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阴阳是什么产生的?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07:52:53 | 只看该作者
   顾植山,应该把中医基础理论气一元论审查一下。
32
发表于 2020-8-12 07:55: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3
发表于 2020-8-12 17:30:49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8-9 04:08
气生阴阳?道生阴阳?
         太极生阴阳?
       阴阳究竟是谁的孩子?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一阴一阳之谓道”
34
 楼主| 发表于 2020-8-13 06:12:1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基础理论(现在的中医教材)把气一元论作为最基本的哲学基础,气生阴阳!把气与唯物论似是而非、模模糊糊等同起来,实际上就是偷换概念。这种思维方式上行下效,引起了中医理论的概念混乱,成为中医理论发展的瓶颈,上梁不正下梁歪。
35
 楼主| 发表于 2020-8-13 06:55:1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教材中把气一元论作为最基本的哲学基础,把阴阳五行学说分为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都是原则性的错误,是对中医经典理论的错误理解或者歪曲。阴阳五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理论,是经典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把阴阳与五行分为2个学说,就为否定五行创造了有利条件,邓铁涛企图用五脏代替五行,以失败告终。肾阳、肾阴,脾阴、脾阳……,就是阴阳五行的代表,阴阳五行不能分开。肾阳,既是阴阳,又是五行,不能分割。
36
发表于 2020-8-16 16:02:17 | 只看该作者
传统文化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所以,阴阳是太极的孩子。由于无极与太极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所以,阴阳是无极的孩子也说的通
37
发表于 2020-8-16 20:02: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20-8-16 21:33 编辑

阴阳由物质存在体现出来的。未有物质存在,就没有阴阳。物质
38
 楼主| 发表于 2020-10-6 08:13:53 | 只看该作者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图说原文: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5 14:04 , Processed in 0.0545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