理”与“说礼”工具的哲学性宇宙论和方法论。其次,虽然一般儒者对医学理论(包括生理、病理、治疗、药理等)都不陌生,但他们通常是利用这些人人皆知的粗浅、简单道理,来论说大家的事情、国事(“上医医国”);而儒医们则与之相反,是将阴阳五行等终极真理、天人合一之道,乃至兵家之说等大道理,运用于“君子不齿”的医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儒医,种种“皆自以为是”的方士之说,才会有充满“建构”色彩的理论体系;并由此决定了中医学的基本性质与特征。

4,古时有限的解剖水平,造成的理论乌龙

实际上中医的许多生理学说是以粗浅的“形态学知识”为基础,再结合想象(推测)构建解释。例如,

(1)看到胆囊的形态及其与十二指肠的连接,但又不可能像当代医生(包括中医和西医)那样知道胆汁的来源是肝脏,更不可能知道其生物化学作用是泌入十二指肠后,激活胰蛋白酶,完成蛋白质的消化,所以推测饮食精华从胆总管流入胆囊,因而称其为“藏而不泻”的藏精之“腑”。

(2)在不知肾脏功能的时代,看到小肠通过大量的“膲”(不实之肉,即网膜组织)与膀胱相通,所以认为尿是从小肠渗入膀胱的,同时建立了一个今人无法理解的脏腑名称——“三膲”。

(3)以看得见的体表血管形态,解说“经脉”的形态。直到西方医学传入后,始知“经络循行”与“脉管系”不同,这时才出现“究竟什么是经络”的问题。

正是因为对于当代的医史研究者,以至所有中医来说,胆汁的来源与作用,肾脏的功能与尿生成的过程等,都已经成为最基本的“常识”,所以反而无法理解古代医学著作中的相关论述是什么意思。下述中国古代对于呼吸、循环机制的谬解,亦是同理。

2.关于循环与呼吸的生理

中外医史著作中不乏赞誉《黄帝内经》时代中国人已知血液循环的论说。鉴于近代医学认识循环过程、呼吸机制经过了复杂的过程,且需依赖实验,因而对于中国人在先秦时代即已早知“血液循环”之论深感怀疑。考证的结果是:

(1)中国古代不知心跳,所以死亡判定的标准唯是体温、呼吸。十二经脉起源于“胃”;并将左乳下的心尖搏动称为“胃之大络”,是人的“宗气”所在,表明今本《黄帝内经》时代的医家认为血流的动力与血液的生成均是“饮食消化”的结果。

(2)正因如此,中医视动脉为“脉动”(脉自身的跳动),所以脉学中才会经常说到“某一处的脉快”(或慢),直到明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中还是如此。

(3)气的循环靠“肺”的橐龠(风箱)之功,但因为不可能具有“气体交换”的知识,所以认为气要循环周身。

我个人感觉,上述的研究虽然考证比较深入,但是缺乏人类学视角的切入。例如:中国哲学和中医中的“气”,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并不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这是一种原始的、相互浸入的概念和认知方式。这个“气”,既指客观氧气二氧化碳,也指某种头脑中的意念或“阴阳”载体,甚至还包括抽象或神秘的“事物发展规律或动力”(例如“气数”)。是一个混沌的、混合的概念,而且可以相互转换、切换,甚至同时存在。

人类学家,在很多原始部落中都注意到了类似的思维方式。某一个“词汇”,其实是多种毫不相干的东西的集合体,所以就无处不在,具有神秘主义和“神圣”的特征。

现代人很难理解一个东西“既是一只鸭子,也是说话者本人,还是说话者死去的老爸”这种思维方式。而且,这种概念,是无法定义的,甚至是无法翻译的,无论你翻译成任何词汇都对不上。例如:“气”翻译成air,马上就“没那味儿了”,玄妙而高大上的气质丧失殆尽。

类似的东西,还有“道”等等。不但概念是多义的,而且完全无法定义。所以,这造成它也没法在任何清晰确定的逻辑关系中推演和表述。

这些基于原始思维方式的概念和理论,在后面几千年里,又遭受儒家出于社会统治功利需要的改造,参与佛教、道教相互借鉴(抄袭,就像手机市场你有4k屏我也要有4k屏)、遇到现代科学后,通过“虚化”自圆其说求生等等复杂的演变过程,就变成了个成分极其复杂的迷魂阵般的东西。

扯远了。关于人类学关于原始思维的东西,等我很闲的时候,再聊。

最后说一下结论

很多普通中医爱好者在这个话题的讨论中好像忘了,不止针灸推拿,中医的用药理论也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和经络理论之上。

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中草药和针灸。但实践中,针灸哪里有效,用什么草药治疗什么病有效,实际上都是靠经验积累和世代相传,和阴阳五行经络精气,并没什么实际关联。

阴阳五行和经络精气理论只是强行解释牵强附会,完全不靠谱。我们说的“否定中医”,就是要否定这套阴阳五行经络精气理论,而不是否定所有的中草药和针灸诊疗手段。

中医未来的出路在于,彻底废除阴阳五行和经络精气理论,对已有的中药和穴位针刺疗法,采用现代医学手段,进行全面的验证分析,搞清楚哪些有用,哪些没用,以及哪些有副作用。去伪存真,自我升级。最终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

几千年来的传下来的大量药物和治疗方法,必然有大量无效甚至是荒唐的东西。但只要有10%的有效安全的东西有用,那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而阴阳五行经络精气理论,以及各种门派林立,阻碍了中医进步发展的历程,阻碍了中医学进一步蜕变成现代医学。

这篇回答中讲的道理也没什么新意。中医界的人士又不是傻子,连这些也想不到?不是想不到,是因为利益相关,和饭碗职位相关。

如果废除了阴阳五行和经络精气理论,江湖大师固然跌落神坛,有些所谓“院士”的医学水平和专业资历,恐怕连个甲级医院的住院医生都比不过。

这才是百年中西医“争议不断”的真相。

67
发表于 2023-7-14 15:52:50 | 只看该作者
科学对科盲来说可以成为谬论。自己学不懂学不会就说这个理论是伪科学,学了一辈子不知道理论名词术语讲的是什么。
68
发表于 2023-7-14 16:13:08 | 只看该作者
都想在中医身上咬一口肉。
69
发表于 2023-7-24 16:1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滴石穿 于 2023-7-24 16:17 编辑

如果传统中医学只是效率太低愚昧落后,那么只需让中医学自生自灭就好了,不需要写文章攻击中医学。就像我们不需要写文章攻击算盘马车碾盘碌碌铅字印刷。

关键在于中医学的有用可能是假的,不过是安慰剂效应,且它又制造了无数的医疗事故。中医药的高致癌性以及肝肾毒性造成的后果是现代社会无法承受的,这是全世界传统医学集体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
70
发表于 2023-7-25 07:27:09 | 只看该作者
到处散布谣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31 06:38 , Processed in 0.05388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