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吐了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五行”?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8-2-5 04:18:31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2-4 11:10
千总这种是是而非的论调是摸黑中医。请问,五行是哪【五种属性】?哪【五种运动(相互作用)规律】?哪【 ...

内经讲的是天地自然之理,人体变化之妙。而不是你所说的那种华而不实,似是而非的怪理论!整天拿着内经的大棒吓唬人,其实你真的并不懂内经。内经说“化不可代,时不可违。”你能解释一下吗?

点评

我说的哪一句不是【天地自然之理,人体变化之妙】?哪一句【华而不实,似是而非】?你说我不懂内经,不能不让我学内经吧。我写个学内经的帖子,你是又打棍子,又扣帽子,到了不讲理的地步。不让学内经,就是怕内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5 09:55
82
发表于 2018-2-5 05:20:57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2-3 13:25
你是信人不信实呀,中医不是要【形象生动地用五行诠释了肝心脾肺肾的关系,】而是要接受实践捡验。木乃万 ...

木乃万物,有曲有直,直则刚,曲则柔,怎的是【木宜直升,曲则作酸】
----------------------------------------------------
一吐先生所说以上这些话,怎能让人相信他是通晓内经的呢?他除了不厌其烦地打着宣讲内经的大旗忽天悠地的吓唬人之外,还能说些有意义的话吗?说什么“
木乃万物”,众所周知,五行学说把万物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类特性的物质,木怎么就成了万物了呢?

还说什么“怎的是【木宜直升,曲则作酸】”?
“四圣心源”《长沙药解.卷一.大枣》原文:木宜直升,曲则作酸,金宜从降,革则作辛,水宜上行,润下则咸,火宜下济,炎上则苦。酸则木病,故宜辛散,辛则金病,故宜酸收,咸则水病,故宜苦温,苦则心病,故宜咸寒。金木不遂其性则病生,水火各遂其性则病作,治宜对宫之味,所以反逆而为顺也。土居四象之中,得五味之和,五气之正,不酸、不辛、不苦、不咸,其味曰甘,不腥、不臊、不焦、不腐,其气曰香。味为阴而气为阳,阳性动而阴性静,以其味甘,则阴静而降,以其气香,则阳动而升。升则己土左旋而水木不陷,降则戊土右转而火金不逆。
———— 恳请一吐先生点评以上文字。大家看看究竟!

点评

不是吓唬你,而是开导你,没想到,中医知识竟会贫脊如此。不是万物是啥?万物有刚有柔,刚则直,柔则曲,是木的生长之象。金是金秋之气,革是收割之象。水火是白昼黑夜之象,是阴阳的象征,土立中央,承制四方。我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5 10:15
83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09:55:10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2-5 04:18
内经讲的是天地自然之理,人体变化之妙。而不是你所说的那种华而不实,似是而非的怪理论!整天拿着内经的 ...

我说的哪一句不是【天地自然之理,人体变化之妙】?哪一句【华而不实,似是而非】?你说我不懂内经,不能不让我学内经吧。我写个学内经的帖子,你是又打棍子,又扣帽子,到了不讲理的地步。不让学内经,就是怕内经,反内经。
【“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新生谓之化,生长化收藏是五行,是24气之行,是自然规律,不可替代。时则四时,时立气布,气乃阴阳盛衰的变化是四时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此语出自《五常证大论》,要久病之人,病解后,按四时五行之规调养。你说对吗?
84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10:15:46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2-5 05:20
木乃万物,有曲有直,直则刚,曲则柔,怎的是【木宜直升,曲则作酸】
-------------------------------- ...

不是吓唬你,而是开导你,没想到,中医知识竟会贫脊如此。不是万物是啥?万物有刚有柔,刚则直,柔则曲,是木的生长之象。金是金秋之气,革是收割之象。水火是白昼黑夜之象,是阴阳的象征,土立中央,承制四方。我说的,内经可查,五类特性的物质,出于何处?(待)

点评

木宜直升,曲则作酸,金宜从降,革则作辛,水宜上行,润下则咸,火宜下济,炎上则苦。 -------------------------------- 木乃厥阴,其气为风,一年之初气,起于十二月中的大寒,止于二月中的春分,历立春、雨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5 16:24
85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16:24:32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2-5 10:15
不是吓唬你,而是开导你,没想到,中医知识竟会贫脊如此。不是万物是啥?万物有刚有柔,刚则直,柔则曲, ...

木宜直升,曲则作酸,金宜从降,革则作辛,水宜上行,润下则咸,火宜下济,炎上则苦。
--------------------------------
木乃厥阴,其气为风,一年之初气,起于十二月中的大寒,止于二月中的春分,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四气,时当阳气直升之春。若曲必郁,木气生酸,郁则酸味太过。

点评

金乃阳明,其气为燥,一年之五气,起于八月中的秋分,止于十月的小雪,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四气,时当阳气下降之秋,若阻必郁。金气生辛,郁则辛味太过。 水乃太阳,其气为寒,一年之终气,起于十月的小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5 19:39
86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19:39:04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2-5 16:24
木宜直升,曲则作酸,金宜从降,革则作辛,水宜上行,润下则咸,火宜下济,炎上则苦。
---------------- ...

金乃阳明,其气为燥,一年之五气,起于八月中的秋分,止于十月的小雪,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四气,时当阳气下降之秋,若阻必郁。金气生辛,郁则辛味太过。

水乃太阳,其气为寒,一年之终气,起于十月的小雪,止于十一月的大寒,历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四气,时当阳气封藏之冬。冬至一阳生,阳气上行则济,藏而不升则积。水本生咸,积则咸味太过。

火乃少阴,其气为热,火分君相,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少阴君火一年之二气,起于二月春分,止于四月小满。历请明、谷雨、立夏、小满四气,时当初夏。温热之气。少阳相火是一年之三气,起于小满,终于大暑,历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四气,时当盛夏,其气暑热。冬至一阴生,火当下济。火生苦味,居上不下苦味必过。

土乃太阴,其气为湿,一年之四气,起于六月大暑,止于八月秋分,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四气,时当阳气下降之秋。其气湿热清凉相交,酸辛苦咸具生,合之为甘。
87
发表于 2018-2-6 05:24:58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2-5 11:39
金乃阳明,其气为燥,一年之五气,起于八月中的秋分,止于十月的小雪,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四气,时 ...

这种脱离实际,不着边际的,抄书式的夸夸其谈,早就让人望而生厌了!奉劝先生还是少来些吧。如果讲理论,大家不如直接去读内经,你这样抄来抄去,炒来炒去的也太没有新意了!

点评

你的确应该读内经了,中医论的是自然之理,气化之学,不是生搬硬套,中医之伪,伪在有术无道,一团乱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6 19:28
88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9:28:58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2-6 05:24
这种脱离实际,不着边际的,抄书式的夸夸其谈,早就让人望而生厌了!奉劝先生还是少来些吧。如果讲理论, ...

你的确应该读内经了,中医论的是自然之理,气化之学,不是生搬硬套,中医之伪,伪在有术无道,一团乱麻。

点评

阴阳五行学说,为什么能够运用于中医学,为什么能够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因为阴阳五行是天地之大法,是万物之大法,法就是规,有规才有法。文化,哲学,科学是法,万物之规是什么?是生长化收藏,是春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9 23:00
89
 楼主| 发表于 2018-2-9 23:00:08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2-6 19:28
你的确应该读内经了,中医论的是自然之理,气化之学,不是生搬硬套,中医之伪,伪在有术无道,一团乱麻。

阴阳五行学说,为什么能够运用于中医学,为什么能够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因为阴阳五行是天地之大法,是万物之大法,法就是规,有规才有法。文化,哲学,科学是法,万物之规是什么?是生长化收藏,是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万物有此规,方能立哲学,科学之法。但是,生长化收藏的规律来于何处?来于天体运行,就须明白,阴阳五行是什么。

点评

有网友说五行是自然界的五种力量。说的好。问题是五种力量自何而來。因此要明白什么是自然,自然的力量是什么。举目长空,天体运行之外,还有什么产生力量?所以五行之生克来自天体日月和五星,来自日月五星五方相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0 21:12
90
 楼主| 发表于 2018-2-20 21:12:18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2-9 23:00
阴阳五行学说,为什么能够运用于中医学,为什么能够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因为阴阳五行是天地之 ...

有网友说五行是自然界的五种力量。说的好。问题是五种力量自何而來。因此要明白什么是自然,自然的力量是什么。举目长空,天体运行之外,还有什么产生力量?所以五行之生克来自天体日月和五星,来自日月五星五方相会。只此一理,岂有它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8 22:28 , Processed in 0.05250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