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fayuan_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穴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09:01:50 | 只看该作者
一往情深 发表于 2023-12-18 08:17
经络穴位、三魂七魄、五运六气、营气卫气、性味归经、正气邪气、肝气厥气是黄帝内经里面的内容,都是古人通 ...

在中国古代有两大医学流派,这就是医经派和经方派。医经派的特点是利用各种医学方法研究医学理论和针灸技术;医经派的特点是利用人体的特殊感觉研究草药的特性,总结最有效方剂的使用规律。结果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应用在临床中具有明显的效果。我们不否认古人的研究方法比较粗浅,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们所做的是古代的科学技术。也许我们觉得现代的技术比古代的技术高明很多。但是也的确是有很多古代的技术我们现代人依然不能破解。例如九德兼备的古琴,越王剑的镀铬工艺等。中医的经脉穴位也是现代人还不能理解的内容。不理解不代表就不存在,只能说明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无法达到理解的程度。古人的科技有错误很正常,中医有错误也很正常。不能因为有错误就全盘否定。因噎废食不可取。
182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0:5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3-12-18 13:08 编辑

无中生有的乳中穴。乳中穴既然叫做穴就应当可以针灸。可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只能当作定位的解剖标志了。古书中对于乳中穴的使用情况记载极少。《素问禁刺论》记载: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微针三分。可见此穴是可以针刺的,唯不可以深刺。如果刺中乳房的内部就会发生溃烂。可能是因为《素问禁刺论》把乳中穴定为危险且不可深刺的穴位,所以后人干脆就不再针刺乳中穴了。在《针灸甲乙经》中就已经开始禁针禁灸了。一个穴位既不能针刺也不能艾灸要他何用?于是被作为测量穴位的解剖标志。但是这还能叫穴吗?有些人不甘心抛弃乳中穴,于是采取了迂回的疗法。他们改用了涂抹膏药,按摩等治疗方式。于是就有了十多种可以治疗的疾病记录。例如治疗咳嗽、咽喉肿痛、乳汁分泌不足等病症。已知乳中穴的归经是胃经。可是胃经真的是从乳孔中穿过去的吗?如果真是从乳孔中穿过去的,那么经脉就可以无处不在,等同于经脉不存在。胃经也就不会存在了。如果经脉是一个有具体组织结构的东西,那么胃经就只能是从乳头旁边绕过去而不是直接穿过乳孔(这个乳孔在男性可能很细,但在女性就比较粗大一些了)。经脉感传实验发现胃经是从乳头的外侧绕过去的。既然这样,乳中穴的定位就一定不在乳头孔中。如果乳中穴在这个孔中就等于穴位可以存在于任何无组织的空间。结果就等于穴位不存在了。穴位验证发现:在乳头外侧缘与乳房夹角处有一个凹坑,这个凹坑对刺激较敏感,可以诱发出胃经的经脉感传。那么古人所说的乳中穴是否就是这个凹坑呢?如果是的话此穴可以针刺但是只能浅刺三分,不宜艾灸。终于把乳中穴给无中生有了。真不容易呀!也许这就是古代乳中穴的真谛。
183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1:00:07 | 只看该作者
微针已经有具体的出土文物。长方柄,针尖细而短。青铜制作。
184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1:1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3-12-18 11:15 编辑

乳中穴在乳头的外侧缘。在乳房的经脉全息分布中,在乳房外侧,乳头水平线上缘是胃经区,在乳头水平线下缘是肝经区。因此乳中穴不仅仅对胃经有影响,对肝经也会有明显的作用。这是一种另类的交会穴。即经脉与经脉全息区域交会穴。这一点在临床中必需要综合考虑。
185
发表于 2023-12-18 15:12:5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6
发表于 2023-12-18 15:17: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7
发表于 2023-12-18 15:20: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8
发表于 2023-12-18 15:27: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9
发表于 2023-12-18 15:33:1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0
发表于 2023-12-18 19:16:36 | 只看该作者
经络循行、经络理论、穴位理论都是古人凭空杜撰的伪科学理论,是古人瞎琢磨的产物。

点评

古人闲的没事干,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权利、时间去做毫无价值也毫无意义的事。你说是你傻还是我傻,抑或是古人太无脑了。一个穴字说了二十多页还都没有说完,可见其量大、复杂、深刻、问题多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18 22:4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7 02:53 , Processed in 0.07548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