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医道——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24-1-14 03:46:23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4-1-13 08:04
观察,测量,实验,计算,统计。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用非眼视觉看到过经脉。如今也有人在用这个方法研究经脉。依据现代生理学人体的热能主要是在内脏产生,通过动脉带到体表,通过体表下微循环的开放释放到体外。

点评

不是仙佛不能研究经脉经气。 都是瞎胡用力  发表于 2024-1-14 21:07
功能见到的只是经脉路线上的流动的发光的气。  发表于 2024-1-14 21:06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用非眼视觉看到过经脉 在那部经典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4 05:21
102
发表于 2024-1-14 03:54:44 | 只看该作者
真真 发表于 2024-1-14 01:12
用顶眼观看的亮线是一条能量线,这条能量线的基础结构只能是毛细血管管网线。密集毛细血管管网线突然开放时 ...

国家对文盲的定义是指不识字也不会写字的成年人。本人识得简体字,繁体字,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写的不好但是能写。会一点俄文,日文和英文。写过论文,出过书。给研究生班讲过课。就这样还是文盲的话,那您的文化人应当是啥标准?

点评

就是胃经气体由脑从眼内侧进入胃经要先进入睛明在由睛明流向眼下穿承泣入四白穴向下环唇  发表于 2024-1-18 20:22
胃经的分枝在内经脉经中实际讲的很清楚。 只是关于经气或气体的流向说的不很明确。 要修复经脉经穴是却能发现经气体的实际流动方向。  发表于 2024-1-18 20:19
承泣  发表于 2024-1-18 20:16
晴明穴实际是胃经和足太阳经由脑进入经脉的门。 胃经的气体由眼睛进入胃经至眼下与成泣交会或从泣的门穿越至外眼在向下流动至口环唇。 一枝向上至额至神庭 一枝向下大迎向下至足腿。  发表于 2024-1-18 20:15
晴明穴虽然是足太阳的经穴。 但是胃经小肠经的气体也从这个晴明穴的气体门进入并向外又分别流入小肠经胃经。  发表于 2024-1-18 20:08
103
发表于 2024-1-14 04:43: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4
发表于 2024-1-14 04:46: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5
发表于 2024-1-14 05:2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董建军 于 2024-1-13 21:23 编辑
真真 发表于 2024-1-13 09:01
,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

古代修仙成仙的人不少。

好好学习文言文知识,都是初中文言文知识,董建军不会教你初中知识。靠嘴编的都不是知识,疯子都是嘴出狂言。

点评

猪瞎叫  发表于 2024-1-14 21:03
106
发表于 2024-1-14 05:21:14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4-1-13 19:46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用非眼视觉看到过经脉。如今也有人在用这个方法研究经脉。依据现代生理学人体的热能主要 ...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用非眼视觉看到过经脉
在那部经典有?

点评

《灵枢五十营》  发表于 2024-1-14 14:02
107
发表于 2024-1-14 14:31:21 | 只看该作者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
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点评

在日行二分之前有一段漏简。内容是:二十七息,气行一丈六尺二寸。 “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是用顶眼看到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4 23:37
108
发表于 2024-1-14 14:44:05 | 只看该作者
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位置就讲出来了,肉眼可以观测的周期。
109
发表于 2024-1-14 23:37:28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24-1-14 14:31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 ...

在日行二分之前有一段漏简。内容是:二十七息,气行一丈六尺二寸。
“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是用顶眼看到的。

点评

但凡认真复合计算的人都会发现其中的计算错误。只有在用逻辑分析后补充漏简,然后再行计算才算是合理。否则无法回应刘凤飞的文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6 23:05
你的曲解是因为你的基础科学知识不牢  发表于 2024-1-15 06:48
我告诉你我是用手指诊断桡动脉肺经经脉知道的,三部九侯的寸关尺就是证据,寸关尺就是三寸同身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5 06:28
110
发表于 2024-1-15 06:2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董建军 于 2024-1-14 22:30 编辑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4-1-14 15:37
在日行二分之前有一段漏简。内容是:二十七息,气行一丈六尺二寸。
“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是 ...

我告诉你我是用手指诊断桡动脉肺经经脉知道的,三部九侯的寸关尺就是证据,寸关尺就是三寸同身寸,一次脉动从尺部到寸部就是气行三寸。

点评

不要把经脉与寸口脉混为一谈。  发表于 2024-1-16 23: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04:20 , Processed in 0.05077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