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49|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先天之精以及与后天之精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9 04:1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9-1-8 20:17 编辑

古人曰:“夫玄黄未兆,天一之水先生,胚体未成。两肾之元先立。盖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直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莲蕊,即两肾也。而氤氲一点元阳之为命者,寓于中焉。水生木而后肝成,木生火而后心成,火生土而后脾成,土生金而后肺成,五脏既成,六腑随之,四肢乃具,百骸乃全。”
以上,古人论先天之精为根本。

古人曰:“《灵枢》曰∶生之来谓之精。此先天元生之精也,《素问》曰∶食气入胃,散精于五脏。此水谷日生之精也。然日生之精,皆从元精所化,而后分布其脏,盈溢则输之于肾,故曰∶五脏盛乃能泻。
此论先后天之精的关系。


有人说,先天之精之说是臆想的,其实非也!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是客观存在的。

点评

请先生把全文发出来,以免断章取义。  发表于 2019-1-9 06:57
2
发表于 2019-1-9 05:59:12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不同看法,1.古人曰:“夫玄黄未兆,天一之水先生,胚体未成。两肾之元先立。盖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直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莲蕊,即两肾也。而氤氲一点元阳之为命者,寓于中焉。水生木而后肝成,木生火而后心成,火生土而后脾成,土生金而后肺成,五脏既成,六腑随之,四肢乃具,百骸乃全。”没有精字;2.从经文看古人讲人的生命体形成过程,没有精的含义;3.天一之水先生,这句经文不是先天之精,是指生命运动的开始。所以,古人在这段经文没有论述先天之精为根本。
3
发表于 2019-1-9 06:26:30 | 只看该作者
我翻译:古人曰:“《灵枢》曰∶生之来谓之精。此先天元生之精也,《素问》曰∶食气入胃,散精于五脏。此水谷日生之精也。然日生之精,皆从元精所化,而后分布其脏,盈溢则输之于肾,故曰∶五脏盛乃能泻。”有错误的地方请指出,我学习,谢谢!
《灵枢》曰∶生之来谓之精。此先天元生之精也,生,生命;之是代词,指运动,来,本义〈文言义〉〖名〗小麦,之精是宾语前置,之精就是精之,精,精选上等好米,先,前进也。--《说文》,天是时间量词,时间名词,元与圆通假,翻译:生命运动象麦一样说的是精确到位的运动。这是前进中的时间形成圆形运动产生的精确到位运动。
4
发表于 2019-1-9 07:16:22 | 只看该作者
        冯氏锦囊秘录。医学丛书。又名《冯氏锦囊》。五十卷。清•冯兆张撰于1694年。包括《内经纂要》、《杂症大小合参》、《脉诀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药按》、《痘疹全集》、《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八种。分别辑取《内经》等基础理论及所涉临床各科的精要。参以己见,重点发挥。
        中医医学丛书。又名《冯氏锦囊》。五十卷。撰于1702年。

5
发表于 2019-1-9 07:17:40 | 只看该作者
         
先天根本论
夫玄黄未兆,天一之水先生,胚体未成。两肾之元先立。盖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直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莲蕊,即两肾也。而氤氲一点元阳之为命者,寓于中焉。水生木而后肝成,木生火而后心成,火生土而后脾成,土生金而后肺成,五脏既成,六腑随之,四肢乃具,百骸乃全。《仙经》曰∶借问如何是玄牝,婴儿初生先两肾。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主,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始者也。故曰∶肾水者,先天之根本也。一点元阳,则寓于两肾之间,是为命门。盖一阳居二阴之间,所以位乎北,而成乎坎也。人非此火,无以营运三焦,腐熟水谷。《内经》曰∶少火生气。《仙经》曰∶两肾中间一点明,逆为丹母顺为人。夫龙潜海底,龙起而火随之。元阳藏于坎腑,运用应于离宫,此生人之命根也,乃知阳火之根,本于地下,阴火之源,本于天上,故曰∶水出高源;又曰∶火在水中。夫水火者,阴阳之征兆,天地之别名。独阳不生,独阴不长。天之用在于地下,地之用在于天上,则天地交通,水火混合而万物生焉。古之神圣,察肾为先天根本,故其论脉者曰∶人之有尺,犹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伤寒危笃,寸口难稽,犹诊太溪,以下肾气。夫精也者,水之华也。神倚之,如鱼得水,气根据之,如雾覆渊。神必根据物,方有附丽,精竭神散,势之自然,方其为婴孩也。未知牝牡之合而勃然作,精之至也。纯纯全全,合于天方,溟溟清清,合于无沦,年十六而真精满,始能生子,精泄之后干破而为离,真体已亏,不知节啬,则百脉空虚,不危何待!世有以固精采补者,是大不然,男女交接,必扰其肾,外虽不泄,精已离宫,必有真精数点,随阳之痿而溢出,如火之有烟焰,岂能复返于薪哉!是故贵寡欲。然损精伤肾,是非一端。若目劳于视,精以视耗∶耳劳于听,精以德耗∶心劳于思,精以思耗∶体劳于力,精以力耗,随事节之,则精与日俱积矣,是故贵节劳,肾司闭藏,肝主疏泄,二脏皆有相火,其系皆上属于心。心,君火也。怒伤肝。而相火动,则疏泄者用事,而闭藏者不得其职,虽不交合,精已暗耗矣,是故贵息怒。酒能动血,饮酒则身面俱赤,是扰其血也。数月不近色,精已凝浓,一夜大醉,精随薄矣,是故宜戒酒。《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然膏粱之味,未必生精,恬澹之味,最能益精。《洪范》论味,而曰嫁穑作甘。世间之物,惟五谷得味之正,澹食五谷,大能养精。吴子野云∶芡实本温平,不能大补,人谓之水中丹者,何也?人之食芡也,必枚啮而细嚼之,未有多嘬而急咽者也。舌类齿唇,终日嗫嚅而欠无五味,腴而不腻,是以致玉池之水,转相灌注积其功,虽过乳石可也,以此知人,能淡食而徐饱者,大有益于脾肾。《经》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化荣卫而润宗筋;又曰∶阴阳总宗筋之会,而阳明为之长,故胃强则肾充而精气旺,胃病则精伤而阳事衰也。《灵枢》曰∶生之来谓之精。此先天元生之精也,《素问》曰∶食气入胃,散精于五脏。此水谷日生之精也。然日生之精,皆从元精所化,而后分布其脏,盈溢则输之于肾,故曰∶五脏盛乃能泻。若饮食之精,遇一脏有邪,则一脏之食味,化之不全,不得与元精俱藏而时自下矣。故肾之阴虚,则精不藏;肝之阳强,则气不固。若阴邪客于窍,与所强之阳相感,则精脱而外淫矣。阳强者,非真阳之强,乃肝之相火强耳。夫五脏俱有火,惟相火之寄于肝者,善则发生,恶则为害,独甚于他火,其阴器既宗筋之所聚,凡人入房,强于作用者,皆相火充其力也。若遇接内,与阴气合,则三焦上下内外之火,翕然下从,百体玄府悉开,其滋生之精尽会于阴器以跃出,岂止肾所藏者而已哉!有年老弥健,或问其故,曰曾读《文选》,石愠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湄,于斯二语,悟得葆精之道。故足于精者,百疾不生;穷于精者,万邪蜂起。先哲洞窥根本,力勉图全,遇症之虚者,亟保北方,以培生命之本。水不足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六味丸是也;火不足者,益火之元,以消阴翳,八味丸是也。只于年力方刚,尺脉独实者,微加炒枯知柏,抑其亢炎。奈昧者,遂为滋阴上剂,救水神方,不问虚实而概投之,不知知母多则肠胃滑,黄柏久则肠胃寒,阳明受贼,何以化荣卫而润宗筋?髓竭精枯,上呕下泄,而幽潜沉冤,此皆守河间有热无寒之论,丹溪阳常有余之说,贻祸如此其烈耳!致《求正录》云∶朱刘之言不息,则轩岐之泽不彰,诚斯道之大魔,亦生民之厄运也。虽其言未免过激,然亦补偏救弊之一片苦心也。

点评

这一段希望看到王锡民教授的意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9 09:12
以讹传讹,以假乱真。这不科学,很不科学,您说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9 09:08
6
发表于 2019-1-9 07:23:41 | 只看该作者
         《灵枢》曰∶生之来谓之精。此先天元生之精也,
==================================================
        【《灵枢》曰∶生之来谓之精。】这句话来之于《灵枢.本神》,其原文我已经发布过了!【此先天元生之精也】,是作者清•冯兆张的发挥,不是灵枢.本神的原话。

点评

个人意会,不足为凭。同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9 09:04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9 08:37: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9-1-9 01:59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8 23:23
《灵枢》曰∶生之来谓之精。此先天元生之精也,
============================================= ...

【《灵枢》曰∶生之来谓之精。】这句话来之于《灵枢.本神》,其原文我已经发布过了!【此先天元生之精也】,是作者清•冯兆张的发挥,不是灵枢.本神的原话。
---------------------------------------------------------------------------
先生是个学究,喜欢咬文爵字,这不算什么缺点,但是过于咬文爵字了,就显得呆板固执了。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叫“国家主席”“总统”“元首”,古代多少朝代里都没有这类名词(古代叫陛下,大王,皇上等),您能因而说古代的中国都没有国家领导人吗?要发展的,历史的,灵活的看问题。您说对吗?

点评

谢谢先生赐教。我也是希望引起大家讨论,理解为先天之精,也没有错误。  发表于 2019-1-9 09:23
8
发表于 2019-1-9 09:04:4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9 07:23
《灵枢》曰∶生之来谓之精。此先天元生之精也,
============================================= ...

个人意会,不足为凭。同意。
9
发表于 2019-1-9 09:08:4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9 07:17
先天根本论
夫玄黄未兆,天一之水先生,胚体未成。两肾之元先立。盖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 ...

以讹传讹,以假乱真。这不科学,很不科学,您说呢?
10
发表于 2019-1-9 09:12:3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9 07:17
先天根本论
夫玄黄未兆,天一之水先生,胚体未成。两肾之元先立。盖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 ...

这一段希望看到王锡民教授的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4 04:36 , Processed in 0.1322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