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梁常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擂台赛(一):老年泌尿系感染重症

[复制链接]
291
发表于 2014-12-20 16:54:02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2-20 01:56
本论坛转发中医新成果、新动向的文章和报道不多,我这几年没注意看期刊和新书,看来许多朋友和我差不多。 ...

先生所言甚是。论坛应该注意发现和多转发中医的新成果、新动向,以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医的现状,看到成绩,鼓舞信心!
292
发表于 2014-12-21 18:01: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4-12-21 17:01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12-19 13:13
西医能不能指导中医,这话说的太笼统,要争论起来就吵乱了。从一百多年西医进入中国,就对中医产生了巨大的 ...

      事实上,在长期的中西医学并存并重的情况下,中西医理论互为影响、渗透、促进、提高。当看到对方的优势后,都会或多或少地予以借鉴。可以看出,无论哪一方都无法一直“纯”下去。
      同时,在中国医学界,无论中学西,还是西学中,都应该看成是中国医学的进步,都必将为中国中西两种医学融合成一种新的医学,作出各自应有的贡献。因此,毫无疑问,经过广大中西医同仁的不懈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医药学必会翻开与时代相适应的独特的崭新的篇章。
293
发表于 2014-12-23 09:46:20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12-17 09:58
我对“老年泌尿系感染重症”的辨证施治
      侯xx、女、81岁、苍山县神山人、2014年10月2 ...

改变这些症状的有效方法已不是抗细菌的问题,而是在于支配膀胱和尿道局部的神经和血管功能障碍,以消除慢性炎症,但可惜西医泌尿科医生没有相应药物,所以,也就无能为力了。
      这样的患者应用西药不能治愈的情况下,就只有改用中药或其他方法来求得治愈了。
      除中药疗法有效处,采用西医物理疗法及中医系列的手法治疗也可治愈,当然,也需治疗得法才能达到目的,不明其理时,此两法效果也不会好。另据罗先生说,他用针灸也能治愈此病。
-------------------------

西医病理学我没有系统学习,但王教授讲的这一段病理过程看明白了。西医对神经功能障碍类的病变,一来没有有效的药物,再者我认为诊断标准也不适当。许多疾病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或者合并出现心理因素,但诊断标准却是只要找出器质性病变,就不考虑神经症。比如,胃病里以前有个功能性消化不良,自打胃镜普及了以后,只要做胃镜,就会发现一点病变,所以现在很少有这个诊断了。其实许多病人,那点器质性病变病不要紧,症状却很明显,病人痛苦很重。
遇到这种情况,确实中医效果好。
罗先生说针灸效果好,也可能。我不搞针灸,当年学医的时候见过老师治疗神经障碍类的疾病,比如耳鸣耳聋、遗尿、阳痿等等,效果很好。这些多是西医认为没有器质性病变却又没有有效疗法的。西医对这类病,重的有办法,按精神病治。轻的没办法,调节神经的那些药,维生素类,都不管用,连个安慰剂也算不上。
    中医分析病机方面,王教授总结为:病机涉及肝郁气滞、少阳胆火、脾不运化、膀胱湿热、湿邪内蕴、肾气不足等多证并存,一派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象。
归纳起来,是气郁、郁火、湿热、肾虚,肾虚主要是固摄功能不足。前面王教授分析几个病机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以为不必追究,因为每一种病机都从病史上分析,也没法考证,病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中医辨证,按现有的表现辨,辨出什么就算什么。
心烦,是气郁化火,尿痛尿灼热,是湿热引起气滞血瘀,尿频久了,是肾气不固。
治疗上,王教授分两步,先治实后治虚。疏肝是必要的,清热利湿,我觉得不需要重用,可以用一点,如四逆散合猪苓汤也就够了。
梁院长前面的汤剂处方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估计是不理想才改散剂的。如果前面的汤剂见效明显,梁院长大概会效不更方的。

具体分析用药,因为有心烦心悸,各位都想到疏肝,疏肝就首选柴胡。应该说没错,不过我有一点想法,我们用了四逆散,往往是从全方疏肝解郁功效去理解的,实际是不是柴胡、枳实起主要作用,不一定。中药复方就有不好确定主要部分的现象。
本例的心烦,显然是因为尿路痛苦所致,解除尿路痛苦,心烦就轻了。
能比较明显且快地减轻尿路症状的,可能主要是白芍甘草的作用。
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大家都知道,用途很广。本例中,如果是初起,自然是清热利湿药或抗菌素。后来病理变了,王教授前面分析的很详细,针对后面的病理,要想尽快缓解症状,恐怕只有芍药甘草汤才行,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其他好办法。
说起四逆散,大家先想到的是柴胡枳实理气解郁,也可以倒过来,看做芍药甘草汤加柴胡、枳实也可以,缓急止痛加了两味理气药。张仲景几个承气汤、厚朴三物汤都是这么变化的。

梁院长散剂方加重了补气升提的药物,王教授提出用肾气丸。这两个看起来是脾肾的区别,实际共同之处是针对气机下陷推出的补气升提兼固摄法。
从补肾的上说,我觉得淋证久了,要用固摄之品,我喜欢用壮腰健肾丸,这药是岭南草药做的,咱们不好改汤剂,可以用补肾方加固摄药。梁院长用的五味子、芡实,王教授肾气丸里有山药、山萸,都是固摄的,二位没有商量过,可是固摄想到一块了。
平时书里讲六味地黄丸的三补,把山药、山萸作补肾兼补脾、养肝解,忽视了二味的固摄作用。

区别大的地方是梁院长黄芪用的多,王教授提到了人参、四君子,如果从健脾考虑,难免有点绕。不如从气机下陷考虑,參芪地黄配固摄和升提。这些原则二位大致一样。
另外,加几句闲话:
二位与帖里的各位都重视清热利湿药的应用,我这一点和大家看法不同,我觉得清热利湿要能管用,也拖不到现在,中医大夫治湿热,大家都厉害着呢,病久了,大部分要从虚治。再说,以后中医大夫治的病,可能百分之九十是虚证。

点评

多谢李老师的详细而认真的分析! 对于此病的清热利湿,我的看法是,如果单纯使用清热利湿,担心效果不太理想,理由是,该患者已进入慢性炎证阶段。在细菌已没有的前提下,若还有炎症迁延不愈,就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3 14:27
294
发表于 2014-12-23 14:2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2-23 14:29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12-23 09:46
改变这些症状的有效方法已不是抗细菌的问题,而是在于支配膀胱和尿道局部的神经和血管功能障碍,以消除慢 ...


           多谢李老师的详细而认真的分析和指导!
       对于此病的清热利湿,我的看法是,如果单纯使用清热利湿,担心效果不太理想,理由是,该患者已进入慢性炎证阶段。在细菌已没有的前提下,若还有炎症迁延不愈,就要考虑局部气机问题,气机不畅可导致局部气血障碍。若气血调和了,慢性炎症状就消失了。加上该患者确有肝气郁滞和胆火症状,所以,就考虑可能与肝胆的影响有关,故以调畅气机作为清热利湿的保障。
       四逆散方配伍精当,各有作用,所以我一般喜欢上原方。又因四逆散虽能疏肝解郁,但尚不足以解决胆火的全部症状。小才胡汤中的人参对于疏肝引起的虚弱有补益作用,半夏祛痰湿,黄芩可清胆火,故而合小才胡汤,意在合二者之力。请批评指正。
      再次向李老师表示感谢!

点评

对中医病机的认识,各人因为经治的病例不同,认识侧重不同。我对慢性淋证治的少,对湿热体会不深。王教授前面分析西医病理内容段,可能就是湿热的病理基础。 又想起几点,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1,急性淋证,都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3 22:44
295
发表于 2014-12-23 22:44:31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12-23 14:27
多谢李老师的详细而认真的分析和指导!
       对于此病的清热利湿,我的看法是,如果单纯 ...

对中医病机的认识,各人因为经治的病例不同,认识侧重不同。我对慢性淋证治的少,对湿热体会不深。王教授前面分析西医病理内容段,可能就是湿热的病理基础。

又想起几点,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1,急性淋证,都是湿热。五淋的分法,其实是分型和分阶段混着的。热淋。是各种淋证的起始阶段。而气淋、石淋等等又是不同的分型。热淋阶段。大家都会治。清热通淋诸方效果都不错。我平时用的是当地老中医经验方,猪苓汤加防己十二克、白茅根六十克,全方药量也不大,效果明显。有时候症状重的加一些清热解毒药如银花、鱼腥草、蒲公英等。
2,本例是慢性女性病人,如果是男性,没有西医检查方法,中医按淋证辨证论治,分不开前列腺病和尿路病,淋证就有的好治有的难缠,都说不清是为什么。同属淋证范围,前列腺病用到补肾、活血化瘀甚至化痰软件等等方法,这些思路都是参考了西医知识才有的。
3,针对疼痛,或者针对大家分析的肝郁,芍药甘草汤作用重要。缓急止痛这个治法,用处很多。治痢疾的芍药汤,缓解腹痛里急后重靠的也是这二味。芍药汤的成药较香连化滞丸,效果也不错。中药不管什么方、药,有效的即使辨证辨病有点不合,有效就是有效,效果是硬道理。此方缓急止痛,多种疼痛都有效。至于是不是能治得了病,看如何使用,比如四逆汤用之治胁痛胃痛,芍药汤用之治痢疾腹痛,要按照酸甘化阴、柔肝缓急这一套理论,选用其他药味配伍,说起来好像合理,实际效果很难出现。

点评

谢谢李老师!  发表于 2015-1-2 18:14
296
发表于 2014-12-24 07:59:06 | 只看该作者
十分赞赏llyyjj先生认真地研讨精神。
盲目的套用西医理念,指导使用中药,“实际效果很难出现"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自然的。但是,如果使用中医理念,指导使用中药,还是“实际效果很难出现",那就是因为医生辩证错误,认病不准造成的,错在医无能,而不在方药无效。

点评

谢千总指导!301楼讲的不清楚,表达有些含糊。中医辨证之后即是确立治法,治法确定以后是选择方和药,柔肝、缓急、止痛这个治法的效果,要靠相应的方药才能实现,芍药甘草汤是首选的方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4 23:14
297
发表于 2014-12-24 23:14:38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24 07:59
十分赞赏llyyjj先生认真地研讨精神。
盲目的套用西医理念,指导使用中药,“实际效果很难出现"是可以理解 ...

谢千总指导!301楼讲的不清楚,表达有些含糊。中医辨证之后即是确立治法,治法确定以后是选择方和药,柔肝、缓急、止痛这个治法的效果,要靠相应的方药才能实现,芍药甘草汤是首选的方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00:16 , Processed in 0.04870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