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阴阳论性不论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27 05:3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阴阳论性不论质
    现代人认识不了阴阳的真义,是因为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定义阴阳的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现代人问阴阳,总是问“阴阳究竟是什么物质?”,“阴阳的物质构成是什么?”总想搞清楚 “阴阳是不是一种未被发现的能构成万物的最终物粒?”其实,这些问题对于认识阴阳含义,完全偏题了。
    我们知道,物质都是有物性的。钢是硬性的,瓷是脆性的,绵是柔性的......这些都是物性表现,但是是个别的或者是类别的物性表现。这些物性都是物质本身具有的,反映物质之间的功能差异。事物总是处于运动中的,而运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两两之间的相对作用,事物运动的属性(如快慢、强弱、高低等)就在这种对比中显现。在茫茫大海中行驶,如果没有航标灯、另外的船只、海岛礁石等作参照,根本就感觉不到自己的船正在高速行驶,许多坐过船的人都过有这种体会。也就是说,航海中如果没有参照物,就显不出自己的船航行的快与慢的运动特性,这种对比运动的方法叫做“相对论”,“阴阳相冲”正是这种相对论的思维方式。
    阴与阳是对立统一而存在的,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就没有阴。针对物质来说,有硬的物质,就会有软的物质,硬是相对于软来说的,如果物质全部都是同等硬度的东西,没有任何软的东西与之作对比,那么就不会有硬和软的概念了。也就是说,物质的硬性和软性要在对比中才能显现出来,阴与阳的概念也是要在阴性事物与阳性事物的对比中才能成立。
    事物的阴性和阳性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在反映事物两两之间各自属性的对比中表现出的相互参照差异。比如,对比铁、木、火这三种物质,将铁砸在木上,就会对比出铁强木弱的相对关系,将铁扔进火中,又会对比出火强铁弱的关系。在阴阳概念中,强为阳,弱为阴,铁在前者中为阳性,在后者中为阴性,并没有固定为绝对的阳性或阴性。所以说,事物的阴性和阳性不是固定在事物上的,而是在事物两两间相互作用的对比中才能成立的。我们运用相对论的原理,可以把阴与阳看成是分析事物两两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种座标系统,而且是漂浮的、或者是虚拟的座标系统。有事物的两两对比,这个座标系统就出现,没有事物的两两对比,这个座标系统就不存在。
    阴与阳的这个座标系统,衡量和分析的是事物运动中两两对比而反映出的事物属性,是与事物本身的属性有关的。铁与木的阴阳分析,反映了铁比木硬的质地特性;火与铁的阴阳分析,反映了火能改变铁的功能特性。在阴阳定义中,阳性是事物强、刚、动、升的物性符号,阴性是弱、柔、静、降的物性符号。例如,物质与精神的阴阳属性,精神是奔腾不息而无形的,属于阳性,物质是固定体态而有形的,属于阴性;在精神内部,意志刚强者为阳性,畏难畏苦者为阴性。这些都表明,确定阴阳与事物本身的特性有关
    阴阳系统虽然是个虚拟座标系统,但是正因为是虚拟的,也就没有实际中的各种界线,可以浮动于物质与精神之间,也就可以衡量和分析物质与精神的运动共性,这是阴阳思维和分析的最大优势。我们在东方文化中时常看到中国古人总是把物质与精神揉在一起,比如“天人合一”,“人体是个小宇宙”,“病从心头起”等,就是因为中国古人的思维是物性分析,不是物质分析,他们看到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共性特征。现代人用物质分析思维去认识中国古人的物性分析思维下的观点,当然就看不透了,也不可能看得透,因为思维方式相去甚远。
    我们都知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其实这是阴阳原理的反映。阴性与阳性相遇为什么会相拥对冲?也就是说,太极为什么会旋转不息?这是由阴阳特性决定的。阳性是事物奔腾不息的符号,阴性是事物降缩凝固的符号,阳性没有阴性的制约就会散尽,阴性没有阳性的激活就会寂灭,所以阴阳两性都对对方的特性有需求,这种需求,就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动力。所以,阴阳相拥,是阴阳特性互为需求的本能反映;阴阳相冲,是阴阳相拥而激发起来的运动;阴阳旋转,是阴阳相拥相冲均衡发力的结果,不突,不缩,不离位,所以以正圆旋转。具体说,从太极图上看到,红点和黑点是分离的,不是重合在一起的;从两个“小豆点”呈现的流体运动来看,红色从尾尖到圆头,黑色从尾尖到圆头,两者的运动方向相反,运动方位相错,再加上红黑两点之间有“相拥”的吸引力,运动力学原理告诉我们,这种运动会产生旋转。
2
发表于 2017-4-27 07:12: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7-4-27 07:15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4-27 07:02
错误理解阴阳五行是现代中医的通病,没有读懂经典形成的。

你错了,阴阳没有方位,阴阳五行才有方位,阴阳为依形存影,处于不固定状态。
3
发表于 2017-4-27 07:16:33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4-27 07:14
是古人说的还是你说的?

试问天运当以日光明,何谓?你懂吗。

点评

你装懂,天运当以日光明译:时间的运行规律应该用日光认识掌握明了。  发表于 2017-4-27 07:22
4
发表于 2017-4-27 07:3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7-4-27 07:35 编辑

我小学程度,是来学习的。全是自学。平生只读了伤寒论,金匮正在读。你是西医按摩,是用伤寒六经按摩。
5
发表于 2017-4-27 07:37:36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4-27 07:32
针对物质来说,有硬的物质,就会有软的物质,硬是相对于软来说的,如果物质全部都是同等硬度的东西,没有任 ...

这是不是象思维模式。

点评

天地之间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此以形而上以论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7 07:40
6
发表于 2017-4-27 07:40:22 | 只看该作者
常其柏 发表于 2017-4-27 07:37
这是不是象思维模式。

天地之间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此以形而上以论道。
7
发表于 2017-4-27 09:02: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7-4-27 09:06 编辑

你的高明处即知为字的内函,阴阳因为所致,就不必多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01:42 , Processed in 0.1189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