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fayuan_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穴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14:40:00 | 只看该作者
穴位诊断的困惑。医生按压病人的穴位会有不同的反应。对于反应较大的情况一般是可以用于经脉诊断的,有的穴位还可以用于判断病灶所在。但是作为经脉辩证之用却经常使人困惑。因为一个穴位所反映的经脉并不是单一的。例如(1)交会穴,(2)泛经,(3)复合穴。我们可以避免用交会穴和复合穴诊断经脉病变,但是我们无法避免泛经的穴位。因为泛经在穴位中是普遍现象。为此我采取以下的方法选择用于诊断的穴位:1)同一条经脉选用三个以上的穴位。结果一致就可以确诊了;2)选择本经感传强度大于泛经较多的穴位;3)对于某条泛经强度大于本经和其他泛经的情况可用于诊断该最大强度泛经的经脉;4)交会穴中某一经脉的感传强度最大也可以用于该最大强度经脉的诊断。例如背俞穴的诊断并不用于膀胱经而是用于横行的其他经脉的诊断。如肾俞穴有酸痛提示肾经前线的经脉虚证,如果是严重的酸痛要考虑肾经前线和膀胱经小趾外侧线的双经虚证。肺俞穴严重的酸痛提示肺经、大肠经和膀胱经小趾内侧线的虚证。如果在做其他相关穴位的按诊就可以基本上确诊了。利用穴位诊断病灶所在也并不容易。因为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也常常是多个的。当然有些重点部位的强度大于其他的重点部位,这样的穴位用于判定病灶的准确度较高一些。例如阑尾穴和胆囊穴。作为中医医生综合诊断是必要的。四诊合参是古人总结的最佳方法,不可不信。
122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1:27: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3-12-7 11:28 编辑

穴位特异性的分类:1)影响的经脉不同(交会的经脉不同和泛经经脉的不同);2)感传的强度不同(本经感传,交会经脉感传和泛经感传的强度不同);3)感传的重点部位不同;4)距离病灶的距离不同;5)对对侧经脉和器官的作用不同。穴位特异性的本质就是毛细血管密度的均一性不同。
1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04:13:11 | 只看该作者
八会穴解密。八会穴是;1)气会膻中穴,2)血会膈俞穴,3)骨会大杼穴,4)髓会绝谷穴,5)筋会阳陵泉穴,6)脉会太渊穴,7)脏会章门穴,8)腑会中脘穴。
1)气会膻中穴指膻中穴有感传到肺经。
2)血会膈俞穴指膈俞穴有感传到成人造血骨髓。
3)骨会大杼穴指大杼穴有感传到全身骨骼。
4)髓会绝谷穴指绝谷穴有感传到小腿骨骼的骨髓中。
5)筋会阳陵泉穴指阳陵泉穴有感传到小腿外侧的肌腱中。
6)脉会太渊穴指寸口脉有感传到十七条经脉。
7)脏会章门穴指章门穴有感传到肺经、心经、脾经、肝经和肾经。
8)腑会中脘指中脘穴有感传到胃。
由此来看八会穴也未必完全正确。有一部分是牵强了一些。

点评

我不懂才做的经脉感传实验,结果就是以上的内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13 08:05
你不懂  发表于 2023-12-13 06:42
124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2 04:23:56 | 只看该作者
说说小儿推拿穴。小儿推拿在明清时期比较盛行。其突出的特点是:1)小儿推拿穴;2)指纹诊法(推三观望指纹)。这两个特点的实质就是在明清时期医学家们第二次使用了经脉感传的方法研究发现适于小儿的诊法和穴位。由于小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所以这些经脉感传实验只能是以成人完成的。其特点有:1)对手指肚的经脉感传研究成果;2)线状的穴位组;3)片状的穴位组;4)复合穴位较多;5)发现了一些新穴位;6)有些新穴位并不在经脉线上,但对经脉有着间接的作用。第二次经脉感传的大规模研究主要应用在小儿推拿方面,对成人就没有使用。这些研究对传统的经脉理论也没有太大的突破和发展,其精细程度和完整程度也依然还有不足。
1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3 01:12:15 | 只看该作者
穴位连线图的误区。古人制作经穴图有一个错误的概念-把每一条经脉的穴位连成一条线。但是这个概念也没有贯彻到底。因为膀胱经在背部的连线图就不只有一条线。这种做法看似简单,但是却把人们带入了一个误区。因为:1)把同一经脉不同分支上的穴位连成一线会导致绘图的不顺畅,且与经脉的实际情况出现差距;2)把同名经脉不同分股上的穴位连成一线会导致治疗效果的明显降低,因为有一半的几率会选择错误的穴位;3)膀胱经在背部的三条线有两个错误。(1)底部的短线是督脉不是膀胱经,(2)两条长线在第十二胸椎与第一腰椎之间有交叉;4)在手足部分丢失了很多的经脉线和穴位;5)纵行的经脉在躯干上有很多的横行分支被省略了。这导致任脉、督脉和膀胱经的背俞穴有经脉名却无经脉连线。例如心经从极泉穴到天宗穴、神堂穴、心俞穴和神道穴的连线。
126
发表于 2023-12-13 06:13:26 | 只看该作者
连经络怎么发现的就不知道,胡侃一气

点评

经脉的发现方法有:1)接触玉石或宝石;2)反复的语音;3)乐音;4)顶眼透视;5)气功;6)草药;7)光线;8)刺激穴位。  发表于 2023-12-13 08:12
127
发表于 2023-12-13 06:17:56 | 只看该作者
先有人体物质的运动才能发现人体物质的运动规律,连人体物质运动就没有瞎猜人体物质运动规律经络。内经: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128
发表于 2023-12-13 06:48:59 | 只看该作者
经络循行的循行就是转一圈传导,所谓的中医根本不知道怎么转一圈传导。

点评

一侧十四经结束后经过天突穴对侧十四经 。  发表于 2023-12-13 08:14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3 08:05:24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3-12-9 04:13
八会穴解密。八会穴是;1)气会膻中穴,2)血会膈俞穴,3)骨会大杼穴,4)髓会绝谷穴,5)筋会阳陵泉穴,6 ...

我不懂才做的经脉感传实验,结果就是以上的内容。

点评

当你看到一个桌子也摸到这个桌子你说这是幻觉吗?那么什么不是幻觉呢?我记得在刚读大学的时候看到前面同学的肺脏,我觉得这可能是幻觉。于是我就跑到解剖标本室去查看肺脏的标本,结果与我看到的影像是一样的。于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13 10:42
你搞的是幻觉  发表于 2023-12-13 08:55
你是怎么做的经脉感传实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13 08:55
130
发表于 2023-12-13 08:55:16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3-12-13 00:05
我不懂才做的经脉感传实验,结果就是以上的内容。

你是怎么做的经脉感传实验?

点评

请查看《辽宁中医杂志》1990年第四期ISSN1000—1719。 国内期刊号CN。21—1128。背俞穴感传的临床研究  发表于 2023-12-17 08:53
我重复了所有古人做过的经脉感传实验。例如利用语音诱发经脉感传。假如我发阴平声的啊音,右侧的肺经就出现明显的感传,如果用阳平声发啊的声音就会出现左侧肺经的感传。用上声为右侧大肠经,用去声为左侧。  发表于 2023-12-13 10:47
1)自己做一遍;2)找经脉敏感人做一些;3)用仪器检测一些。  发表于 2023-12-13 09: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8 03:47 , Processed in 0.08362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