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46|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一点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 00:1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仁海中西医先生一篇废除五行的文章,引起了一场风暴,其实这个风暴三年前就开始刮了,只是很不巧,论坛被关闭就中断了,由于这篇帖子点击率和回帖率很高,帖子很快自动成了论坛热点帖子窜到了论坛首页最醒目的位置。这引起了一些网友的不快,认为论坛导向出了问题,认为论坛是支持仁海废除五行的,这不过是一场技术原因导致的误会,在本论坛《关于会员发表文章及帖子的声明》第二条说的很明白,任何个人发表的帖子都不代表论坛的观点。仁海的帖子观点不代表论坛的观点,论坛的导向没有改变。这点是我想给大家说的一点。
  再一点就是有人认为仁海的帖子废除五行,这种观点已经危及到中医理论的完整,几乎废了中医,论坛应该封杀这类帖子,其他论坛也是这么干的。在这里我说说我的看法:仁海的论点的确非常错误,但这是认识问题,他并非想否定中医,而是想找到一种甩开五行来解释中医治病原理的办法,他认为五行不科学,是牵强附会,这里面有一些问题是真的需要探讨的,关于五行乱配问题,不是仁海才发现的,许多问题我们的前辈都已经发现,五行学说的确渗入了许多道教的东西,《我这里说的是道教,不是道家》,有些问题很八卦,让人看了云山雾罩,不如阴阳那么好理解。好多东西并不能拿来应用到临床。但这些并不影响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的地位,某大师说,可以用五脏来代替五行,其实这还是一样,五行配五脏所揭示的五脏之间的联系,还是由五行演化而来的,药物的选择应用还是离不开五行思想,五行不是病菌病毒学,拿过来就可以直接应用,五行和阴阳,都是中医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模式,仁海抓住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并以此来全盘否定废除五行,显然是错误的。他用西医的一些东西来解释中医,也是解释不通的,譬如说经络问题,他说经络并不存在,不过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等的组合,可用这些东西来解释中医的经络学说解释得通吗?仁海可能没学过针灸,如果他会用针灸治病,那就不会否定经络的存在。
  既然是错误的,为什么我们还要让他存在在这个论坛上?除了他原意是相信中医这一点,还有就是我们提倡的学术自由这一点,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我捍卫他说话的权利!让仁海说话,五行不会作废,五行如果没有他的合理性,早就会被我们的先辈们丢弃了。对于错误的观点,我们可以批判,在批判过程中,我们自己学术水平会得到提高,持错误观点的人,也会在辩论中逐渐发现自己的观点所存在的问题,学术水平也会得到提高,理,越辩越明。至于会不会误导后来学子?我想那不会。学子们绝对不会光看他的文章,而不看反驳的文章,在观战过程中,学子们也会得到提高。
  我们要办好这个中医园地,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要容的怀疑的质疑,甚至要容得反对者的批判,有时我想如果方舟子能来,我们也会让他说话,给大家一个和这个反中医的代表人物面对面交锋的机会不是更好吗?我对中医充满自信,也希望大家对中医有自信,中医不怕质疑,不怕反对,因为事实将证明:中医是废除不了,也不会消亡的!

点评

赞同红观  发表于 2014-4-9 07:51
邓铁诪教授的<五脏相关>想替代五行,因为五行在当代中医早已是负资产。  发表于 2013-10-25 19:33
应将这样大号的字体做为常规字体,才便于读者阅读。  发表于 2013-10-6 10:40
很高兴看到:本论坛在事关中医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没有和稀泥,很欣慰!  发表于 2013-10-3 20:3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00:16:53 | 只看该作者
  论坛的理论家不少,很多都有自己的专著发表,我希望这些理论家能够参与到这场辩论中来,用你的雄厚的里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来证明五行是不能废除的!我深切的期待着!
3
发表于 2013-10-2 12:02:46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是不是,我相信这是论坛的观点,我希望这是论坛的共识。赞同。
4
发表于 2013-10-2 12:34:27 | 只看该作者
红莎草 发表于 2013-10-1 16:16
  论坛的理论家不少,很多都有自己的专著发表,我希望这些理论家能够参与到这场辩论中来,用你的雄厚的里 ...

五行学说本来属于哲学范畴,一旦被引入中医学,与阴阳学说相得益彰。因为五行学说是人与自然界相互联系制约的学问,学习中医相扰也绕不过去,所以可以预言:五行学说现在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废不除。
5
发表于 2013-10-3 00:40:11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中医充满自信,大家对中医也充满自信,中医不怕质疑,不怕反对,因为事实将证明:中医是废除不了,也不会消亡的!
——说得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09:39:07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0-2 16:40
我对中医充满自信,大家对中医也充满自信,中医不怕质疑,不怕反对,因为事实将证明:中医是废除不了,也不 ...

建议你也心平气和一些,不赞成你的观点,但很欣赏你的勇气。从辩论中去思考,认真去看辩驳着的意见,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那些论点可以坚持,那些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从辩论中提高自己的中医理论素养,不能为了辩论而辩论,在辩论中提高自己这才是辩论本来的目的。
7
发表于 2013-10-3 15:38:40 | 只看该作者
红莎草 发表于 2013-10-3 05:39
建议你也心平气和一些,不赞成你的观点,但很欣赏你的勇气。从辩论中去思考,认真去看辩驳着的意见,看看 ...

“从辩论中去思考,认真去看辩驳着的意见,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那些论点可以坚持,那些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从辩论中提高自己的中医理论素养,不能为了辩论而辩论,在辩论中提高自己这才是辩论本来的目的。”
——我心里想的,您咋知道了呢?
8
发表于 2013-10-4 15:36:57 | 只看该作者
让仁海说话,五行不会作废,五行如果没有他的合理性,早就会被我们的先辈们丢弃了。
------------------------------

楼主红莎草先生对待争论的态度我赞成。如果废除五行的言论不敢在这里发出来,不敢讨论,这论坛也没存在的必要。

楼主没有发表自己对五行学说的认识,我引的楼主那一句话,没有实际内容。期待继续发表。

看来这里的各位也是反对仁海的观点占多数,请大家用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里的具体应用来反驳他的观点、

9
发表于 2013-10-5 18:1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哲医 于 2013-10-5 10:21 编辑

对于五行,我再说点看法,一般而言,我们中医现在所接触到的五行学说内容,其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近代中医书对五行的论述,二是中医教材和老师对五行的讲解.三是古代医籍对五行的记载.其实,除此之外,五行学说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体系,它在古代还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它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和中医结合在一起的.而是在自身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后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的.我这样说的目的,是想说明,五行不仅对中医有用,在其他方面也有用.作为中医的我们,尽管经常用五行指导我们的中医理论和临床,但是,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掌握五行学说的全部,至少,是没有达到精熟的程度.比如,五行学说除生克乘侮的基础理论之外,再深一点,还有金中金,金中木,木中金,火中金,金中火,金中土........等更复杂的理论.这些理论,现在看来,好象用的少了,其实并不少,因为,善用经方的人都知道,张仲景的方子是很好用的,其处方的来源,可见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或汤液经法图.从这些古文献的记载来看,其处方用药乃至处方名称,都有五行理论的指导.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用的经方,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古代医家在五行理论指导下开创的.可以这样说,五行学说对经方的形成和六经理论体系的形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象大小补肝汤,大小泻心汤,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理中汤,等等,其处方配伍的原则,都有五行理论的指导,实践证明,这些方子是很好用的.可以充分体现出五行学说是可以指导临床的.因此,凡是真正热爱中医事业的中医工作者,我们现在要作的,应该是好好学习和好好研究五行学说,充分挖掘和整理五行学说,更进一步发挥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领域的指导作用,而不是在对五行学说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妄言抛弃它.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叫不知天高地厚.
我国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奥运会上的五个吉祥物,以及北京的一些名建筑物,都与五行有密切关系.党和政府是讲科学的,并不抛弃五行,在国防建设上,也不抛弃五行.作为中医界的一员,为什么要提出抛弃它呢.那些提出抛弃五行的人,凭良心说,你对五行知道多少,是不是达到了足已为国学指导方向的程度,是不是创造出了比经方更好用的方子,如果没有,那就好好学习吧,没学好时别乱说,等学好了再说也不迟.
10
发表于 2013-10-5 18:32: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哲医 于 2013-10-5 10:35 编辑

夫五行者。盖造化之根源。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根本。人伦之资始。人类伦常(天伦和人伦)得以(开始)发生发展(繁衍)的凭借(根本)。  
万品禀其变易。(天下)万物承受(依据)它(五行)从而产生变化。(即宇宙万物因五行而时刻变化,人事亦如此。)
百灵因其感通。所有有灵性的(动物)因为它(五行)而(彼此)感情(感觉悟性彼此)相通。
本乎阴阳。(五行的)根本是大自然。
散乎精像。(五行)由聚分开(引申开来)是(产生)具体(个体)的精神表象。
周竟天地。(五行的)全面(范围)即整个世界。
布极幽明。(五行)分布涵盖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物象,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昼夜、生死、善恶、贤愚。
子午卯酉为经纬。八风六律为纲纪。(经纬阴阳,纲纪万物。)阴阳消长的不断平衡形成天地的条理秩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09:57 , Processed in 0.0561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