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气推动血液循环为什么是错误的?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08:48:21 | 只看该作者
       李挺把心分为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是错误的,是接受了西方文化西化的产物,不符合经典中医理论。

点评

请问,心主神明,心主血脉,这些都是经典的中医理论,怎么就成了“接受了西方文化西化的产物”?  发表于 2020-12-19 10:17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09:24:40 | 只看该作者
            痿论篇第四十四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
   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析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
   这一篇论述痿与五脏的关系,不是专门论述心与血脉的相通连关系的。
    【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这一段话中,前后文连贯比较,语境分析,【肺与皮毛,肝与筋膜,脾与肌肉,肾与骨髓】没有直接通联的关系,那么【心主身之血脉】中的心与血脉,也没有直接连通的关系。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析挈,胫纵而不任地也】即:心气热,……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析挈,胫纵而不任地也。也看不出心气虚推动血液循环不力引起脉痿的气机变化!!反而倒是心气热引起的。

点评

请问,心主血脉,和心气热,是一回事儿吗?  发表于 2020-12-19 10:07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09:2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2-19 01:31 编辑

         我们看老电影片子,无线电电报译电员拿一本书,按照电报上的数码在书中一页一页的查,把查到的字,一个一个的拼成电文。电文的内容与书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
       作者是按照血液循环的密电码,到《内经》中查找血液循环的相关字句,按照西医血液循环的模式组装出中医血液循环理论。这种先入为主、疑邻盗斧、断章取义、概念嵌合,拼接出来的“电文”与《内经》风马牛不相及也。
        今天我们的中医教授、专家也是这样,在《内经》中查与血液循环相关的“字句”,再把这些字句按照血液循环拼接起来,这种主观意识的断章取义拼接起来的血液循环理论与《内经》风马牛不相及也。
                中学语文基本训练,读一篇文章要求写出中心思想,读一段文字要求写出段落大意。解释一个名词,一句话要求前后连贯,注意上下文贯通,不要断章取义。离开上下文,现在时髦的说法叫做:语境,离开既定的语境,就可能发生理解错误。这些基本常识,中医界的教授、专家、大师们怎么忘记了!把互不相关的不同篇章中,撇开上下文各取一句话,再按照西医的套路拼接起来,这种治学态度,审查的院士们怎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

         把红楼梦用检索软件检索一下气化、气,也能检索出几十个来,有意义吗?不结合上下文,不结合具体的语境,什么意义也没有。

点评

西医认为女人能生孩子,请问中医该怎么说?如果也说女人生孩子,那岂不是也是受了西医的影响?  发表于 2020-12-19 10:20
14
发表于 2020-12-19 10:0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20-12-19 04:08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12-19 01:24
痿论篇第四十四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 ...




请问先生:您这里引用的“枢析挈”这三个字怎么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我引用的是《内经》原文:五脏使人痿何也。  发表于 2020-12-19 11:05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0:53:58 | 只看该作者

素问·五藏生成论篇第十   

   心之和、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zhu四声)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台者死,赤如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稿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甘;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

   色味当五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阳,甚则入肝,腹满月真胀,支鬲月去 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月去,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

本篇的中心思想是:以色味合判五脏之病全文字数:1077个。“诸血者,皆属于心”只有7个字。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完全没有心气推动血液循环的意思。诸脉者,皆属于目诸血者,皆属于心是平行关系。心与目平等,血与脉平等,血属于心,脉属于目而不属于心。无论在这一篇中,还是在这一段话中,心与脉没有关系,脉属于目而不属于心。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1:1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2-19 03:23 编辑

        心气热,……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析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心气热引起下脉虚,下肢不能运动。不是心气虚引起来的!而是心气热引起来的!与心气虚没有关系。
        心气虚与心气热没有关系。热为阳证,虚为阴证。

           【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这一段话中,前后文连贯比较,语境分析,【肺与皮毛,肝与筋膜,脾与肌肉,肾与骨髓】没有直接通联的关系,那么【心主身之血脉】中的心与血脉,也没有直接连通的关系。
            心肝脾肺肾在体内;皮毛、血脉、筋膜、肌肉、骨髓在体外。内外没有直接沟通、直接连贯关系。所以【心主身之血脉】中的心与血脉,也没有直接连通的关系。即心与血脉不能直接相通,与西医的心脏与主动脉、腔静脉、肺动脉、肺静脉直接相连接完全不同。中医教材所谓心气推动血液循环,心与血脉相连,在中医经典理论中根本找不到根据,而且与中医经典理论背道而驰。
17
发表于 2020-12-19 11:23:1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们的中医教授、专家也是这样,在《内经》中查与血液循环相关的“字句”,再把这些字句按照血液循环拼接起来,这种主观意识的断章取义拼接起来的血液循环理论与《内经》风马牛不相及也。
                中学语文基本训练,读一篇文章要求写出中心思想,读一段文字要求写出段落大意。解释一个名词,一句话要求前后连贯,注意上下文贯通,不要断章取义。离开上下文,现在时髦的说法叫做:语境,离开既定的语境,就可能发生理解错误。这些基本常识,中医界的教授、专家、大师们怎么忘记了!把互不相关的不同篇章中,撇开上下文各取一句话,再按照西医的套路拼接起来,这种治学态度,审查的院士们怎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

一一中医是医学,不是文学或文献学。必须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理解与继承中医理论。而不是从文献中,从文字中,从理论到理论去研究阐述中医理论。这个方法(从理论到理论)从方向上来说,就是有问题的。
18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1:29:05 | 只看该作者
          本篇的中心思想是:以色味合判五脏之病。全文字数:1077个。“诸血者,皆属于心”只有7个字。1077个字中取出7个字,发挥出心气推动血液循环,洋洋洒洒不下万字的中医基础教材,岂不是笑话!

点评

不要像一个书呆子似的,在文字和书面上扣来扣去,看一看人体,研究一下人体的生理解剖,就应该找出依据了!  发表于 2020-12-19 12:12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1:41:24 | 只看该作者
         【 痿论篇第四十四共计720字,其中心主身之血脉,只有6个字,而且血脉在外,与心没有直接相连。与中医教材背道而驰。
20
发表于 2020-12-19 11:41:43 | 只看该作者
发挥出心气推动血液循环,洋洋洒洒不下万字的中医基础教材,岂不是笑话!

一一血液循环如果不是”心气"推动的,是"什么"推动呢?

点评

气行血行气滞血瘀。经络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遍布全身、脏腑、内外,在这个系统里气推动血运行。  发表于 2020-12-19 15:4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0 02:16 , Processed in 0.09419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