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我对五行学说的认识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1:05:0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1-20 03:56
既然五行学说是一种分类方法,因此就没有那么神秘,把他奉为神明,他有没有那么可恨,必置于死地而后 ...

诚挚、有识之言。值得玩味!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1:15: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3-11-20 13:18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1-20 01:24
希望大家平心静气讨论学术问题,不可意气用事,有利于每个人的学识增长与身体健康。
     我觉得五 ...

有一个说法,与先生商榷。
先生说:“ 五行学说把世界分为五类,建立起类与类之间、同一类内部各层次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形成一个理论体系,”    并不是五行学说把世界分为五类,而是世界上本来就存在这五种关系。五行学说的创立者们只是发现和总结了这五种关系,加以系统地表达罢了。世界上的事物,它们的运行和联系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只能发现、总结和运用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和改造规律。
23
发表于 2013-11-20 21:23:40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1-20 21:15
有一个说法,与先生商榷。
先生说:“ 五行学说把世界分为五类,建立起类与类之间、同一类内部各层次之 ...

规律可以问为什么吗?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1:39:53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3-11-20 00:21
先生您好,其实不光五行学说,加上阴阳再加上【道】它们都揭示不了万事万物之间的规律,这是国人自我膨胀 ...

刘先生,我很佩服你学习精神和坦率直言。但是你的心情太显得浮躁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先生能不能沉下心来,比较深刻的观察和考虑一下问题,然后再发言。千万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地重复别人攻击中医的话。什么“这是国人自我膨胀的表现。”。什么“很多认识都处于懵懂状态、”,到底是谁在自我膨胀,是谁在处于懵懂状态呢?恐怕是你自己吧?你真的已经学好和领悟了《内经》和《伤寒论》的内涵了吗?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1:49:24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3-11-20 13:23
规律可以问为什么吗?

学问,学问,就是既要学,又要问。为什么不能问呢?但是不能一味的只问别人,自己却不动脑筋。问别人时,先要问问自己,检阅一下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并且在询问别人时,陈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这样才是正常的讨论问题。
26
发表于 2013-11-20 22:21:42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1-20 21:49
学问,学问,就是既要学,又要问。为什么不能问呢?但是不能一味的只问别人,自己却不动脑筋。问别人时, ...

面面俱到,说的是。
27
发表于 2013-11-20 22:3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1-20 18:41 编辑

       大家都是中医人,对于中医理论的去留问题,应该是理性的、开诚布公地交流。如果在我们这帮人当中交流,都要出现不愉快的话,那就实在不是那么回事了。

       对于五行学说的去留,应该用论据辩论,而不是感情用事。因为五行学说毕竟是一种说理工具,她又不是什么有生命的动、植物。因此,留之会有何乐?去之又有何悲?

      其去留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其在中医理论中能否有用处。
28
发表于 2013-11-20 22:5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1-20 19:01 编辑
何九公 发表于 2013-11-19 15:12
中医应用五行理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古代,祖先们发现自然界这几种最基本的物质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 ...



       中医应用五行理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古代,祖先们发现自然界这几种最基本的物质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同时在长期对人体生现病理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人体也存在着这种五行现象,所以就运用五行理论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并用来指导疾病诊断与治疗,如果认真读好《黄帝内经》,不难发现,如果把五行理论废除,内经将不是内经,中医理论也会有一大块无法汇通。——————————————————————————————————————————
       一种理论的正确与否,不是看其使用了多长时间,而是看其有无使用价值。
先生可以说明一下,什么样的地方,没有五行学说,就无法汇通了。





      其中有些理论,现在还有实用价值,如内经有关阴阳二十五人的论述,精于此道者,对诸人体质,可望而知之、闻而得之,长、尖、方、圆、短为五类,五五相配,二十五类,万变不离其宗了。其他方面,还有很多,对于古人的智慧,我们不盲从、但不可轻易言废。
——————————————————————————————————
       请先生解释一下,“长、尖、方、圆、短”是如何相生相克的?





       现在真正能运用中医理论说明生理病理现象的人不少,但能够真正用中医四诊辨证论治的人不多,能够精通药性,精通针灸、推拿等中医实用技术的人也不多,这才是中医没落的主要原因,解决问题,应该找出结症所在,不要犯张三有病,让李四吃的药的毛病。
——————————————————————————————————

       请先生说明,如何才能“真正用中医四诊辨证论治,能够精通药性,精通针灸、推拿”?




       我 与先生今天大概是第一次交流,但我们肯定是好朋友,因为看到王锡民教授的介绍后,所以我是这样认为的。
       同时毫无疑问,我们之间的交流,完全是为了学术争鸣,不存在其他不愉快的事情。因为我们的信念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9
发表于 2013-11-20 23:00:0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1-20 11:56
既然五行学说是一种分类方法,因此就没有那么神秘,把他奉为神明,他有没有那么可恨,必置于死地而后 ...

中西医的理论研究则不同,作为中医理论,五行学说不能取消,也不能改动。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点点改动,整个中医理论就彻底崩溃了。
-----------------------------------


这个要试验很容易。咱们现在就可以试试。
30
发表于 2013-11-20 23:2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1-20 19:58 编辑
何九公 发表于 2013-11-20 09:52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必定有其真实价值所在,我读《名老中医之路》,除了学心到很多老一辈中医人的临 ...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必定有其真实价值所在,我读《名老中医之路》,除了学心到很多老一辈中医人的临床经验外,还学到了一个老一辈中医人的治学方法,那就是这些名老中医之中,无一不是精通中医经典之人,读他们的论著,内经伤寒,无不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有些甚至能整篇整篇地背诵下来,这些功夫,我们今天这些后人所能达到的不多。
——————————————————————————————————————————————
       读书是好事,但不能死读书,要成为书的主人,不能做书的奴隶;经典是好东西,但不能生搬硬套,要继承其精华,不能皂白不分地兼收并蓄。




       岳美中先生治一例肺结核,患者曾用西药抗痨无效,最后先生就是用香砂六君丸服药一年治愈,先生用的就是培土生金法,其实只要在临床中工作,运用五行理论思维的方法非常多,望诊上青黄赤白黑五色与五行、长尖方圆短与五行、闻诊之宫、商、角、徵、羽与五行,一直都在用,西医之清音、浊音、过清音、鼓音、实音、鼓音,其实也是五分法,名称不同而已。

——————————————————————————————————————
       “岳美中先生治一例肺结核,患者曾用西药抗痨无效,最后先生就是用香砂六君丸服药一年治愈”,
       ——岳老先生的这一病例是否真实,我不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况,我也不了解。但我肯定地说,如果老先生是如此说的,那么,我认为岳老先生的这一说法,是相当的不明智。
       为什么呢?大概中医人都知道,中药中有抗痨虫作用的,可能就一味药,是百部。百部抗痨的效果肯定吗?答案也是模糊的。如果效果肯定的话,为什么抗痨西药未进入中国之前,结核病会泛滥呢?就说当前吧,哪位中医敢说用中药能治愈结核病?除非他是个冒牌中医。

        另外,西医之“清音、浊音、过清音、鼓音、实音”是如何相生相克的?


       针灸方面刘兄好象是专业,难道刘兄没有发现灵枢对针灸人的重要性吗?山东中药大学副校长高树中先生有一本著作《一针疗法》,刘兄可以读一读,经典,不是古人在说糊话,应该说,古人,对人体的认识,有些方面,现代科学远没有达到这个高度。有些东西,古人已经认识到,但无法描述,命名,细分而已,现在我们可以结合现代科学做一些完善工作,可以这样说,中医这一门医学,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这座大楼的整体架构已经完成,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推倒重建,而应该是在这个整体架构之内,做一些现代标记,现代解读。

————————————————————————————————————————————————-
       可 以说,中医学是宝库,而不是大楼。
       如此,废除一些错误理论,对中医学只会有好处,绝对没有害处。
      一句话,咱们是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同时,也是为了中医学振兴的,不是为了辩论而辩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20:54 , Processed in 0.0881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