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中医小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学】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

[复制链接]
14
发表于 2021-6-1 09:25:58 | 只看该作者
古人是如何发现经脉的:
1)刺激穴位诱发经脉感传(例如《灸经》)。
2)古琴乐音诱发经脉感传(《灵枢经脉》)。
3)顶眼透视经脉(《灵枢五十营》。
4)临床观察循经痛或循经皮肤病等。
5)修炼气功发现经脉感传线路。
6)利用语言诱发经脉感传。例如佛号,道号,六字诀等。
7)佩戴彩色宝石诱发经脉感传。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6-1 09:23:57 | 只看该作者
举几个例子:大脑皮质的经脉分布,筛窦的经脉分布,子宫的经脉分布等。

这些地方并没有经脉。
有的是气脏腑气分布。
12
发表于 2021-6-1 09:20:55 | 只看该作者
武极 发表于 2021-6-1 09:11
人中穴是胃经

就别再瞎编了。

督脉穴位。又称水沟。位于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周天功法中沟通任督二脉的重要穴道之一。
11
发表于 2021-6-1 09:19:30 | 只看该作者
人中:上唇上方正中的凹痕。又名“水沟穴”、“沟洫”、“寿堂”、“子庭”。为“十三部位”之一。相术家认为人中象沟渠,宜宽深通达,主长寿有子息。若浅狭壅滞,则非佳相。宋王逵《蠡海集·人身类》:“人之水沟穴,在鼻下口上,一名人中,盖居人身天地之中也。”参见“寿堂”、“沟洫”、“子庭”等条。中医术语。①指人中穴,在鼻下唇上,鼻唇沟正中。②指身体九窍中,单窍与双窍的分界点。其上耳目鼻皆双窍,其下口及二便道皆为单窍。见《脉望》:“唇之上,何以曰人中?若以为人身之中,则当在脐腹间,盖自此而上耳目鼻皆双窍。自此而下,口及二便皆单窍。上三画阳,下三画阴,合成太卦也。”③指人体头脚连线之正中,大约在脐腹部。督脉穴位。又称水沟。位于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周天功法中沟通任督二脉的重要穴道之一。
10
发表于 2021-6-1 09:16:59 | 只看该作者
一旦改成毫针的话,那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太可笑了。
经穴小的如绿豆大小。
大的比黄豆还大。
都比毫针大多了。
9
发表于 2021-6-1 09:16:41 | 只看该作者
经络循行路线并没有被古人研究的很清楚,但是可以说体表的部分基本上是搞明白而已。古人还没有搞明白的是:1)内脏循行线;2)器官循行线;3)手足循行线。
举几个例子:大脑皮质的经脉分布,筛窦的经脉分布,子宫的经脉分布等。类似的内容在临床上非常重要。
8
发表于 2021-6-1 09:11:55 | 只看该作者
人中穴是胃经

就别再瞎编了。
人中穴是督脉穴。
胃经大肠在这经过是交会穴。

点评

人中穴只有胃经经过,没有其他经脉经过。要说此穴是交会穴的话也只是左右胃经的交会而已。属于督脉的人中穴在人中穴的两旁,名称叫旁人中穴。  发表于 2021-6-1 09:33
7
发表于 2021-6-1 09:02:57 | 只看该作者
古代的穴位常常是利用指压和艾灸发现的。但是由于这两种方法作用的面积比较大,所以这其中就有很多邻近的不同经脉上的穴位被就被复合成一个穴位了。一旦改成毫针的话,那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如此经脉穴位图你还敢用吗?针灸穴位国际标准其实并非标准,因为当时没有确定一个穴位的总标准来验证具体的穴位位置。
6
发表于 2021-6-1 08:4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1-6-1 08:50 编辑

现代的经脉穴位图的确是问题太多,举例如下:
1)现代的经脉穴位图基本上是穴位连线图而不是经脉感传图。
2)现代的经脉穴位图把经脉分支上的穴位归入经脉主线。
3)现代经脉穴位图中的经脉有较多的缺失。
4)现代经脉穴位图中任督经脉被左右合二为一了。
5)现代经脉穴位图中有些穴位定位明显错误。例如:任督穴位的定位都错了。
6)现代经脉穴位图中有很多穴位都是复合穴位,原本的定位并没有穴位。例如:太溪穴,行间穴等。
7)现代经脉穴位图中有些穴位归经明显错误。例如肘髎穴是三焦经,天突穴是肺经,八髎穴和会阳穴是督脉,人中穴是胃经等。
8)现代经穴图中膀胱经的交会点在大腿后面,实际上在第12胸椎与第一腰椎之间。
5
发表于 2021-6-1 06:15:52 | 只看该作者
现代的经穴图在内踝附近肾经是最乱套的。

是你乱套不是经穴图乱套。
经络路线古代已经研究很清楚了。
不是你那些胡乱方法能发现经络。
你根本不知古代是如何发现经络。
古人现代人不明白的是经脉结构组成,经气化学组成生理病理药理超生理功能作用。
你还是画你毛细神经图吧。
经脉图不用你瞎操心乱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3 05:21 , Processed in 0.2219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