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12-9 22:14 编辑
http://sh.qihoo.com/pc/detail?re ... y&sign=360_b4ea816d
山豆根为治咽要药,但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山豆根为治咽要药, 多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病毒性肝炎以及某些肿瘤等疾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山豆根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 但同时伴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常用剂量为3~9g.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豆根主要含生物碱及黄酮化合物,生物碱有槐果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包括柔枝槐酮、柔枝怀素等.近年来山豆根中毒患者较多见,尤其是超量服用者. 山豆根中毒发生率极高,饮用自配的含山豆根方剂以预防感冒容易引发中毒,甚至死亡。中毒量与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一般在10g以上便容易引起中毒,少数病人服用6g亦可出现毒性反应。中毒反应多在服药后5分钟至半小时内出现,亦有几小时后出现者。另外,煎煮时间延长,则毒性显著增加,可能与所含神经毒成分有关。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愧的根及根茎。该品种存在全国性的同名异物混乱现象。 1.中毒原因: (1)大剂量应用。 (2)品种混乱,如北豆根与南豆根(山豆根)不分,甚至制剂原料发生混淆。 2.毒性数据: 大鼠经静脉恒速滴人山豆根总碱(16mg/100g体重)后,多于30~35分钟内呼吸先停止,继而5~10分钟后心搏停止,心室电位消失死亡。广豆根的中毒成分可能是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槐果碱亦不能除外。苦参碱的LD50:腹腔注射小鼠为150mg/kg,家兔为125mg/kg。氧化苦参碱LD50:小鼠静脉内给药为150mg/kg,腹腔内注射为750mg/kg,肌内注射为256.74±573.6mg/kg,槐果碱的LD50:小鼠灌胃为241.5mg/kg,肌内注射为92.41mg/kg,腹腔注射为78±16mg/kg,大鼠皮下注射为185mg/kg,口服为198mg/kg,肌内注射为130mg/kg,腹腔注射为120mg/kg,本品氢溴酸盐小鼠灌胃为297.5mg/kg,肌内注射为101.4mg/kg,静脉注射为73.64mg/kg。槐果素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00~250mg/kg,大鼠腹腔注射为300mg/kg。 3.毒理作用: 毒性试验表明大剂量广豆根煎液灌胃可使小鼠呼吸抑制、震颤和痉挛,最后部分死亡。大剂量广豆根总碱对心脏呈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和心肌复极化障碍,对呼吸中枢先兴奋后抑制。广豆根主要成分苦参碱给家兔耳静脉注射,剂量在0.133g/kg以上时,开始出现畏俱不安,接着四肢无力、痉挛、抽搐,最后呼吸困难而死亡。槐果碱给小鼠浓腔注射,毒性反应以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最显著,大剂量中毒者首先静脉充血,动物先兴奋、震颤、抽搐,然后呼吸停止,最后心跳停止。 4.临床表现与诊断: 山豆根中毒发生率极高,每年都有这方面的报道,如曾经发生在北京、天津等地饮用自配的含山豆根方剂以预防感冒,造成数起百余人中毒事件,其中死亡4例。中毒量与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一般在10g以上便容易引起中毒,少数病人服用6g亦可出现毒性反应。中毒反应多在服药后5分钟至半小时内出现,亦有几小时后出现者。另外,煎煮时间延长,则毒性显著增加,可能与所含神经毒成分有关。 (1)神经系统:苦参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初期呈兴奋,继以麻痹的作用,临床表现为头昏、眼花、疲乏无力、嗜睡、微恶寒(毛孔粟粒),或口吐白沫,步态不稳,或共济失调、视物不明,个别出现急性视神经炎或眼球震颤。语言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大汗淋漓、深浅感觉障碍、意识不清,全身肌肉颤动、抽搐、掠厥、昏迷、终至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据报道,有因牙痛、肝炎服用含山豆根煎剂后出现肝昏迷者。 (2)消化系统:山豆根能使胆碱能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并对胃肠遭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纳差、腹痛、腹泻等。 (3)心血管系统:轻者一般不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严重中毒时可引起心慌、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4)呼吸系统:苦参碱能麻痹呼吸肌运动神经末梢,引起呼吸急促、呼吸暂停、发绀。检查双肺可闻及大量水泡音,口鼻腔有血性泡沫溢出。据报道严重中毒可发生肺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 此外少数病人尚可出现少尿或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 5.抢救与治疗: (1)对轻、中度中毒者肌内注射山莨菪碱,用5~10mg,静脉推注50%葡萄糖60ml加维生素B6 100mg和维生素C200mg。重者①洗胃导泻,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液洗胃,用硫酸镁或硫酸钠导泻,但服药超过4小时则因药药已吸收,效果较差。②用葡萄糖盐水、维生素C和山莨菪碱或阿托品静脉滴注,或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水松。剧烈呕吐致脱水者加用10%氯化钾20ml,5%碳酸氢钠100ml。③镇静:苯巴妥钠、安定或异丙嗪肌内注射。④应用小剂量阿托品分次注射,以缓解胃肠道痉挛、肺水肿。⑤昏迷时应用促进苏醒药物如氯酯醒、胞二磷胆碱。对合并血压下降、肺水肿及呼吸衰竭者,应输氧,并使用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可拉明,各1支交替肌内注射,并定时注射阿托品(至血压恢复正常为止)。⑥少尿或无尿者,应在50%葡萄糖液中加呋塞米静脉注射。 (2)结合中药调理:①健脾和胃、温中安神:生姜、吴茱萸、党参、白术、炙甘草、获苓,陈皮、砂仁、天麻、白七厘。法夏、泽泻等,按中医常规剂量组方应用;或生姜.大枣、红糖各20g。②针灸:灸百会、中脘。内关、足三里。 6.附【山豆根药理资料】: [别名] 山大豆根、黄结、苦豆根、广豆根。 [药用部分与产地] 为豆科植物广豆根的根或根茎。生于 石山脚下或岩缝中,秋季采挖,去除泥土,加工切碎作药用。产 于广西、江西、湖北、甘肃、河南等地。 [成分] 含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臭豆碱、甲基金 雀花碱等、p—固甾醇酚性成分、异黄酮等。 [药理] 1.抗肿瘤作用 水浸及温浸剂对接种的子宫颈癌U14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肉瘤—180的抑制率在25%以上。山豆根粉的水提取物对大鼠腹水型吉田肉瘤及实体腹水肝癌治愈率在60%以上,并能延长动物生命。山豆根对急性淋巴型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脱氢酶均有抑制作用,固而提示对白血病细胞亦有抑制作用 2.升高白细胞作用 所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正常家兔外周血白细胞有升高;作用。 3.抗心律失常作用 山豆根总碱对由乌头碱、洋地黄毒苷、氯仿—肾上腺素、氯化钾等所诱发的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均有良好的对抗作用。能有效地逆转由异位心律或传导障碍所致的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因而推测为一种“广谱型”抗心律失常药。 4.抗菌作用 O.3%苦参碱溶液对乙型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当其浓度增大到1%时,对痢疾杆菌(F)、变型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苦参总碱对结核杆菌、霍乱弧菌、麻风杆菌、皮肤致病的真菌及钩端螺旋体等病原体均有一定抑制杀灭作用。 5.平喘作用 苦参总碱、氧化苦参总碱灌胃后对豚鼠组织胺性哮喘均有明显的平喘作用。 [传统应用] 性味归经:苦,寒,人心、肺、胃、大肠经。功能:泻心火保金气,去肺、大肠之风热,消肿止痛。主治:喉痛喉风,龈肿齿痛,喘满热咳,腹痛下痢,五痔诸疮,解诸药毒。 [临床新用途] 1。治疗晚期子宫颈癌 据报道,以山豆根为主配黄芩、黄怕、牡蛎等,水煎分3次服,治疗晚期子宫颈癌有效率为100%,皆能延长寿命。又报道,有人以山豆根治疗30例肿瘤,结果痊愈1例,进步5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死亡9例。 2.治疗心律失常 方以氧化苦参碱(胶囊剂)每次50mg(1粒),每日3次,连续1周,无效者剂量加大1倍,再服用l 周。苦参总碱浸膏片,每1周每次2~4片(每片0.25g),每日3次,每2周4~6片,每日3次。 3.治疗热毒肿痛、积热咽肿 方以山豆根9g为主配射干、眼花、板蓝根各6g,水煎服,亦可单用山豆根煎服并含漱。 4.治疗宫颈糜烂 方法以广豆根粉高压消毒后局部涂宫颈糜烂处,1~3日1次,或用苦参素泡沫气雾剂喷雾治疗。 5.治疗鼻咽癌 《现代实用抗癌中药》载:山豆根、山慈菇、白花蛇舌草、石见穿、黄芪各30g,辛夷、八角金盘、苍耳子各12g,赤芍、丹参各15g。随症加减,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服1~3个疗程后,根据病情改隔日或3日服1剂,连续服用半年,此方可配合放,化疗,共治53例,其中单纯中药组治疗36例,5年生存3例,死亡3例,中药加放疗18例,5年生存10例,死亡8例,中药加放、化疗29例,5年存活19例,死亡10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