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治病一定要用中医思维

[复制链接]
251
发表于 2019-3-18 06:57:0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病例的西医诊断是:主动脉已经劈到了髂总动脉,包括一侧的肾动脉,都有了夹层。至少以及发病11天以上。
      如果,夹层动脉瘤劈到了肾动脉水平,肾脏血流量降低,肾功能出现问题,引起小便减少,尿血……不足为怪;劈到肠系膜上动脉,引起麻痹性肠梗阻;劈到肠系膜下动脉,引起盆腔器官的缺血性炎症,也是必然的!

      夹层动脉瘤中的血液,按照中医理论属于瘀血,离经之血。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与动脉劈裂的起始病位,劈裂到达的位置,以及血肿的大小相关联。有的因夹层远端内膜破裂使夹层血肿中的血液重新回到主动脉管腔内而使疼痛消失;若疼痛消失后又反复出现,应警惕主动脉夹层又继续扩展并有向外破裂的危险;少数无疼痛的患者多因发病早期出现晕厥或昏迷而掩盖了疼痛症状。

       该文的作者开出了三个方子,把疾病的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1    阳明腑实证,白虎承气汤;
          2    太阳蓄血证,太阳蓄水证,使用五苓散、抵挡汤;
         3     大黄蛰虫丸,治疗瘀血证 。实际上是活血破瘀,治疗症瘕的方剂。
252
发表于 2019-3-18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网上查宋柏杉与好几个,不知本文作者是哪一个?请大家帮忙找出来。谢谢。
253
发表于 2019-3-18 07:42:52 | 只看该作者
    阳明腑实证,白虎承气汤;
          2    太阳蓄血证,太阳蓄水证,使用五苓散、抵挡汤;
         3     大黄蛰虫丸,治疗瘀血证 。实际上是活血破瘀,治疗症瘕的方剂。

254
发表于 2019-3-18 08:54:4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病一定要用中医思维,这本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儿。可是现在有些人偏偏喜欢按西医理念思考问题,被西医绑架而不自觉。比如有的人一见西医的炎症,就认为是中医的火,就给予清热解毒的消炎药等等。真的很可笑,有很可悲!

点评

西医说的炎症,按照中医辨病,仍有寒热之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18 09:01
255
发表于 2019-3-18 09:01:25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9-3-18 08:54
中医治病一定要用中医思维,这本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儿。可是现在有些人偏偏喜欢按西医理念思考问题, ...

西医说的炎症,按照中医辨病,仍有寒热之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56
发表于 2019-3-18 09:07:1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病,一定要用中医思维”
这个思路正确,支持!
257
发表于 2019-3-18 09:22:44 | 只看该作者
自己不是中医

点评

不是中医,也可以学习中医,用中医思维管住自己,也未尝不可。  发表于 2019-3-18 11:15
258
发表于 2019-3-18 11:18:33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中医,也可以学习中医,用中医思维管住自己,也未尝不可。
         我接触的许多西医老教授,都懂一点中医,也有不少老教授认真学习中医,在临床上使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259
发表于 2019-3-22 06:39:32 | 只看该作者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疼痛强度比其部位更具有特征性:疼痛从一开始即极为剧烈,难以忍受;疼痛性质呈搏动样、撕裂样、刀割样,并常伴有血管迷走神经兴奋表现,如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和晕厥等。
=====================================================
         证明了主动脉管壁内具有感受疼痛的传入神经。
         西医传统理论认为动脉管壁中只有交感神经传出神经,气功能是调控动脉管壁内的平滑肌收缩与舒张,调节血压。传统西医理论认为交感神经只有传出功能,没有传入功能。后来承认内脏植物神经系统具有传入感觉功能,对于血管壁与四肢的交感神经的传入功能始终是持否定态度。不承认血管壁中含有躯体感觉神经。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引起剧烈的疼痛,证明了血管壁内存在着感受疼痛的传入神经,不管是躯体神经还是植物神经,必具有传入功能。

260
发表于 2019-3-22 06:40:08 | 只看该作者
            (2)疼痛部位有助于提示分离起始部位:前胸部剧烈疼痛,多发生于近端夹层,而肩胛间区最剧烈的疼痛更多见于起始远端的夹层;虽然近端和远端夹层可同时感到前胸和后背的疼痛,但若无后面肩胛间区疼痛,则可排除远端夹层,因为远端夹层的病人90%以上有后背疼痛;颈部、咽部、额或牙齿疼痛常提示夹层累及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部。
          (3)疼痛部位呈游走性提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在扩大:疼痛可由起始处移向其他部位,往往是沿着分离的路径和方向走行,引起头颈、腹部、腰部或下肢疼痛,约70%的病人具有这一特征.并因夹层血肿范围的扩大而引起主动脉各分支的邻近器官的功能障碍。
===========================================
       证明了主动脉的疼痛感觉神经支配具有节段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2 12:43 , Processed in 0.05620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