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延年益寿 >> 正文

养得静气成圣贤——儒家的静坐养心法

作者:本站编辑  时间:2018-08-28 14:59:40   浏览次数:
分享

文/朱人求 厦门大学 特聘教授

静坐是儒家修心养性的功夫法门。这个功夫是指为达到某种理想人格,依据某些诀窍,运用意识通过反复锻炼纯化身心世界从而引发内在力量,使身心发生“与道合一”的实践手段。在宋明理学里,身心修炼的功夫最为重要,功夫修炼的终极效果就是达到悟道的境界。儒家学派中的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内在心性的修炼,把静坐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身功夫。

儒者说静坐

静坐是为学的入门功夫。张载是关学(编者注:儒家理学学派之一)的创始人,他主张在静坐中精密地思考,通过读书来维持本心。“二程”中的程颢说,静坐可以达到内外一致、身心一致。他的弟弟程颐一看到别人静坐,就说这个人善于学习。

古人静坐时眼前放一盘水,然后坐在那个地方,期望我们的内心就像这盘水一样,不受任何干扰。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精髓。

李侗是朱熹的老师,他认为,静坐的时候心中无事,只有这样才能够悟得天理。他主张“默坐澄心,静中体验未发之中”,这是龟山门下的“道南心法”。朱熹宣称:“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两年,何患不进?”静坐是入道之门,其次才是读书,这都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修炼方法。

“象山先生”陆九渊讲静坐也很有意思,他要求学者没事就闭目静坐。他的弟子詹阜民就经常静坐,一日忽然开悟,觉得心中非常开阔、一片光明,好像一片羽毛在风中飘荡,逍遥自在,又好像一条大鱼在大河里快乐地游来游去。陆九渊见他两眼发亮,就知道他已经见道,这是一种十分神奇的体验。

明代大思想家、大儒者陈献章认为文字都是糟粕,只要通过静坐,就能够自得、悟道。高攀龙也是明代的思想家,他强调:“静坐是第一功夫。”静坐不仅能养生,还能治病,有一次半夜他的肚子痛不可支,他就起来静坐,结果“不药而愈”。还有一次他遭遇牙疼,“亦以静坐愈”。(《高子遗书》卷五)更为神奇的是,有一个人已经病人膏肓,无药可治,他一个人跑到深山古庙里静坐,半年之后,竟然与常人无异。

静坐有方法

儒家的静坐非常随意,非常放松。大家端坐在椅子上,也可以靠着椅背,总之选择令自己舒服的坐姿。眼睛平视前方,挺胸收腹,内心平静,手随意地放到腿上。然后闭上眼睛,心里什么也不想(如果达到一定的境界,也可以集中思考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静坐15分钟~30分钟后,收功。然后睁开双眼,把掌心搓热,做个洗脸的动作,这时候,你会感到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开始静坐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出现无法收心的问题。这时候可以通过数自己呼吸的次数来收拢集中注意力,让心灵静下来。其中,顺势呼吸就是很自然的呼吸。还有一种逆势呼吸,是吸气的时候小腹收起,尽情吸取大自然中新鲜的空气;呼气的时候放松,小腹鼓起,把你体内的浊气排掉。通过调息,气守丹田,让杂乱的思绪归零,整顿精神重新出发。这种方法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5分钟~30分钟,持之以恒,可以收到安神健体的功效。

通过数自己呼吸的次数来收拢集中注意力,让心灵静下来。

儒家静坐有六个层次:止、定、静、安、虑、得,加上“知”就是《大学》进学的七个阶梯。它来自《大学》非常重要的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谓止,就是知道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一个人如果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目标,就会豁然开朗,眼前呈现出非常美丽的景观。如果你找到这样一个目标,你的心会静下来。心静下来之后,我们就会心安理得,随时随地安心于自己的目标定位,坚定地朝着这样一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如果几十年如一日地向一个目标去奋斗,你会无往而不胜。心安之后,我们才能够深思熟虑。只有在心安、心静的情况下,我们的思考才有力量。“唯有心如止水,方能悟得真知”就是这个道理。通过深思熟虑,考虑精详,最后才能有所收获,通过一系列的修炼,见到我们的本心之后,才能够达到彻悟天理的目标。

儒家的静坐方法,有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静坐无法。你不用刻意去静坐,朱熹云:“无事静坐,有事应酬,随时处无非自己身心运用。”儒家的静坐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习练,它平平常常,既可以陶冶性情,还可以修养心灵。高攀龙有一首《静坐吟》,主张随处静坐:“我爱山中坐,恍若羲皇时。青松影寂寂,白云出迟迟。兽窟有浚谷,鸟栖无卑枝。万物得所止,人岂不如之。岩居饮谷水,常得中心怡。”我们可以在山中坐,也可以在水边坐、花间坐、树下坐,随处可坐。

如果一定要讲儒家静坐的方法,那就是静心静虑。朱熹主张看“鼻端白”,这是他凝神定气的方式,就是看自己鼻尖,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要专一。儒家的静坐,既是身体的修炼,也是心灵的修炼。宋明理学的殿军刘宗周认为,静坐时面前放盘水,提醒自己做到心如止水,再摆上一个非常干净的茶几、一个蒲团(坐垫),盘腿而坐,内心就好像面临着圣人严酷的反复审问:你有没有私心?有没有私欲?有没有消除那些不好的念头?反复几次审查,满头大汗,战战兢兢,终于把自己的私心杂念,功名利禄,全盘抛弃,此心便与太虚同体……回到原初澄明的本心。

三代帝师翁同龢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有人问齐白石如何从一个木匠华丽转身成一位巨匠?他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当今社会,人们步履匆匆,更需要停下来笑看风云,坐下来静赏花开,静下来倾听自己的心声。常常静坐,我们就会获得一种静气,一种贵气。泰山崩于前而不改其色,危难轰顶而不移其步,这就是静气带给人的自信和涵养。人有静气,自有格局;静气在心,可成圣贤。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 2016年第6期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