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5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坐堂医医案拾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8 21:4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DMINOPE=却波渔翁|它山之石|奖励积分 50|献案分享!|1240062691]                                   坐堂医医案拾零
予自退休后,在本地一家中药店坐堂行医(注:本人有个体行医证,类似于社区医生),至今已有12个年头矣。年齿渐长,阅历稍增,临床问疾,多有心得体会。深感在当前的新医改方案公布实施后,中医药人员的地位有所提高,信心有所增强,环境有所改善,中医药完全能够而且应当发挥出其优势与重要作用,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扎根基层百姓,恪尽职守地为民众服好务。
为抛砖引玉,今不揣浅陋,谨将本人平日在药店所诊病案整理出若干则,以供给社区医生间相互交流与参考。
一、舌肿痛案  黄X,女,82岁。舌肿痛甚,舌边深红,舌苔黄厚腻,言语不便,兼有头晕、胃痞账、便秘、痔疮痛,右脉弦,左脉滑。
辩证:患者虽已年高,但体质较好,说话时中气足,声音响亮,能单独一人步行到诊所求治,病情属于实证,乃一派湿热壅阻血脉之象,故宜用清化湿热兼凉血解毒法治之。
拟方:芦根30g  生地30g  枯芩20g  川木通15g  赤芍20g  黄连15g  丹皮15g   水牛角30g  生石膏30g  蒲公英30g  紫花地丁30g  夏枯草30g  薏仁30g  炒瓜蒌仁20g
效果:仅诊一次,上方服完两剂后即痊愈。
二  胃痛案  王X ,男,22岁,胃脘胀痛并有烧灼感,冒酸,或欲呕,口略臭,舌尖红,苔白润腻。
  辩证:胃热积久化火,伤及血分。
  拟方:寸冬25g  蒲公英30g  黄连15g  吴萸5g  法半夏15g  枳壳20g  枯芩20g  神曲25g  炙枇杷叶30g  炒瓜蒌仁20g  芦根25g  合香15g  夏枯草30g
复诊:上方服了3剂后,胃痛减轻,仅在早上及下午6时过略痛,稍有冒酸及咳嗽,舌尖红,苔白润,脉滑数兼弦。仍照前方加减,服2剂后,胃痛止。
三、咳嗽案  罗X,女,50岁、咳嗽三个月,乏痰,忌吹风及进超市(因怕吹空调),面色白而欠润。
辩证:久咳,肺气受损,故面色白而欠润,治宜兼补肺气,并活血祛风润肺止咳。
处方:炙麻黄3g  炙紫菀25g  杏仁20g  泡参30g  丹参20g  枯芩15g  炒苏子15g  蝉衣15g  炙草10g  鱼腥草30g  炙枇杷叶30g  炒瓜蒌仁25g  桑皮25g  仙鹤草30g  丝瓜络10g  
复诊:上方服2剂后已不咳,但昨夜因睡凉板,一会儿即觉咽痒略咳,今早坐在公交车上吹风亦然,舌苔转黄腻。仍转上方,药量稍有增减,再服2剂后,咳止。
四、口臭案  冯X ,女 ,75岁:口臭已久(自己并不感觉),兼有上腹部不舒或胀,足略肿,足掌骨痛,左手脉略滑数。辩证:脾胃蕴热,拟用泻黄散加味治之。
处方:防风20g  合香15g  生石膏30g  炙枇杷叶30g  炒栀子12g  炒瓜蒌仁20g  黄连12g  夏枯草25g  枳壳12g  蒲公英20g  炙甘草10g  
  复诊:服上方2剂后,自觉效果较好,其女儿也说她的口臭比以前好些了。大便次数增加,但是正常,腹胀减轻,小腿也没有那么胀了。目前自觉有点气短,下矢气甚臭,舌边略红,苔白,脉数。
  拟方:将前方加桑皮20g  寸冬20g  ,减少原方中黄连与栀子的用量为各10g 以资巩固。
五、小便淋漓案 唐X ,女,47岁:小腹胀痛,小便频数而量少。时时欲解而不畅。
  辩证:膀胱湿热夹肝郁,疏泄不利。治法宜疏肝解郁兼清利下焦湿热。
  拟方:当归15g 白芍20g  柴胡10g  黄柏15g  车前子15g  白术12g  云苓15g  薄荷10g  苦参15g  川木通20g  夏枯草20g  甘草10g  
  效果:患者3天后来告知:服上方1剂后,症状减轻,小腹胀痛好转,小便量增加。嘱其再购原方1剂。
六、便血案  李X ,男,35岁:几天来大便出血较多,色鲜红。平时饮酒并吸烟(蹬两轮摩托)。舌边红,苔黄腻。
辩证:因饮酒滋生湿热,犯血妄行。
拟方:生地50g(炒一半)  炒栀子15g  炒丹皮15g  炒地榆20g  
槐花15g  黄柏15g  侧柏叶30g  枯芩20g  桑叶15g  仙鹤草30g  藕节50g  白芍25g  黄连12g  
     3天后复诊:今日解大便已未见血,但舌边尚红,苔黄腻。仍转上方,去侧柏叶、仙鹤草,加芦根25g 柴胡10g  川木桶15g  
   本人体会:以上案列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常见病,临床上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值得指出的是,中医对这些常见病的治疗是有效的,而且用不着都要到医院里去做那么多繁琐的检查化验,也用不着花太多的诊断费和治疗费,也节省了病人及其家属许多时间,这充分体现中医简、便、验、廉的特色,也易于为患者所接受。治疗过程中一般就是走医,用不着住院,几剂中药的价格算下来,不过就是二、三十元,比较起西医西药来应当是相当低廉的,病家完全可以接受,即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看病贵”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要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尤其是开展中医医疗,这个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2
发表于 2009-4-18 21:54:22 | 只看该作者

坐堂医医案拾零

学习!谢谢分享!
结语所论,值得思考。
3
发表于 2009-4-23 10:15:43 | 只看该作者

坐堂医医案拾零

佳案!佳论!学习!
4
发表于 2009-4-24 22:49:24 | 只看该作者

坐堂医医案拾零

渔翁先生,上边75岁女,口臭病例,用药剂量大了点不,全清热药
5
发表于 2009-4-24 23:33:31 | 只看该作者

坐堂医医案拾零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9/04/24 11:34pm 第 1 次编辑]

防风、藿香、炙甘草不属。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4日 11:36pm 时添加 -=-=-=-=-
且中病已减寒凉。
6
发表于 2009-4-25 17:23:47 | 只看该作者

坐堂医医案拾零

中医在社区,在基层,大有作为。
中医,是一门生命力很强的医学,扎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
7
发表于 2009-4-25 19:20:34 | 只看该作者

坐堂医医案拾零

很宝贵的临床医案,很实际的实践经验。谢谢共享!
8
发表于 2009-5-21 19:39:37 | 只看该作者

坐堂医医案拾零

中医名家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发表于 2009-5-21 21:17:08 | 只看该作者

坐堂医医案拾零

本人有口臭二年,一直都感觉自己身内有火,很容易上火,连鼻子呼出的气都感觉有火似的.望各位医师帮帮我.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10
发表于 2009-5-28 22:04:44 | 只看该作者

坐堂医医案拾零

鱼翁先生第二例胃痛病例何来"伤及血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20 05:31 , Processed in 0.0514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