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33|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界两大奇葩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12 16:5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6-12-12 08:58 编辑

王教授现象---用西医理论看中医,中医全是胡扯
干祖望现象---通过井口看中医,井口之外全是糟粕


因为 前期仁海一直发表反对五行的帖子,虽经管理员制止也无效。我只是借 五运六气来吐槽一下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始作俑这便是干祖望,后赵鸿均效法之,仁海,li等等已经成了中医界的普遍现象。
再次在奉劝各位“不要诋毁你所不知道的原理(莎士比亚)”
    记得好像是2008(2009?)在某论坛 赵鸿均见到刘力红,赵鸿均怒指刘力红,刘力红唯唯诺诺,赵鸿均的高徒萧铁在中医网专门发帖,好像只要一个人响应之。而在另一个论坛有人谈起此事:

我住在乡下,孤陋寡闻,最近才见到《思考中医》。此书如此糟蹋、诬蔑、侮辱、谬说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媒体竟然连载并请多人吹捧至今,实在是中医界和中国传统文化界的耻辱。故在几乎没有参考资料的条件下,勉力写成此文。切盼有关学术界的专家、师友和主管部门关心此事,特别是指出拙文错误。如果,拙文确系无中生有或严重歪曲,因而是对博士的无端攻击,我愿意在任何媒体上,通过任何方式,向博士道歉。g
  假如不是无端攻击,即博士确实在糟蹋、谬说因而是诬蔑中医和有关传统文化,那么,媒体和某些人就不要再吹捧此书而加剧炒作了。注重理性的中华民族,特别有关学术界,不应该容忍此种现象。
  更希望有关专家和师友,指出博士的谬说。他的谬说远远不止拙文提及的。
  赵洪钧 2005年12月3日cvkD
但愿思先生不是“思考”的责任编辑,因为在下将痛斥那家出版社。且不说此书封面制作,完全无视编辑出版规范。为了赚几个钱,就恬不知耻地为糟蹋、诬蔑、谬说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大开绿灯吗?如此愚弄读者,还有出版行业道德吗?由此造成的恶劣影响,需要多少钱来清除呢?多少人受其毒害呢?中国人不耻笑你——台湾出版了?外国人也会因此看不起中医。如此数典忘祖,连篇累牍地糟蹋、诬蔑、谬说中医和有关传统文化,却无所不用其极地造势炒作,说出版社跟着博士卖国也不过分。
(真正糟蹋、诬蔑、谬说中医数典忘祖的恰恰就是这位赵洪钧)

刘:……要和而不同。你可以不赞同,但是不要反驳。dH1x
赵:首先说一下关于我们会议的交流与和谐。刘博士赞成和而不同。说:你可以不同意,但是别反驳。不过,前几期沙龙出版物是这样说的:科学的本质是批判,交流的本质是质疑。这次沙龙通知中也说:开展个性化、松散型、辩论式的讨论和交流。所以,我主张辩论、批判和质疑。我曾经质疑过刘博士,可以说不大很客气。至今没有听到过刘博士的回复,我今天也不要求当面回复。如果认为是大度,或者不屑回复都可以。愿意私下交流也可以,其他方式也可以。不过,如果总不见你的辩护或反驳,那就是默认了我的批判和质疑。现在,我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关键,刘天君先生讲了不止一次了。刘博士认为:中医理论建构基于两点:第一点是理性思考;第二点是内证实验。就是您(指刘天君)说的返观内视——达到胎息状态就能返观内视。我不知道刘力红博士是不是至今还坚持这个观点?+
刘:下去交流
------------------------------------------------
东方郎中
我不认识刘力红,只是几年前一本《思考中医》的书让我知道了刘力红这个名字。
几年以来,《思考中医》已印刷15次,销量已超过十几万册(不包括盗版),这么一本普普通通的医学著作,里边并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怎么就有这样一个好成绩呢?
我也常常在网站的帖子上看到批判刘力红的文章,那简直是想将刘力红批倒批臭。对于当代的中医来说,刘力红的出现是中医之幸,是沉沦中的中医重新崛起的一个信号,是振兴中医的一面旗帜,其功不可没。
我们当然能从《思考中医》中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或者说错误,但我们没有本事写一本这么大销量的医学论著,总不能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吧,我们要批判圣人,就必须比孔夫子做得更好,比他更仁爱和更有智慧,否则只能虚心地学习和思考。
对于学术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往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非要说自己的医术如何比刘力红强,可无论如何刘力红对当代中医的贡献和作用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替代的。
在当代中医的危难之际,内焦外困中我们如何发展,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为中医的有识之士点亮了智慧的光芒,也重新唤醒了一颗颗迷茫和沉沦的心,同时为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和认识中医博大精深的体系奠定了群众基础,我们不得不感谢刘力红。
尽管一个刘力红还不能支撑解除中医困境的局面,但刘力红毕竟担起了时代的重任,也希望中医界有更多的人士将中医引入正途,让一个疗效卓著的中医屹立在世人面前,广大同道责任重大,和而不同是我们唯一的生存法则。
q7w4gn
有一个对刘氏批判甚力的赵鸿钧也出了一本中西医结合二十讲,我看此书毫无可取可观之处,可见评人易,自己做起来难。

东方郎中
刘力红的贡献不只是讲了伤寒论,我相信比刘力红讲伤寒论好的人大有人在,其最大的贡献是让中医界重新重视经典(目前很多人很认可,这就是在刘力红呼吁以后人们的共识),刘力红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医和思考中医,是站在医道的层次论述中医,而不是医术的探讨,故其影响力更大。

伯宇先生
应该正确评价刘力红,尽管他有“搏名声”之嫌,但他为中医界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华医生
其实刘力红先生更象是一位行者,如果他也是沽名钓誉之徙,中医是没有希望了,他可是年近五旬的人了,才出了一本书,有人还就此批他呢,做人也难了.
东方郎中
深有同感,当初刘力红的书是不合时宜的,普普通通的,只不过他的书具有哲学高度,逐渐被大众接受了,如果从沽名钓誉的角度来说,他不会写这样一本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书。他的《思考中医》我已经看了十几遍了,现在也经常拿出来翻翻,我欣赏和学习的不仅仅是刘力红的中医学术,重要的是他的治学方法和思考中医的角度。

上善如水
赵鸿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此书确实平平,牵强附会,强作论述,毫无价值。

waitpaul
时代潮流
我想,没有思考中医,也会有另外一个探究中医,什么的出现,这是个时代的潮流,在危底处,尖锐思想的反扑!我坚信中医的力量!

nnqinwj
刘力红老师的人品和为治学孜孜不倦的精神实为我辈楷模.至于其医术,也有其独到之处,若果独有虚名,以刘之名气,早被打下九丈深渊.余身在南疆邕城,与刘老师同处一地,非特为刘师争辨,实为当今恶意无端漫骂借机打压中医之人太多,故不得不为之辨耳.刘师虚心诚实谦和,不问高低贵贱,平等以待.试问当今有如此名气者,有几人做到哉?


honghanm
[[思考中医]]单从引起人们对中医及中华文化的关注这点上说,就功德无量了。

点评

姓王的教授太多了,应加括号。  发表于 2016-12-12 19:16
2
发表于 2016-12-12 18:53: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12 19:30 编辑

目前中国中医两大派,传统派与中西医结合派。在新中医看来,这两大派都多少存在些有问题。
刘力红的问题是,面对中医尴尬局面,试图给中医寻找新的出路。

其实,中国自洋务运动以来,文化就开始发生了剧烈的演变。
传统文化面对世界列强,显得黯淡无光。
要用传统文化拯救中医,等于让中医雪上加霜。
因为传统文化本身污浊深重,制约了中国社会发展,这是大家共识过一个世纪的事。
中医与传统文化绞到一起,只能让自己越抹越黑。
中医应该远离传统文化,才能健康发展。其理由很简单,尽管中医出自传统文化,
要参加革命,就要与自己的封建出身家庭划清界限。
刘力红谈的是思考中医,却大肆宣扬封建巫卜文化,大家还真以为巫卜文化能够拯救中医?
巫卜文化在中国形成已有三千年,该表演的早已表演殆尽。虽然没有魂飞魄散,却早已灯尽油枯。
作为中医,早在两千余年前已与巫卜文化划清了界限,才得以两千年的辉煌业绩。

今天提出“医易相通”,其实就是不愿意与巫卜文化划清界限。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作为中医学教授的刘力红,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医作为一个看病的行当,时代已经过去了。
要能开辟其它行当,搞多种经营,或许还能存活下去。
于是《思考中医》一书就诞生了。








点评

异端邪说,蛊惑人心!  发表于 2016-12-16 06:47
开辟其它行当,搞多种经营,……………………哈哈哈  发表于 2016-12-12 20:41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16-12-12 19:2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12 19:32 编辑

下面再说中西医结合派存在的问题。
自建国后,大批西医学专家投入中西医结合行业以来,
大家都在忙于从植物里萃取一个什么成分,获个什么奖。
从来没有人领略过中医理论--这堆糟粕里还含有什么精髓。
没有领略的原因,不是他们不想领略或拒绝领略,
而是太难领略了!
即便是纯正的传统中医,绝大多数也领略不到,何况他们?
可见,中医里精髓蕴藏的深度,不是现代人类的设备所能挖掘出来的。

如果精髓长期含在糟粕里不能挖掘,
这两大派人就会做出两种抉择:
一、传统派会全部保留,一点都不抛弃;
二、中西医结合派就会全部抛弃,一点都不存留。
无论是全抛弃还是全保留,理由都很充分。
这才导致了两派的长期对阵,谁都说服不了谁。

我前一阵层发帖说“20世纪中西医结合派全军覆灭”,不是信口开河。
新中医的研发中者,最初把目标设置在研究中西医结合派出身的临床家身上。
研究后才发现,竟然没有一位入门的。
连入门的功夫都没有,还怎么萃取中医精髓?
新中医后来把目标设置在研究传统派临床家身上,却发现全都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幸的是,天不灭中医。我们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位,从他著作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丝光明。
故称他为“燃灯医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16-12-12 20:14:05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12 11:26
下面再说中西医结合派存在的问题。
自建国后,大批西医学专家投入中西医结合行业以来,
大家都在忙于从植 ...

我前一阵层发帖说“20世纪中西医结合派全军覆灭”,不是信口开河。
新中医的研发中者,最初把目标设置在研究中西医结合派出身的临床家身上。
研究后才发现,竟然没有一位入门的。

一一好了不起的研究,好了不起的发现,赞一个。
5
发表于 2016-12-12 20:14:43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12 11:26
下面再说中西医结合派存在的问题。
自建国后,大批西医学专家投入中西医结合行业以来,
大家都在忙于从植 ...

幸的是,天不灭中医。我们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位,从他著作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丝光明。
故称他为“燃灯医祖”。

一一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今圣人临世,我等当恭请膜拜之。
6
发表于 2016-12-13 03:11:0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学的中西医结合生理。我依然坚持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研究。我不同意中西医结合会全军覆没。因为:
1、我发现古人的中医理论大都来自于那个时代的医学实验。
2、只要重复古人的实验就可以得出相同的中医理论。
3、只要用现代医学方法高水平的重复古人的医学实验就可以发展中医理论。
7
发表于 2016-12-13 06:08:1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界确是有许多奇葩现象啦,随便举几个:
o 刘博士力红到乡间采风发掘出“棺材里长出来的一个东西”据说可治骨癌,“发明者”说其理据是“以毒攻毒”,刘于是指出其“发明”暗合内经的“肾主骨,其腐臭……“云云。有好事者指出,为啥熟读内经者如刘博士发明不出来,没读过内经的却可随意搞出如此“创新”且受言不离内经者追捧,刘这不是身体力行说明内经无用吗?


o 广西果然是人杰地灵,又有中医药大学讲师(好像还不是正式教授?)申请省政府拨款研究用男子精液为妇女按摩治病,而且该男性研究员还[无偿?]献出所需研究“物资”,只是拨款还未拿到便被患者丈夫以强奸罪告上法庭,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是也。


其实也不需看新闻,论坛就有不少,譬如
o 有自认“系统地读懂了内经”的中医教授从内经中找出“五行源于五星”的所谓根据,进而推论“五星产生五气”……

o 有个中学未上过、中医典藉未读过的“民间中医”倪某创立所谓中医药研究院,其实是以“祖传秘方”的招牌卖所谓治癌药,被当地有关部门抓到收监后,有位平素以双国医大师门生亮相于人前的某中医教授,带头在网上鼓噪发难,想藉此制造所谓民间中医被打压的形象,妄图干扰国家主导的法治化、专业化大方向。俺当时就曾[在另一论坛]建议该教授接办倪的中医药研究院,将之发扬光大,也算是件除了当扁鹊旅游项目开发顾问之外推动中医发展的实事,倒不知后事如何。

中医界为什么有这许多奇葩现象?依我看简单说就是三个字:江湖化;准确的说,是中医学术机构的江湖化。

点评

“系统地读懂了内经”的中医教授从内经中找出“五行源于五星”的所谓根据,进而推论“五星产生五气”…… ---------------------------------------------------- 萧铁真没出息,你不懂“五行源于五星”,也不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5 09:47
还有一个奇葩你不好意思讲,就是先生的建筑新医学。  发表于 2016-12-15 09:19
江湖化;准确的说,是中医学术机构的江湖化。---------------------最担心的事最后还是发生了,而且正在加剧。  发表于 2016-12-13 19:26
和乃师真一个毛病  发表于 2016-12-13 08:0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08:57:17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6-12-12 22:08
中医界确是有许多奇葩现象啦,随便举几个:
o 刘博士力红到乡间采风发掘出“棺材里长出来的一个东西”据说 ...

中国文化最辉煌的时期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但当一个人的虚荣心爆棚以后,尤其是拥有话语权以后,便容不下,不同观点
汉武帝是这样,文革是这样,干祖望是这样,赵鸿均是这样
所谓“绝大经纶绝大才,罪功不在悔轮台,百家罢后无奇士, 永为神州种祸胎”(于右任语)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09:00:36 | 只看该作者
当西方哲学传入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被当成唯一一尊一尊神,于是乎,一切阻碍唯物主义为唯一的文化流派不管你是基督伊斯兰教、不管你是佛教道教,统统干掉,在一场长达十年的所谓文化大革命中,儒教的孔子,孔子的儒教自然是首当其冲了。
领袖一挥手,亿万个红卫兵,胸中一团火,于是一夜之间,孔子被拖出来鞭尸——
自两汉以来二千余年传承的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共计有一千多块石碑被砸断或推倒,烧毁、毁坏文物六千多件,十万多册书籍被烧毁或被当做废纸处理,五千多株古松柏被伐,二千多座坟墓被盗掘。
为什么会有这么奇葩的事情发生呢?爱读古书的毛泽东的同学之前说过这么几句话——
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
孔子名高实秕糠。
在现代的中国,只能有一尊神,那就是***,自然就容不下另外一尊神了,哪怕这个神是2000年前的,已经死去了的神。

懂不懂就说别人是牛鬼蛇神(李)
动不动就说别人是巫卜文化(岳毅科)

要诋毁一个东西,必须先了解他

中医界缺乏最基本的科学精神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09:06:35 | 只看该作者
赵鸿均在 书中说 四库全书反对术数
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纪晓岚却在自己的笔记中写下了诸多 术数心得 比如
乾隆戊子年秋,纪晓岚因失言获罪,在等候审判得时候,每天由一名军官侍伴。当时有一位董姓得军官说他会测字,于是纪晓岚写了“董”字让他测前途。军官说:“纪公你要戌远了,而且要到千里之外。”
于是纪晓岚又写了“名”字。军官说:“‘名’字下面是口,上面是‘外’得偏旁,应该流放到关外。又太阳在西边曰‘夕’,大概是流放到西域吧。”
纪晓岚又问将来是否会有回朝的希望。军官说:“‘名’字的字型象君,又象召,皇上一定会召你回来的”纪晓岚又问他是何年?他说:“‘名’字下面的口是四的外围,中间缺两笔,应不到四年就回来了,今年是戊子年,四年后是辛卯年,夕又是卯字的偏旁,应该与此吻合。”后来,纪晓岚被判从军乌鲁木齐,到了辛卯年六月才回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8 20:39 , Processed in 0.0838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