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玄参浅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4 06:0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7-3-3 22:38 编辑

玄参   
  [出处]《神农本草经》。
  [中药材学名] Radix Scrophulariae。
  (英)Figwort Root
  [别名] 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 重台,鬼藏,正马,鹿肠,端,玄台,咸,逐马,馥草,黑参,野脂麻,
  [基原]本品为双子叶植物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 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茎具四棱,有沟纹。下部叶对生,上部叶有的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10~15cm,边缘具细锯齿,齿缘反卷,骨质,并有突尖。聚伞圆锥花序大而疏散,轴上有腺毛;花萼5裂,裂片边缘膜片;花冠褐紫色,上唇长于下唇;退化雄蕊近圆形。蒴果卵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溪边、山坡林下及草丛中。主产浙江。
  [采制] 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子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反复数次至干。
  [性状] 根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长6~20cm,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向皮孔及稀疏的横裂纹和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咸。
  [化学成份] 含微量挥发油、植物甾醇、油酸、亚麻酸、糖类、左旋天冬酰胺及生物碱。
  [性味归经] 味甘、苦、咸; 性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主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反藜芦。
  [类药比较]
  玄参∶生地黄 两者均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治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内热等证,常相须为用。但玄参泻火解毒力较强,故咽喉肿痛,痰火瘰疬多用;生地黄清热凉血力较大,故血热出血,内热消渴多用。
  [各家论述]
  1.张元素:玄参,乃枢机之剂,管领诸气上下,肃清而不浊,风药中多用之。故《活人书》玄参升麻汤,治汗下吐后毒不散,则知为肃清枢机之剂。以此论之,治空中氤氲之气,无根之火,以玄参为圣药。
  2.《纲目》: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法宜壮水以制火,故玄参与地黄同功。其消瘰疬亦是散火,刘守真言结核是火病。
  3.《本草正》:玄参,此物味苦而甘,苦能清火,甘能滋阴,以其味甘,故降性亦缓。《本草》言其惟入肾经,而不知其尤走肺脏,故能退无根浮游之火,散周身痰结热痈。
  4.《药品化义》:戴人谓肾本寒,虚则热。如纵欲耗精,真阴亏损,致虚火上炎,以玄参滋阴抑火。凡头疼、热毒、耳鸣、咽痛、喉风、瘰疬、伤寒阳毒、心下懊憹,皆无根浮游之火为患,此有清上澈下之功。凡治肾虚,大有分别,肾之经虚则寒而湿,宜温补之;肾之脏虚则热而燥,宜凉补之;独此凉润滋肾,功胜知、柏,特为肾脏君药。
  5.《玉楸药解》:玄参,清金补水,凡疮疡热痛,胸膈燥渴,溲便红涩,膀胱癃闭之证俱善。清肺与陈皮、杏仁同服,利水合茯苓、泽泻同服。
  6.《本草正义》:玄参,禀至阴之性,专主热病,味苦则泄降下行,故能治脏腑热结等证。味又辛而微咸,故直走血分而通血瘀。亦能外行于经隧,而消散热结之痈肿。寒而不峻,润而不腻,性情与知、柏、生地近似,而较为和缓,流弊差轻。玄参赋禀阴寒,能退邪热,而究非滋益之品。《别录》所称补虚益精等辞,已觉言之过甚,乃《日华》竟称其补劳损,而景岳直谓其甘能滋阴,濒湖且谓与地黄同功,俗医遂用之于阴虚劳怯,则无根之火岂宜迎头直折,速其熄灭?且当时并不显见其害,甚且浮游之火受其遏抑,而咳呛等证,亦或少少见瘥,昧者方且归功于滋阴降火,而不知一线生阳,已渐消灭,从此不可救疗矣。此阴柔之害,与肆用知、柏者相等,则滋阴二字误之也。疗胸膈心肺热邪,清膀胱肝肾热结。疗风热之咽痛,泄肝阳之目赤,止自汗盗汗,治吐血衄血。
  7.《医学衷中参西录》:玄参,味甘微苦,性凉多液,原为清补肾经之药。又能入肺以清肺家烁热,解毒消火,最宜于肺病结核,肺热咳嗽。《本经》谓其治产乳余疾,因其性凉而不寒,又善滋阴,且兼有补性,故产后血虚生热及产后寒温诸症,热入阳明者,用之最宜。愚生平治产后外感实热,其重者用白虎加人参汤,以玄参代方中知母,其轻者用拙拟滋阴清胃汤(玄参两半,当归三钱,生杭芍四钱,茅根三钱,甘草钱半)亦可治愈。诚以产后忌用凉药,而既有外感实热,又不得不以凉药清之,惟石膏与玄参,《本经》皆明载治产乳,故敢放胆用之。然石膏又必加人参以铺之,又不敢与知母并用。至滋阴清胃汤中重用玄参,亦必以四物汤中归、芍辅之,此所谓小心放胆并行不悖也。《本经》又谓玄参能明目,诚以肝窍于目,玄参能益水以滋肝木,故能明目。且目之所以能视者,在瞳子中神水充足,神水固肾之精华外现者也,以玄参与柏实、枸杞并用,以治肝肾虚而生热,视物不了了者,恒有捷效也。又外感大热已退,其人真阴亏损,舌干无津,胃液消耗,口苦懒食者,愚恒用玄参两许,加潞党参二、三钱,连服数剂自愈。《本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
  8.《别录》:生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症,定五藏。
  9.《药性论》:能治暴结热,主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散瘤瘿瘰疬。
  10.《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
  11.《医学启源》:治心懊憹烦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
  12.《品汇精要》:消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
  13.《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2
发表于 2017-3-9 20:28: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3
发表于 2017-3-9 20:30:54 | 只看该作者
侯士良教授运用玄参临床经验拾萃 【作 者】康进忠 【机 构】安阳市中医院 安阳455000 【刊 名】《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年 第9期 2352-2354页 共3页
【关键词】玄参 名老中医经验 侯士良
【文 摘】侯士良教授勤求古训,重视临床,善从诸症中辨要点,药物中出重拳,善用玄参治疗多种疾患。玄参味甘、苦、咸,性寒凉,入肺、胃、肾经,既可祛外感之风热,又可去内脏之郁热,寒而能补,滋而不腻。文章介绍其运用玄参既滋肾阴又降胃火,清泄风热以治标,护阴以扶正,治疗牙痛而收效。戒烟综合征辨为心肺阴虚,烟毒蕴结,重用玄参以清热降火利咽而建功。红眼病乃热毒犯肺,肝火上炎所致,治用玄参清肝利胆,宣肺解毒明目而痊愈。侯老博古通今,学以致用,辨证施治,屡获奇效。从下述病案可窥见一斑。
4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04:12:25 | 只看该作者
玄参的软坚散结作用也不可忽视
5
发表于 2017-4-12 21:09:48 | 只看该作者
软坚散结之功,配浙贝母、牡蛎,可治痰火郁结之瘰疬, 如消瘰丸(《医学心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6 06:18 , Processed in 0.0483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