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医道——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23-12-21 14: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络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认为:经脉是由主线(经脉)和分支(络脉)组成的。但是在经脉分股的情况下就很难确定那一条分股是主线,那几条分股是分支了。实际上脾经和胃经在足部有六条分股。因此经脉才是正确的概念。经络是被汉朝御医们给我们带歪了的概念。
12
发表于 2023-12-21 19: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董建军 发表于 2023-12-21 19:08
一呼一吸脉行三寸,寸是同身寸,不管人高人矮,脉行都是三寸,与厘米没有关系,人高同身寸尺寸就大,人矮 ...

假如用同身寸计算速度的话怎么与现代测量的经脉感传速度对比呢?例如计算的经脉循行速度是每秒一寸半,测量的经脉感传速度是每秒10厘米。更古老一点的话也可以用每炷香的时间经气运行一周半。然后呢?

点评

你的物理知识不行,波幅的长短  发表于 2023-12-21 19:31
测量的不是经脉  发表于 2023-12-21 19:29
13
发表于 2023-12-21 23: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脉循行速度肯定不是匀速的,以下情况可以参考:1)身高不同速度不同;2)经过穴位的时候会减速;3)经过关节时会减速;4)表里经接续的时候会减速;5)在经脉分支处会减速;6)在经过病灶的时候会减速。
14
发表于 2023-12-22 00: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3-12-22 01:26 编辑

经脉的循行可以跳过横切面。很多反中医的人士认为:假如有经脉,经脉在外科手术时就会被切断。中医认为经脉不可不通,否则会危及生命。在外科手术后经脉肯定会被切断,但术后大部分人都不会发生危及生命的情况。特别是在截肢病人不仅仅是经脉被切除了,作为经脉生存的环境-远端的肢体也没有了。因此他们认为没有经脉。那么这时候经脉是如何接续循行的呢?经脉环行是怎么继续的呢?这里涉及到一个相对不应期的概念。我们知道微循环是间断开放的。当微循环处于关闭状态时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是在收缩的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局部的代谢产物聚集到一个量后就会刺激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并使之松弛。于是微循环就开通了。当代谢产物被冲走了以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会因为没有代谢产物的刺激而再次收缩。于是微循环就被关闭了。在微循环的关闭期一般的刺激是不能引起微循环开放的,但是还是有一些刺激可以使微循环开放。因此这一段时间就是一个相对的不应期。正常的经脉循环是单向流动的,因为有小动脉的血压导致微循环有一个流动的趋势或势能。在接近相对不应期的最后时段。流动方的经脉流动就会诱发未流动的经脉开放。于是一个类似多米诺骨牌的流动就被持续下去了。与多米诺骨牌不同的是经脉有相对不应期。过了相对不应期的经脉会自动的流动起来。于是在切口的另一端经脉就重从新启动继续流行下去。不否认会有一个较短的延时过程。如果是在截肢的病人这段延时可能会更长一点。

点评

经脉循行就是在生理情况下人体微循环循经开放的情况。经脉感传是在生理情况以外的各种刺激下引起的各种超过生理强度的循经微循环开放情况。经脉循行是环形的,有规律的,单方向的;感传只是局部的,一次性的,双向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22 08:11
你没有理解什么是循行  发表于 2023-12-22 06:41
与共振有关,经脉说白了就是运动频率,是传导生命信息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22 06:39
15
发表于 2023-12-22 08: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3-12-22 00:51
经脉的循行可以跳过横切面。很多反中医的人士认为:假如有经脉,经脉在外科手术时就会被切断。中医认为经脉 ...

经脉循行就是在生理情况下人体微循环循经开放的情况。经脉感传是在生理情况以外的各种刺激下引起的各种超过生理强度的循经微循环开放情况。经脉循行是环形的,有规律的,单方向的;感传只是局部的,一次性的,双向或多向的。

点评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不符合自然规律,循行是自然规律  发表于 2023-12-22 09:06
16
发表于 2023-12-23 05: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脉研究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作为主管机构既不应当急于求成,更不应当完全放弃。研究所课题组可以作为主导,民间个体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先把能完成的工作做好,暂时无法做的(例如经脉实质)以后再说。至少可以重复一遍古人做过的医学实验。古人都可以做到我们还有困难吗?当然现代做就需要标准化实验研究,然后做统计。不能以为太粗浅就不做。高大尚有时很难出成绩。当然有条件是还是要使用高科技手段。
17
发表于 2023-12-24 07: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3-12-24 14:40 编辑

经脉的起源。
人类发现经脉的起源可能有很多路径。其中之一是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东南岸。萨满巫师借用玉石诱发出了经脉感传。玉能通神的本质就是接触玉石可以诱发出经脉感传。以后玉能通神的概念就随着玉石文化向西南迁移进入了中原地区。尤其是在祭祀文化中和玉石文化中广为传播。不过这个内容有三个分化路径。其一是神仙话,其二是医疗化。医疗化方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逐渐把经脉用于针灸医疗体系。其三是音乐化。音乐化主要是用人体的经脉当作标准音,进一步的形成了音乐治疗疗法。
其中之二是源于南方的长江流域。微针的发明和毫针的发明促进了经脉和穴位的研究。方法是以刺激穴位诱发经脉感传为主。另外西南方面对中草药的探索也导致了对药物归经的研究。
其中之三是来自于西亚地区。象雄文化从长江西部扩展到印度和两河流域。因受当地印度文化的影响,佛教气功与之结合后逐渐形成了三脉七轮学说。
18
发表于 2023-12-25 01: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3-12-25 01:19 编辑

经脉研究的四个成就时期。
1)经脉被重点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是在商朝末年。研究主要有两大医学流派,即黄帝医学流派和扁鹊医学流派。黄帝医学流派研究了:(1)乐音与经脉的关系;(2)语音与经脉的关系;(3)玉石与经脉的关系;(4)表里经的关系;(5)经脉循环;(6)穴位经脉感传的特点;(7)各年龄段的经脉气血多少统计;(8)各人种的经脉气血多少统计;(9)中国各地区的人口经脉气血多少统计等。扁鹊医学流派主要研究了刺激八脉交会穴诱发的感传线-奇经八脉。
2)经脉被重点研究的第二个时期是在明清时期。研究的重点是部分全息穴的经脉感传和小儿推拿穴的经脉感传。包括眼白睛的经脉分布、手指肚的经脉感传、手掌、手背的八卦穴位感传归经等。
3)经脉被重点研究的第三个时期是在近代(74年左右)。研究的重点有:(1)经脉感传的客观现象;(2)经脉感传的各种生理指标和统计数据(3)经脉感传线与传统经脉线的对比。
4)经脉研究出成绩的第四个时期是在2000年前后。主要的成绩有:(1)比《灵枢经脉》更加详尽的体表循行线;(2)详细的内脏经脉循行线;(3)详细的体表器官经脉循行线;(4)大脑和小脑等的经脉循行线;(5)更多全息部位的经脉研究;(6)经脉微循环结构和经脉生理学假说。
19
发表于 2023-12-26 04: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脉的病理学归纳。
经脉的生理功能是运行气血。因此气血在经脉中(横向)流通的流量就会有一个正常值范围。超过正常值的情况就是实证,低于正常值的情况就是虚证。虽然虚实的程度是连续的,但是我们可以人为的规定出几个不同的程度。我习惯分成四个级别。轻度、中度、较强、重度。除了经脉虚实两个病理类型以外还有一个经脉瘀血的病理类型。例如脊椎错位导致的经脉瘀血、局部外伤导致的经脉瘀血等情况。暂时的瘀血对经脉的作用也是暂时的。如果瘀血是持续的对经脉的影响也就是持久的。《灵枢经脉》在每条经脉循行的最后部分介绍了三种病理类型:实证(盛),虚(陷下),瘀血(不盛不虚)。以前不理解不盛不虚。因为不盛不虚就不应当生病,直到研究了脊椎错位对经脉的影响以后才逐渐理解。
20
发表于 2023-12-26 04: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临床中我们也可以用经脉皮肤导电量的相对数来分析虚实及程度。坐标的竖线(y轴)代表导电量的相对数量值,横线(x轴)代表由虚证到正常,再到实证的程度。这个曲线与半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十分接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08:11 , Processed in 0.05224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