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在中医大学教授家有关中医理论争鸣的小故事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6-4-25 00:34:2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4-24 22:49
这会在哪里找那个第四题去啊。反正我现在没有看到,这段时间几个帖子里都没有看到。您讲的话,我学学,您 ...

李老师,请到下面链接里找找,都列出来了。看到大家的理性交流讨论,我们很欣慰。
感谢大家。。。

求索阴阳五行真谛辩论赛正式开赛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67400&fromuid=57411
(出处: 全球中医药)

52
发表于 2016-4-25 06:0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6-4-25 11:28 编辑
杨鹏举 发表于 2016-4-24 13:07
1,算不算你的观点?或者说,你是否秉持此观点?请你确认后我们再彼此质疑。
2,你怎么不回答我在44楼 ...

感谢杨鹏举先生再次惠顾和赏贴。

关于我对五行学说产生的认识,我是这样认识的:五行学说是我们的前辈一代又一代地、通过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不断观察,逐渐总结出来的。古人发现客观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每一种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和静止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害关系,这种利害关系的相互影响不外乎五大类和生克制化。于是就产生了五行学说。


至于顾颉刚先生认为五行学说来源于五星的运行,那是他个人的观点,不足为凭。如果先生赞成他的观点,那是您的自由,与我无关。





点评

1,允许自由认识,但是作为学术争鸣而言,不论支持某一观点,或者否定某一观点,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而不是信口开河。 2,既然先生承认“古人发现客观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每一种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和静止的,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5 19:31
53
发表于 2016-4-25 06:3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6-4-24 22:43 编辑
杨鹏举 发表于 2016-4-23 13:10
千秋雪先生,顾颉刚先生是搞史学的,你见过搞史学的没有证据的言论吗?对于你说“至于近代学者顾颉刚认为五 ...

历史的客观性是否以历史学家的公正性为前提
(孙国良)

  昨天的生活,就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生活,就是明天的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昭示着我们前进的步伐,哪一步踩对了,哪一步踩错了,以史为鉴,这是一句古训,它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它可以使我们进步更快。

  历史是由谁来书写的?历史是由统治者和人民共同来书写的,但是,执笔者却是统治者。如此,问题就来了,对统治者有利的,他就如实地书写,对统治者不利的,他就不如实地书写。

  历史学家的职责是什么?历史学家的职责自然是如实地书写历史,但是,历史学家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的,他也受到统治者的管治,他也需要吃饭、穿衣,那么,历史学家有没有职业道德呢?职业道德自然是有的,但是,道德并不是一个可以用尺子来简单衡量的东西。

  如果历史学家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完全按照统治者的需要去书写,这样的历史学家不可能在社会上站住脚,他也不可能持续很长的时间。所以,一个对统治者来说好的历史学家,是既能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又能欺骗人民的历史学家。

  因为这样的历史学家,不但统治者喜欢他,人民也不讨厌他,所以,他就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就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权威地位。然而,历史并不是由历史学家一方说了算的,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可以泄露天机。譬如,方志、传记、日记等这些非官方的书籍,也会或多或少地透露一点事实真相,透露事实真相更具权威性的还有一些出土文物等。

  历史学家并不是全部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也有一些历史学家的良心尚未泯灭,他们将一些历史真相隐秘地潜藏在官方的历史文件之中,以供后人了解历史真相的时候来使用。

  如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既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又能够真实地反映上自上古传说中的皇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它至今还是我们了解这一段历史真相的权威著作。

  历史学家的公正性非常重要,他可以使后人少走很多的弯路,他可以对当时的统治者起到一个限制的作用,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很看重史官会如何书写这一段历史。

  如果历史学家一味地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虽然他可以获得一时的荣华富贵,社会也会获得一时的相对稳定,但是,历史会无情地报复这些无耻者,历史也会坚决纠正偏离轨道的车轮。届时,国家可能会严重地倒退,民族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所以,历史学家的公正性不可谓不重要,历史学家的使命不可谓不重要,历史学家的职业道德不可谓不重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f62b101017e91.html

点评

开玩笑,一个当代的史学家岂能为夏代统治者服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5 19:24
54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15:12:12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6-4-23 17:10
千秋雪先生,顾颉刚先生是搞史学的,你见过搞史学的没有证据的言论吗?对于你说“至于近代学者顾颉刚认为五 ...

       杨朋举教授啊,您与我们这些无名下士争鸣,都一败涂地,如果您想与千秋雪老先生对垒,那不是用鸡蛋碰石头——自讨没趣吗?本来您就是无理取闹嘛

——就此认输,还能少丢点儿人。

点评

仁海,你赢了?辩论你得了多少分?请你公开其结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5 19:33
55
发表于 2016-4-25 19:24:12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4-25 06:39
历史的客观性是否以历史学家的公正性为前提
(孙国良)

开玩笑,一个当代的史学家岂能为夏代统治者服务?
56
发表于 2016-4-25 19:31:40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4-25 06:01
感谢杨鹏举先生再次惠顾和赏贴。
关于我对五行学说产生的认识,我是这样认识的:五行学说是我们的前辈一 ...

1,允许自由认识,但是作为学术争鸣而言,不论支持某一观点,或者否定某一观点,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而不是信口开河。
2,既然先生承认“古人发现客观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每一种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和静止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害关系,这种利害关系的相互影响不外乎五大类和生克制化。于是就产生了五行学说。”请问 “五大类和生克制化”的“客观事物”是什么,既然承认是“客观事物”,就应该指出“五大类”的“客观事物”是什么,如果不敢指出是什么,说明在忽悠人。
57
发表于 2016-4-25 19:33:58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4-25 15:12
杨朋举教授啊,您与我们这些无名下士争鸣,都一败涂地,如果您想与千秋雪老先生对垒,那不是用鸡 ...

仁海,你赢了?辩论你得了多少分?请你公开其结果。
58
发表于 2016-4-25 20:1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6-4-25 12:25 编辑
杨鹏举 发表于 2016-4-25 11:31
1,允许自由认识,但是作为学术争鸣而言,不论支持某一观点,或者否定某一观点,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

“既然先生承认“古人发现客观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每一种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和静止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害关系,这种利害关系的相互影响不外乎五大类和生克制化。于是就产生了五行学说。”请问 “五大类和生克制化”的“客观事物”是什么,既然承认是“客观事物”,就应该指出“五大类”的“客观事物”是什么,如果不敢指出是什么,说明在忽悠人。”
-----------------------------------------------------------------------------------
如果先生真的不知道五行是指哪五类客观事物,也不知道这五类客观物质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生克制化规律,那我们之间就没有讨论问题的基础了,恕不再奉陪!


如果连五行是指哪五类客观事物这种基本知识都不知道,真不知道这些参与五行学说存废争论的获胜者们,当时到底是凭什么获胜的!真是咄咄怪事!

点评

我明确告诉你,五行的理论来源于五星,既然先生尊重客观事实,请你明确五行来源于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5 20:36
59
发表于 2016-4-25 20:15:09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4-24 17:29
你要是系统读过《内经》,就不会说出“但是内经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五星之说。”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了。既 ...

刚才管理把辩论帖链接出来了,顺着链接又看了一遍正方的第四题,还是没有讲五星。倒是看见您在哪里改变了一下论述,而且改变了以后,和我后来的观点类似。

这样吧,您在这帖里把千总的问题先回答了,如果回答千总问题过程中,能把这个五星讲清楚,那就说明白了。如果还不能讲清楚,咱们可以回到那个帖子里继续讲。

我想,您提出这个观点,要能得到千总的认可,再让其他人接受就容易了,因为千总对论述的要求是严格的。

点评

李榆军,辩题4有无“《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又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藏精于肝……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藏于心……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藏精于脾……其应四时,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5 20:34
60
发表于 2016-4-25 20:34:1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4-25 20:15
刚才管理把辩论帖链接出来了,顺着链接又看了一遍正方的第四题,还是没有讲五星。倒是看见您在哪里改变了 ...

李榆军,辩题4有无“《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又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藏精于肝……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藏于心……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藏精于脾……其应四时,上为镇星。西方白色,入通于肺,……藏精于肺……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北方黑色,入通于肾……,藏精于肾,其应四时,上为辰星。………”  从以上不难看出,其“东方”是个代词,其分别指代“木”等。?你说谎脸不红呀!

点评

复制粘贴一段经文,就算研究《内经》了?这研究也太容易了吧? 粘贴完以后,就一句“指代”就交代了,然后开讲楚汉相争,您这是逗着玩呢。这个后面说,千总问五行有没有物质基础,您先好好回答了,这一条经文您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5 21:5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23:15 , Processed in 0.10363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