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说说先天之精和肾虚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8-7-24 18:32:38 | 只看该作者

也说说先天之精和肾虚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7/24 08:51am 发表的内容:
補腎虛
一般藥物功效不大
很多人吃藥補腎
卻弄個早夭!
那是你没用得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18:56:30 | 只看该作者

也说说先天之精和肾虚

下面引用由仓公弟子2008/07/23 07:35am 发表的内容:
另外再一个问题请教一下,就是为什么汤药治经络,而不是脏腑?
     这个问题本来不是问题,现在被人搞模糊了,于是就成了问题。中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其他六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都是五脏功能的辅助和延伸。脏腑是进行生理活动和发生病理变化的根本载体。以脏腑为中心的人体内外上下,各种组织器官,都是依靠经络气血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的。每一个脏腑都一个经络和其他器官组织联系。药物入口,先入于肠胃,然后再根据不同药物的特性,分别归属于一定的经络,最后到达相应的脏腑,从而发生相应的疗效和作用。没有脏腑为基础,只凭经络本身是不可能产生治疗作用的。不管是药物还是针灸,治疗的对象和根本任务落实,是脏腑,而不是经络。经络只是起着传导和联系的作用。
33
发表于 2008-7-25 08:45:04 | 只看该作者

也说说先天之精和肾虚

下面引用由千秋雪2008/07/24 06:56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问题本来不是问题,现在被人搞模糊了,于是就成了问题。中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其他六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都是五脏功能的辅助和延伸。脏腑是进行生理活动和发生病理变化的根本载体。 ...
那麼
請總版主說明針與灸與推拿是如何治病的?
34
发表于 2008-7-25 17:08:39 | 只看该作者

也说说先天之精和肾虚

看來千秋雪總版主對中醫存在不少誤解
35
发表于 2008-7-25 17:14:24 | 只看该作者

也说说先天之精和肾虚

先說病因有內因外因
外因者風為百病之源
治法以傷寒論為代表
其藥以經絡為主
內因為七情
七情病之初
其病在經絡
治也在經絡
針灸推拿其治也在經絡
36
发表于 2008-7-25 17:16:00 | 只看该作者

也说说先天之精和肾虚

經絡學之不通
使今之中醫失去治未病之能力
也失去治很多病的能力
37
发表于 2008-7-26 16:52:35 | 只看该作者

也说说先天之精和肾虚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7/24 08:51am 发表的内容:
補腎虛
一般藥物功效不大
很多人吃藥補腎
卻弄個早夭!
请逸湘老师详细解释一下,我就是那个仓公弟子,忘记了密码,不得不从新注册,谢谢。
38
发表于 2008-7-27 11:24:15 | 只看该作者

也说说先天之精和肾虚

下面引用由麻沸散2008/07/26 04:52pm 发表的内容:
请逸湘老师详细解释一下,我就是那个仓公弟子,忘记了密码,不得不从新注册,谢谢。
藥分氣分藥與血分藥
氣分藥大約吃下去幾分鐘就見效果
一般冬令進補吃的大都是氣分藥
吃下去馬上全身熱呼呼
故很多人補腎用的是氣分藥
因為效果立見
但若腎陰已衰
即薪材已不足  卻搧風加大火勢
雖有暫時效果
勢必早夭
今之西藥"威而鋼"也是害人之藥
滋陰本是中醫之長
但今之中醫很多卻不擅長
39
发表于 2008-7-27 11:28:14 | 只看该作者

也说说先天之精和肾虚

傷寒論與藥物歸經
傷寒論第一條: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太陽病是外邪,外邪入侵必先影響能量較小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排七,八大腸經、九三焦經、十小腸經、十一心經、十二心包經。行成太陽病其實已表示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心經、心包經都已戰敗。中醫看病很重要要看病程,即病已發展到甚麼程度,所以傷寒論中很注重傳經,因為這代表病程。但首先要注意到發展到太陽病已影響到甚麼經絡。以上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膀胱經都上到頭部,故頭項強痛。奈何脈浮,寸關尺位置正在手太陰肺經,肺總管呼吸系統,太陽病正是病毒經呼吸系統入侵人體。王博士研究感冒人的經絡發現,無意外的肺經與膀胱經能量大幅上升,應為身體將兵力調至此,肺經能量大幅上升故脈浮。
所謂循經傳
外邪必先侵"陽經"
此時"陰尚實"故足以抵禦外侮
等到傳到"陰經"
就愈來愈難醫了
到了"厥陰"就最難醫了
此時就需"滋陰"
故平時若能養陰
外邪入侵時
才有"兵"可抵禦外侮
善用藥者
必闇養陰之道
若陰已虛
則湯藥無效
氣分藥就是吃下去會改變經絡能量的藥
改變經絡能量就會改變血液分配
改變血液分配就會改變營養分配與氧氣分配與廢物排放功能
最具代表性的是"附子"
附子吃下去立即腎經與脾經能量會大幅上升
胃經與膽經與心輸出會下降
就會大大改變血液分配
所以"附子"用對的話功效很大
但是因為氣分藥會改變經絡能量
用錯的話也會糟
比如說明明是肺不好確將能量引至肺
肺將更得不到營養
血分藥就與"陰"關係較大
如病已影響到"組織"
或長期陰虛
就要用到"血分藥"
拿傷寒論最有名的"桂枝湯"來舉例
桂枝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陽膀胱經
芍藥為手足太陰行經藥又入肝脾血分
生薑行陽分
大棗為脾經血分藥
以上
桂枝生薑為氣分藥
芍藥兼具氣分與血分
大棗為血分藥
再看看有關經絡
太陽病則足太陽膀胱經必不可少
呼吸系統的總管肺經也不可少
故桂枝為主藥
脾為人體最大免疫器官故脾要顧到
肝為心以外最大器官也是血液可調的最大來源
所以此方氣分血分兼顧
陰陽兼顧
不愧為經典之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7 05:23 , Processed in 0.05324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