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日常保健 >> 正文

人人都需 防寒、湿

作者:本站编辑  时间:2018-06-18 22:37:30   浏览次数:
分享

本刊记者/倪胜楼

采访专家/贾春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主任医师

王 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副主任医师

寒和湿在《说文解字》中,分别理解为“寒,冻也”“湿,水。”看到这儿,相信大家还是一知半解,心存疑惑,“天气寒冷,河水冰冻,这与人体冻得冷嗦嗦的是一回事吗?”“湿与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读完本篇,您就了解了。

“关于寒、湿,《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如‘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等,这里的寒和湿都是作为病因讲的。”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贾春华教授说。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也谈到过寒、湿,“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抟),身体疼烦……”“风湿相搏(抟),骨节疼烦……”,这里对寒、湿的论述更侧重论症,不论或少论病因。贾春华认为,这并不矛盾,《黄帝内经》是医经派的代表,而《伤寒杂病论》则是经方派的代表。前者更注重疾病的起因,后者则更多地针对有了临床表现,该怎么做。

贾春华说,“其实,中医临床更多地是先认识症,而不是先论因。举个例子,中医治病不是先看到了湿钻进了脑袋,然后再祛湿。而是患者经常头沉、昏蒙,医生认为是湿邪作祟,即湿邪蒙蔽清窍,需用芳香化湿、祛湿的药物减轻或祛除患者头昏蒙的状态。”

对于如何定义寒、湿,贾春华对此有自己的认识:“中医对寒、湿更多的是语言的借用,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天冷了,身体就受寒了;今天下雨了,身体就会跟着湿了。只是人体感受的寒、湿,借用了大自然的寒、湿二字,这两者间是有区别的。尤其,中医学在金代医学家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后,医家们才对病因的关注、解释日渐增多。知道了这点,我们再来认识寒、湿就容易了。”

“取类比象”认识寒

如何认识寒?人们对寒的感受更多的是寒冷,即身体自身感觉冷。其实认识寒是需要“取类比象”的,这在西方被称为“隐喻认知”。

贾春华认为,人体感受的寒邪有一个阈值范围,而自然界的寒邪有另一个阈值范围,取寒对自然界的影响,进而则可推断寒对人体亦有如此影响。例如,水结冰是寒邪凝滞,反推至人,可知寒邪会使体内血液凝滞。天气炎热,容易出汗,遇冷则不会出汗,这体现寒邪具有收涩的特性。但要知道,自然界的寒与人体的寒绝不是同一物质。

湿、水属同类

认识寒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认识湿。湿源于水,与水的关系更为密切。湿是水的变化。就水而言,气化的是雾,固化的是冰,流动的是水。那湿是什么?湿是相对的水多,比如,哪里的水多,如果土里的水多,土变成泥,湿在其中呈弥漫状态。再如空气中湿度大,就是空气中的水分相应增多了。因此,贾春华认为湿只是水的一种状态而已。湿与水当属同类。

湿性黏腻,“如油入面”,易困脾扰胃,流注关节。如下雨或快要下雨前,很多人会关节疼痛不舒,贾春华说,“关节(其结构相对疏松)相对于四肢较为薄弱,更易受到侵袭”。

湿邪还具有下注的特性。贾春华解释道,“这其实缘于水性润下,是重力作用下的物理现象。”那与湿同类的雾,“雾伤于上”,又该如何解释呢?贾春华说,“水要变成雾,一定要受到外来作用的影响,如阳气或一种温度、热度,只有通过蒸发才能往上走。再者,雾(亦是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多)与其伤人体的孔窍有关,头部也属于孔窍,这与湿流关节(孔窍)类似。 ‘雾伤于上’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生五邪”中的寒与湿

除了寒、湿作为外邪对人体产生影响外,内湿、内寒又是怎么回事呢?贾春华解释说,“其实,不光是内湿、内寒,中医有‘内生五邪’的说法。不在阴天,也没有下雨,也不是暑热季节,为何有人身体出现了湿的表现?对此,中医认为,多是多饮(包括饮食)造成脾胃运化功能不好,便产生了内湿。”

内寒可以借助外寒来理解,外寒形象地说是太阳离远了;那内寒就是人体内的“太阳”即元阳产生火(热)的功能不足了。因此,内寒是人体阳气相对不足所致。

寒、湿常相兼为患

“在临床上,单一病邪为患的较少,往往都是相兼为患。”贾春华说,如寒湿、风湿、风寒湿、湿热、暑湿等。例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即指风、寒、湿邪交互在一起;若风湿或寒湿混在一起则加强了致病性和致病的复杂性,但这与单独的风邪或湿邪又不同,属于一种新的致病因素。

此外寒、湿对人体五脏六腑及局部器官的影响也很广泛。比如湿邪不仅能够停滞于脏腑,也能够流窜于关节,侵犯于肌肉,侵害于孔窍。如果表现在关节,就是湿流关节;停留在内脏,就是湿伤脾胃;若湿邪至肺,会化成咳出的痰或涎沫;若伤及“肾”,多称为“下焦湿热”“下焦寒湿”,前者多用二妙丸或四妙丸治疗;而后者多选用肾着汤。

1.寒湿

寒湿表现在外,主要有身痛发热、头痛、鼻塞而烦、身疼烦等,需要辛温散寒除湿,以麻黄加术汤为主;

表现在内,主要伤及脾胃,如谷食难以消化,烦闷,头眩,小便难,黄疸(阴黄),大便完谷不化等,需要温中散寒除湿,以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为主。

2.风湿

风湿主要表现在周身疼痛、轻微恶寒、发热午后加重。

治疗主要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为主。

贾春华
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金匮要略”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遴选“状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治疗,只能微微发汗,不可发大汗、猛汗,否则风湿不除。

3.风寒湿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者,闭也,不通矣。不通则痛,因此,痹证肯定有疼痛。风甚者,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为行痹;寒甚者,肢体关节紧痛不移,遇寒加重,为痛痹;湿甚者,肢体关节重着、酸痛,为着痹。三者各有偏重,所用方剂侧重也会各有不同。

4.湿热

湿热主要表现为腹满或腹痛拒按,口渴欲饮,身热心烦,失眠,大便黏而不畅,小便黄赤,舌偏红,苔黄腻等。以黄疸为例,即便是湿热邪气所致,也需分是湿重于热,热重于湿,还是湿热并重。第一种情形选用茵陈五苓散,第二种选用栀子大黄汤,最后一种选用茵陈蒿汤。

5.暑湿

暑邪具有特定的季节性。清代叶天士说“暑必挟湿”,因此暑湿往往同时并存。然而,暑分阴阳,即阴暑与阳暑。前者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等,以香薷饮发汗解暑;后者表现为头疼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少气、气喘等,以白虎加苍术汤清暑、祛湿。

寒湿归类属阳虚体质

国医大师王琦团队成员王济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在既定的“九种体质”类型里,没有寒湿这一型。但在九种体质中,有阳虚型,以全身怕冷、脾胃虚寒等为主要表现。阳虚易生内寒,寒则水聚而生湿。所以,阳虚体质容易夹湿,可能就是很多人认为存在“寒湿体质”的原因。另外,湿为阴邪,具有寒性,许多痰湿体质人群也有脾胃虚寒表现。但是这些情况不能算作“寒湿体质”。

说到体质转化,王济说,“从体质形成的原因来讲,是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共同作用形成。一个人的体质与遗传的关系很密切,但如果后天不注意调养,如感受寒邪、湿邪、嗜食生冷等都可以使其他体质转变为阳虚(寒湿)体质,或使其加重”。王济认为,体质类型常常合并存在,如气虚与阳虚、痰湿与湿热、气郁与血瘀等就容易合并存在。若就合并存在而言,阳虚(寒湿)体质更容易与气虚、痰湿、气郁体质等合并存在。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 2017年第6期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