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三焦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8-12-9 21:24:58 | 只看该作者
    三焦辨证中的“三焦”是什么意思?大网膜恐怕不好解释了。个人看法。

点评

用大网膜解释三焦,对于故人有情可原,如果现代人也这样认为,那就显得太OUT了!  发表于 2018-12-10 07:4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22:3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9 16:55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9 13:24
三焦辨证中的“三焦”是什么意思?大网膜恐怕不好解释了。个人看法。

三焦辨证的三焦不同于内经的三焦,是外感温病传变的三个阶段,或者仅取了三焦部位范围的含义,这种概念的异化在中医很多,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营也是这样。语言是在不断演变的,随着解剖的式微,中医原始概念的解剖方面的意义就逐渐隐晦,流变到其他含义
43
发表于 2018-12-10 07:34:31 | 只看该作者
       先生认为三焦究竟是西医的什么解剖学结构?
     【 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这是说的下焦不通,水液储留,而成腹水)】下焦应该是指:西医的肾脏?

          在中西医比对的时候,我不主张一定要按照西医的思路找到相对应的解剖学结构,西医的结构决定功能的机械唯物论必须推翻,否则,你对于中医概念的理解必定是错误的。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功能的实现都是全身解剖学结构参与才能够完成,只是某一个系统为主,或者直接参与而已。所以,功能与结构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呼吸功能的完成是全身所有器官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参与才能够实现,仅仅是在肺中直接完成气体交换而已。肺,也绝不是单一的只具有呼吸功能,肺还有内分泌、代谢、助循环等等功能。余类推。

          三焦,实际上是一个功能,或者说几种功能,切不要认为是一个西医的解剖学结构。
44
发表于 2018-12-10 07:4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12-9 23:48 编辑

    功能决定结构,这是我的下一本书里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用了大量篇幅论证功能决定结构,推翻结构决定功能的机械唯物论。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认识脏象经络,中医理论是以功能为参考系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以解剖学结构为参照系建立起来的。以功能为参照系重新认识西医理论,解构并以功能为参考系重组西医解剖学结构,才能够实现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
45
发表于 2018-12-10 07:51:5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9 23:34
先生认为三焦究竟是西医的什么解剖学结构?
     【 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这是说 ...

三焦,实际上是一个功能,或者说几种功能,切不要认为是一个西医的解剖学结构。--------------------------------------------------------------------------------------------
此话欠妥。
中医的一切功能或现象的描述,其实都是有实体结构作依托的,而不是凭空臆想的,这个观点必须明确和坚持。尽管古人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没有现代解剖学清晰和具体,但是也明白是人体某些结构发生了变化。所谓功能都是有客观基础存在的,而不是虚无的!

46
发表于 2018-12-10 07:57:00 | 只看该作者
         《素问 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形象地概括三焦的主要功能。“上焦如雾”,形容上焦主布散水谷精气,如同雾露蒸腾。“中焦如沤”,形容中焦主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如同沤物浸渍。“下焦如渎”,形容下焦主排泄水液和糟粕,如同沟渠水道。
        上焦为心肺所居,功能输布气血,以温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若雾露之溉大地,所以说“上焦如雾”。中焦属脾胃,功能腐熟消化吸收转输水谷精微,通过肺脉化生营血,这种功能形如酿酒一样,故说“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主要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和肠道排泄大便的作用,犹如沟渎一样,必须疏通流畅,故曰“下焦如渎”。
47
发表于 2018-12-10 08:06:33 | 只看该作者
    完成三焦的功能,需要西医的许多解剖学结构才能够实现,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可能与西医的一个解剖学结构相对应。
48
发表于 2018-12-10 08:0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12-10 00:09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9 23:57
《素问 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形象地概括三焦的主要功能。“上焦如雾”, ...

《素问 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形象地概括三焦的主要功能。“上焦如雾”,形容上焦主布散水谷精气,如同雾露蒸腾。“中焦如沤”,形容中焦主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如同沤物浸渍。“下焦如渎”,形容下焦主排泄水液和糟粕,如同沟渠水道。
        上焦为心肺所居,功能输布气血,以温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若雾露之溉大地,所以说“上焦如雾”。中焦属脾胃,功能腐熟消化吸收转输水谷精微,通过肺脉化生营血,这种功能形如酿酒一样,故说“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主要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和肠道排泄大便的作用,犹如沟渎一样,必须疏通流畅,故曰“下焦如渎”。---------------------------------------------------------------------
从以上描述可知,
中医所谓三焦不仅仅是功能和现象,而是有坚实的物质结构做基础的。而且据此可以看出,三焦并不是所谓大网膜所能胜任的!
49
发表于 2018-12-10 09:15:37 | 只看该作者
三焦是人体腔体,如同密闭的罐子,可以做实验,在密闭的罐子里放上水,当温度升高时,就出现有水的一层,有雾的一层,有介于水与雾的一层,把密闭的罐子改成腔体,三个层次就是三焦,就有周期性循环运动。
5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09:42: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10 02:00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12-10 00:08
《素问 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形象地概括三焦的主要功能。“上焦如雾”,形容上 ...中医所谓三焦不仅仅是功能和现象,而是有坚实的物质结构做基础的。而且据此可以看出,三焦并不是所谓大网膜所能胜任的!

我并没有说三焦是大网膜。大网膜只是腹膜的一部分,大网膜是现代西医的说法,《内经》时代没有这个概念,中医的分类和西医不一定一样,不过人体的这些结构的本体是一样的,中西医可能做了不一样的分类和命名。比如中医以胃上下来分,西医以胸腹来分,其实,在人体腹膜是通过各种联系联结在一起的,共同形成腹膜腔的结构(胸膜和腹膜是否有联结?从现代解剖看胸膜是密闭的,胸腹之间通过膈肌分开,不过各种血管淋巴的走行,在古人眼里,说它们有联系也说的过去。而且,古人也没有强调它们解剖上的联系,而是形态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古人做出他们时代的分类也有他们的道理。)

《内经》看到了这些结构,给它们做了他们那个时代的命名。并根据临床的情况,对它的功能进行了判定。只有根据《内经》的描述,才能努力走入《内经》的视野,还原《内经》的见解和思路。《内经》对下焦的功能认识有不正确的地方,这没有什么需要避讳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努力去掩盖反而模糊了中医理论的本来面目。说下焦主持水液并不代表主持水液代谢的都是下焦,
融合观先生这个思路就有逻辑问题。融合观先生强解下焦包括肾与膀胱,也不符合《内经》的记载。下焦(腹膜)包绕肾和膀胱,并不是下焦包括肾和膀胱。西医的腹腔和腹膜腔有些人也会混淆,在需要分开的时候还是分开的好。

点评

下焦如渎,翻译:下焦象水沟里的水运动,取象比类,请你指出错在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0 09:5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15:59 , Processed in 0.05099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