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国医大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驳饶毅教授:科学从来都不是中药研究的必由之路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8-12-17 16: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柴胡汤 发表于 2018-10-26 03:32
青蒿素不能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所以不是中药。

此话不妥。
任何治疗疾病的药物都会具有药性,所谓药性在中医看来就是具有浮沉升降,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等作用,既然具有这种作用,怎么中医就不可以利用呢?张锡纯可以把阿司匹林当作中药使用,难道青蒿素就不可以“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吗?
2
发表于 2018-12-25 03: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诚敬 发表于 2018-12-24 18:36
  曾经有人对中医的定义:中医是集医学、哲学和天文地理于一体的人文医学文化。而医学文化并不等于是医学 ...

科技与文化关系   转载▼

       科技与文化是不同的概念或者领域,但两者之间关系密切而复杂,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

       科技由于遵守逻辑准则,其发展是渐进的,从简单到发展,从初级到高级,每个新科技出现都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发展而来,尽管常常有科技的突破,但总体上是渐进发展的,如从手工业中发展出机械工业,出现了工业化;而机械如果有了动力,就会出现自动化,发展出电力电气化,为了控制电力和电气设备就会出现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等,科技进步很少有跨越式的发展。

       而文化则不同,文化发展不仅与科技发展不同步,还会出现跨越式发展,也有停顿时期,甚至后退。如西方文明来源于古埃及和巴比伦,但突破发展在古希腊,从文化的角度,古希腊文化不比现在差多少,但西方进入近1000年的中世纪的蒙昧神权时期后,其文化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到文艺复兴后才有了新的、突破式的发展。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充满战争和动乱,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境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发展,2000多年前的诸子百家文化内涵和体系与现在比,未必落后,到汉代一家独尊儒学以后反而停顿,到唐朝,佛教及西域文化引进才有较大的发展,出现唐诗、宋词的鼎盛,以后千年再也没有超越过。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后,我国再也没有出现过影响持久的新宗教。

       伊斯兰教在开创以后的1000年中,一直是世界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当欧洲进入中世纪时,伊斯兰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精髓翻译成阿拉伯文,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文化,当时埃及等伊斯兰教国家就有世界上最早和最好的大学和图书馆,是当时世界先进文化的代表者,以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欧洲寻找古希腊文化精髓时不得不从阿拉伯文中再翻回拉丁文,使中断千年的希腊文明重新回到欧洲。而19世纪后,随着政教合一伊斯兰国家与开放的西方国家方式的巨大差异,其文化发展停止,而基督教文化在全球化后大发展,所以,在古代,文化与科技不同,其发展方式是波动式的,起伏巨大,而且与军事实力和统治能力有较大的关系。

      到近代和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关系更加密切。虽然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模式不同,但两者存在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科技发展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强大的经济实力必然会扩大文化的影响力。美国经济一百年来一直称霸世界,不仅使美元成为世界货币,而且好莱坞、麦当劳、摇滚乐、牛仔裤看似很低俗等文化因子其影响力吸引着全世界广大的年轻人,特别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科技与经济紧密相连,而经济更容易影响文化的传承,使当今科技与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再如从语言文化特性和完美程度看,英语并不比拉丁文和中文好,但其已经成为国际上主流语言,这与近现代英美两国科技和经济领先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只不过是交流的工具,也不体现科技水平,但用得人多了,就成了公共交流工具,这里主要是有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就科学家个人素质而言,大科学家最终也是哲学家,科学家个人的人文素质不仅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不断涌现的科学家群体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强大文化的重要标志,他们必定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生力军。所以,科技与文化互为促进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特点,先进的科技水平必然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同样,宽松、包容和自由的文化环境也会促进科学家的涌现、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9 00:32 , Processed in 0.1236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