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071|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正的中医理论--新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11 16:5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新解仅提供一篇内容,详情请登陆www.gc999.com/
《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
(藏于灵台兰室密不传于俗人的经典)
    在现代中医学理论中,有关脏腑方面的理论,主要见于中医大专院校的中医教材中的《脏腑学说》。其理论中虽然按照中医传统理论,列举了脏腑各自的功能题目,并且少量地引用了古代经典和名医的相关论述,但对于各脏腑功能的解释大部分都是用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理学理论来进行的,而且,在教材中遇到西医理论无法解释的内容时,就会采取莫名其妙的回避和生硬的批判态度。这就失去了传统中医的本色,传统中医也就基本上名存实亡了。
    但是,中医药学院存在,还是必须要求学习中医的人,最起码要把现行教材中脏腑的主要功能和变化规律学懂吃透,还要烂熟于心,在临床辨证时,才能举一反二,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偏差,并有助于继续认真自修传统医学理论。否则,就会墨守成方,更容易成为庸医了。
    就现行的中医教材及相关书籍中,关于《素问·灵兰秘典论》这一篇章,至今也没有人真正将其内容翻译或解释清楚的,古代医学大家的解释基本都是正确的,却过于简单,往往令古文修养很差的现代人摸不着头脑。在书店几乎翻遍现代所有相关内容的书籍,所看到的解释至今还没有令人心服口服的,基本上都是用西医理论进行解释,而且,越解释,就越会使人觉得中医理论是不科学的理论,似乎是现代中医们在故意拆自己的台。这都是不懂“阴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缘故。
    我虽不敢说完全领会“阴阳”的含义,却对《灵兰秘典论》的内容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并能够引用道家经典和其它医学经典进行佐证,写出来以供学者品评。
    《灵兰秘典论》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第八篇,属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最重要的篇章之一,用社会上人们常见的官职进行比喻,形象、简明地概括了人体脏腑的主要功能。文字言简意赅,其内容、机理全都搞清楚了,中医基础理论也就全都清楚了。
现节录王正龙著《中西医论坛》如下:
3、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注曰】:“气急而志怒,故为将军之官。主春生之气,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
    这句话,至今没有几个人将其解释得令人信服,一般都是依文解字。绝大多数人认为“谋虑”应该出自大脑,绝对不会出自肝脏,甚至将其归咎于“中国古代医学不发达”。
    因为“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怒气直中肝脏而不能疏泄,就会感到胸中憋闷,呼吸加快,情绪急躁。从古至今,凡是上阵杀敌之前,将帅必作战前动员,目的在于使将士愤怒,怒则临阵不惧,从而能够做到“一鼓作气”;不怒者,面对敌人必会胆怯。如果将军临阵不怒,就不能鼓舞士兵的斗志,就会“再而竭,三而衰”。所以,用“将军之官”来形象地比喻肝的疏泄生发的特性。就像竹笋破土生发,连石头都能顶翻。但这里所说的将军不是现代老百姓常说的鲁莽好斗之人,古代的将军都是沉着谨慎、文武双全的人,用将军来比喻具有勃勃生机而又不失约束的正气,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有的书籍关于这方面的解释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怒气冲天,就会抑制大脑思维,就会感情用事而没有了理智,思考问题时就会产生偏颇,于是也就没有了谋略;如果一个人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怒气,郁滞之气就会得以疏泄,气血才可以调和顺畅,这样才能够理智地看待事物,思考问题时才能够面面俱到,如此才可以“深谋远虑”。
    所以说,发挥聪明才智的最大关键在于肝。肝气舒就会头脑清醒,肝气郁就会感情用事;肝血充足就会稳重踏实,肝血不足就会轻浮烦躁。肝的功能是一个人能否发挥聪明才智的关键,这就是“谋虑出焉”的意思。
    但这是较为浅显的解释。因为不能把比喻与客观实际相等同,比喻就是比喻。
    “主春生之气,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张仲景根据肝的特性,将其定为“六经”中的“(足)厥阴经”。厥阴,就是阴气凝聚到了极点。物极必反,阴极则阳生,由收藏转化为生发。所谓“主春生之气”,就是冬天结束,春天来临,天气寒冷到了极点而温度刚刚开始回升的时候。
    “潜发未萌”,就好比植物的种子,生机萌动却未发芽的状态。就好比一个人在做一件事之前的谋划、考虑一样。若要成就事业,就必须先有谋虑,谋虑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才是“谋虑出焉”的真正含义。
    在《易》中,坤〖?〗卦表示纯阴,阴之极点就会生出一阳,就是复〖?〗卦,即所谓“一阳来复”。所以,《易经》上说:“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tè 音特,差错),上坤〖?〗下震〖?〗,则为复〖?〗。……。复则见天地之心乎?为大义矣哉!”
    所谓“气急而志怒”,是指肾精充盈就会使得生机强劲(志怒。肾藏志,怒就是非常满。气急。气就是生机,急就是勃勃)。
    《灵枢·本神第八》中说:“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其中的“思”就是肾精充盈的意思,“远慕”就是生机将要勃发的意思。
    肝主疏泄”,疏泄,实际就是生发之机。“谋虑出焉”就是对此生发之机的比喻。犹如种子发芽,上下伸展,无有阻碍,全赖生机;生机如果被压抑,整棵植物也就不能继续生长了。人的生发之机全都仰赖肝的疏泄功能。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或郁闷,就会抑制肝的疏泄生发功能,就会气郁,气为血之帅,气不行则血流不畅,必然导致浑身无力、四肢冰冷。如果肝的生发功能长期被抑郁,就会影响其它脏腑的生长和营运功能,哪个脏腑虚弱,废物就不能及时排除,经过积累,就会在哪个脏腑生癌。
    由此原理可以引申出“肝无补法,亦无舒法,只有破法”的结论。因为“已癸同源”,厥阴的生发力量来源于少阴的收藏容量。精气不足,则生发之机也不足;有生发之力,才能有疏泄之功;若无生发之力,疏泄之功也就无从谈起。
    生发之力被比喻为“将军”,说明力量强劲。“木主生发”,生发之力强,精气才能通行十方,才能发挥疏泄条达的功能。肝的气血不足,必定是由于肾精亏损,就会造成肝气郁滞而不能疏泄,只有通过“祛邪扶正”法恢复真阳精气,才能发挥肝的生发舒泄功能。许多身体虚弱的人会经常感到心情郁闷,却不是因为生气,实际属于生机不旺造成的气血不畅的缘故。
    而“舒肝丸、逍遥散”之类的舒肝药物在临床上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因为舒肝药物是不能祛除肾中寒邪的,也不能消除患者的郁闷情绪。只有用回阳救逆的药物才能消除寒邪和无名懊恼,只有用“四逆散”才能破除积滞。所以说,若要补肝,只能补肾,因为“水能生木”;若要舒肝,只能破瘀,因为“金能克木”(金,在味为辛;木,在味为酸。辛胜酸)
    总之,所谓的“蕴含生机”,就是“谋虑出焉”的真正含义。治疗肝病,只在“生机”上做文章,则无所不治。否则,便有“越俎代庖”之嫌。
谢谢大家!
2
发表于 2004-5-12 16:14:40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中医理论--<黄帝内经>新解

真正好文章!
3
发表于 2004-5-12 21:15:49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中医理论--<黄帝内经>新解

下面引用由天人医易2004/05/11 04:59pm 发表的内容:
生发之力被比喻为“将军”,说明力量强劲。“木主生发”,生发之力强,精气才能通行十方,才能发挥疏泄条达的功能。肝的气血不足,必定是由于肾精亏损,就会造成肝气郁滞而不能疏泄,只有通过“祛邪扶正”法恢复真阳精气,才能发挥肝的生发舒泄功能。许多身体虚弱的人会经常感到心情郁闷,却不是因为生气,实际属于生机不旺造成的气血不畅的缘故。
   而“舒肝丸、逍遥散”之类的舒肝药物在临床上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因为舒肝药物是不能祛除肾中寒邪的,也不能消除患者的郁闷情绪。只有用回阳救逆的药物才能消除寒邪和无名懊恼,只有用“四逆散”才能破除积滞。所以说,若要补肝,只能补肾,因为“水能生木”;若要舒肝,只能破瘀,因为“金能克木”(金,在味为辛;木,在味为酸。辛胜酸)
   总之,所谓的“蕴含生机”,就是“谋虑出焉”的真正含义。治疗肝病,只在“生机”上做文章,则无所不治。否则,便有“越俎代庖”之嫌。
...
我认为这个叫王正龙的在胡说八道。
于肝之体,用根本不知。
于肾气丸丝毫不解。
有的人可能服用大剂的四逆汤,暂时能得效验,比如:暂时能感觉到精神状态有好转。不知此等治疗方法是典型的“透支”人体能量的方法,一旦不吃药,于是又回到了原先的状态。更有甚者,伤精耗液......我认为这种方法无异于“拔苗助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然界四季交替循环,岂有从冬天直接到夏天的道理?
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阴精,转瞬之间就被消耗殆尽。
初学者切忌盲目根从。
4
发表于 2004-5-12 21:21:19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中医理论--<黄帝内经>新解

下面引用由天人医易2004/05/11 04:59pm 发表的内容:
<黄帝内经>新解仅提供一篇内容,详情请登陆www.gc999.com/
《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
(藏于灵台兰室密不传于俗人的经典)
    在现代中医学理论中,有关脏腑方面的理论,主要见于中医大专院校的中医教材中 ...
    一家之言,不足为训。见仁见智罢了!
5
发表于 2004-5-12 21:21:36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中医理论--<黄帝内经>新解

就王正龙的追随者大致有如下几类人:
1:中医爱好者
2:西医
3:中医学院的在校学生。

这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6
发表于 2004-5-12 22:20:21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中医理论--<黄帝内经>新解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5/12 09:15pm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这个叫王正龙的在胡说八道。
我认为这个人说的要删
7
发表于 2004-5-12 23:11:02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中医理论--<黄帝内经>新解

请问:此书哪里可以买到?
8
发表于 2004-5-12 23:23:55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中医理论--<黄帝内经>新解

下面引用由天人医易2004/05/11 04:59pm 发表的内容:
而“舒肝丸、逍遥散”之类的舒肝药物在临床上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因为舒肝药物是不能祛除肾中寒邪的,也不能消除患者的郁闷情绪。只有用回阳救逆的药物才能消除寒邪和无名懊恼,只有用“四逆散”才能破除积滞。
五积散先生,我认为用“痴人说梦”这样的字眼比较稳妥。您认为呢?
再者,我认为这样的理论连一家之言都不能算,可以说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在误导中医。
但仔细想想“胡说八道”也对。
对于错误的思想和言论,用这样的字眼来评价,不过分:)
尤其是容易使人走火入魔。
9
发表于 2004-5-13 10:58:16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中医理论--<黄帝内经>新解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5/12 09:21pm 发表的内容:
就王正龙的追随者大致有如下几类人:
1:中医爱好者
2:西医
3:中医学院的在校学生。
...
你见过他么??
10
发表于 2004-5-13 11:09:01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中医理论--<黄帝内经>新解

都是中医,没有必要顺我昌,逆我亡吧?
作自己的学问好了!圣人之言,你我又能体会几何?都在圣人开创的路上走,且各自存疑,如果有幸能走到看见终点的地方,是非自然清楚,何必于中途棒杀异己。
岂不如西方那种教义一般,异教徒?!以火烧之!!
中国人,何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4 18:21 , Processed in 0.0565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