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56|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2 11:5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以下是2008年3月我给《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原文: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
尊敬的委员长及全体委员:
您好!
我以一个酷爱中医(普通公民)的名誉,真诚地向人大恳求,救救中医吧!
要想把中医排在世界的前例,必须有一套强大的理论体系。然而,中医基础理论有相当部分与理不通(表为阳,而实际表比里寒);也有相当部分找不到理论根据,这是中医不能与科学连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给部分中医理论找到了根据,修改了中医教科书与“理”不通的部分。我新观点的出现,也是向传统理论的挑战!在网上与中医保守派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辩的文字达数百万之多,我的对手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终。我的新观点部分发表在《全球中医药论坛》(百家争鸣)。
从1990年就把我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质疑寄给几十家中医刊物,但没有一家敢发表。2000年4月我向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建议,中医教学大纲必须要修改并具体提出几项问题。2000年11月中国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院的孟庆云先生用信函为我做答。什么做答,纯属胡扯。我连续多封信要求公开辩论,但就是不见回音。2005年6月24日我再次打电话给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公开辩论学术问题。他们说:我们没有权利指使哪位专家;你可以在网上辩论。我严肃地说:大是大非的问题在网上辩论谁来拍板?他们又说,你把资料寄过来吧,当天我又把资料寄过去,到现在仍没有回音。
我奋力把新中医理论观点(与同仁辩论的焦点)出书,但是,没有一家出版社为我出版。这种现象太奇怪了,我向中医学术权威挑战时,这些权威人士早已躲进了秘室(此时似乎不存在学术权威);当我出书时,这些权威人士的力量十分庞大(我的观点从1990年——2008年不论中医刊物还是中医出版社,竟然没有一家能为我出版)……
我可以负责地说,中医学术泰斗的基础理论是不及格的、用泡末文凭欺骗了国家和人民;为了学术权威人士的一点虚名小利,竟然不顾中医的死活(中医基础理论的谬论部分,学术权威是没有能力自圆其说的,所以,只有纠正了错误的理论,中医才能有发展;由于学术权威执迷不悟,致使部分错误的中医理论仍在误导学者,在这种氛围培育的中医学子,必将成为国家的累赘)。对此,国家如果不加大力度整治,那么,中医只能停留在空喊口号(一年一个新高),而实际是:没有国家的保护,中医就不能维持下去。真让人深感痛心!
为了中医的发展,请中医学术权威放下你们的架子,接受我的挑战!
中医学术问题,本应该是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管辖的范畴,但是,多年来就是得不到解决。恳请《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给一个说法,谢谢!
祝所有人大委员身体永远健康并接纳我真诚的敬礼
                                                                              
                                                                    翟鉴;2008年3月15日
27
发表于 2008-6-16 21:29:46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给楼主提个建议;
我对你学术观点了解不多,但就从你一再强调的阴阳概念而言,我认为你的学术思想欠成熟,没有把握到阴阳五行理论的真谛。所以,要在阴阳五行理论方面多下功夫
26
发表于 2008-5-18 12:26:39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中医的理论里面是有一些与现在的科学体系不相符合。。。。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06:21:14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粗略看了yulilonghe兄的帖子,我只能说,您是认真的。
根据您“阴阳归于太极,归于一 ”的说法,我就敢肯定您是一个外行人。人是“一”个体,这个形体就具备阴阳,表寒为阴,里热为阳。同样“一”块石头,它就不具备阴阳,即使用火把石头的外表烤热了,这块石头仍然不具备阴阳。
尽管您把“一”引用了若干家的说法,但是,与阴阳却没有一点关系。当然,如果您用“一”说出一个阴阳的事理来,说您是外行人就是侮辱您了,我会给您道歉的。仁兄请吧!
24
发表于 2008-5-17 20:46:21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为真理而战!为学说而生!敬礼!
23
发表于 2008-5-17 19:39:43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18>百家争鸣</a>转移过来的!
22
发表于 2008-5-17 19:39:33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欢迎批评
21
发表于 2008-5-17 19:36:45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由于数十年来中医权威集体用“洗脑”的方法,灌输中医学是用研究人体整体活体的、人体功能的特殊科学,所以不同于用解剖学研究人体局部的西医学。使中医理论是用研究人体整体活体的、人体功能的特殊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得出的特殊科学理论的观点扎根在中医人的心中,所以藏象研究的“选择与现代医学脏器功能不同的藏象理论研究为突破口,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科学方法和理论阐明其机理,丰富人体生理和病理的理论”的科研思路和方法里暗藏的玄机,是绝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我只好解秘一下请你们了解事实的真相。
    “选择与现代医学脏器功能不同的藏象理论研究为突破口”首先是肯定了中医的脏腑功能不是脏腑本身产生的,并且解决脏腑理论所研究的物质与脏腑无关。我的理由是:由于中医西医的解剖图谱可以证明中医西医的脏腑是同一解剖实体,并且西医的人体功能是解剖实体产生的,所以只有在确认中医的脏腑功能不是对应的脏腑本身产生的情况下,并且在研究的脏腑功能与脏腑本身无关的情况下,才存在“选择与现代医学脏器功能不同的藏象理论研究为突破口,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科学方法和理论阐明其机理”的理由。
    请您注意到,中医学没有细胞和分子的概念,并且“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科学方法和理论阐明其机理”研究的物质又不是脏腑.而“阐明其机理”直观地说就是解释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所以“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科学方法和理论阐明其机理”的研究思想、方法和结果都不能解决任何中医学术问题,就是说中医解决脏腑问题的科研目的是让人们相信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
    脏腑功能不是脏腑本身产生的概念,有一点抽象,为了让您看清楚这一概念的真正面目,我用举例的方式介绍一下脏腑功能不是脏腑本身产生的内容。以心主血的功能与物质关系为例,按照中医的脏腑功能不是脏腑本身产生的观点,就是说泵血功能是人体非心脏的其他物质在产生泵血的作用,与心脏本身没有必然直接的关系。换个例子也可以表达为,某人的某一个行为,不是本人做出的,而是由他人甚至是其他自然物质的做出的。具体可以表达为,某人说话的声音,不是自己发出的声音,而是由他人发出的声音。这就是脏腑功能不是脏腑本身产生的概念的真实面目。
    脏腑功能不是脏腑本身产生的观点,按照我们的习惯和传统,就是说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就是说中医的理论结论是错误的。 存在可以称之为指鹿为马错误这样千古奇谈相声笑料的中医理论,竟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科研纲领文件《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中确认为科学理论,完全可以证明中医科研已经成为中医权威集体的玩具。   
    中医理论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事实,没有人证明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是事实,中医理论是不是科学理论的问题争论了上百年了,许多人对中医科研的错误早已经公开进行了严谨的论证和批评。在一片对中医错误有理有据的质疑声中,有权威作用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肯定了犯有中医的脏腑功能不是脏腑产生这样严重错误的理论为科学理论,卫生部的高级官员不是一人不止一次公开重申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是中医权威集体欺骗政府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医权威集体欺骗政府和人民罪行的铁证,是他们用任何方法也无法掩盖的铁证!!!我始终坚信,只要披露中医权威制造的反科学骗术事实,就一定会得到你们的支持帮助的,所以写了本信。请你们帮助支持我,并请你们对我反映的事实进行调查和处理。
    有权威作用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 把不是科学理论的中医理论认定为科学理论,代表了中医权威集体把中医学术错误进行到底的事实和决心,代表了正常的学术交流已经不能纠正中医学术错误。揭露中医错误为中医事业发展出力,人人有责。我的专题研究发现,中医理论是《黄帝内经》作者用“天人相应”——天地五行之精灵“制造”了人体的五脏,所以人体有五脏、人体五脏的生理与五行的属性特征一致的思想和方法得出了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和结论的。这是有一定古汉语知识的人就可以发现的事实,由于中医权威集体用教科书欺骗和掩盖事实的方法,使中医界不能发现这一的问题,并且如果没有您的支持,中医权威集体用学霸的方法扼杀揭露事实的学术错误就很难纠正。为了纠正科研和教学错误给国家造成新的损失,我揭示中医学术错误的专著想要用成果鉴定的方式揭露纠正中医错误,期盼得到您的帮助支持。
        并致
敬礼!

                                                                           张济风     敬呈
20
发表于 2008-5-17 19:36:18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五、中医的脏腑理论是研究人体功能——人体外在现象的理论结论,不是研究人体物质的结论,是中医权威集体制造的最最重要xx。
    中医的脏腑理论是研究人体功能——人体外在现象的理论结论,不是研究人体物质的结论,这里最重要的是说中医理论的脏腑功能,不是对应的脏腑物质本身产生的人体现象,而是非对应的脏腑或者是人体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包含了用研究人体物质的思想和方法不能解决中医问题等内容)。在我对非中医人士介绍这种情况,请大家帮助我分析时,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我大概是疯了,只有xx才能有这样的现象和问题,现实中是永远没有这样的事例的。因为按照我们的习惯和传统,如果某脏腑功能不是该脏腑产生的,就是说这样的理论或者结论是错误的,是犯了指鹿为马的错误。在我拿出1999-2015《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请大家看其中藏象的研究思路:“藏象研究 .....选择与现代医学脏器功能不同的藏象理论研究为突破口,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科学方法和理论阐明其机理,丰富人体生理和病理的理论”的文字时,大家才相信我说的是事实,不是在讲故事。
   
19
发表于 2008-5-17 19:34:19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四、中医的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是中医权威编造的最大谎言。
    中医的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是说中医治病包括用药最重要的是根据中医理论对疾病做出的正确诊断。只有在诊断正确的情况下,中医医生才能正确的使用中药。如果诊断失误,就会造成使用的药物缺少针对性与错误,导致治疗失败。中医理论有指导中药使用的作用,是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的核心。
    表面看这样的观点似乎没有任何问题,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问题的存在。辨证论治(辨证施治)需要依据中医脏腑经络的理论结论,对病人的症状进行分析判断为某脏腑经络某性质状态的疾病。据此可以知道中医理论是辨证论治(辨证施治)存在的条件和基础,没有中医理论就没有辨证论治(辨证施治)。并且进一步知道如果中医理论是错误的,辨证论治(辨证施治)也必然出现相应的错误不会有正确的结论。显然,只有在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的情况下,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中医学才存在真正意义的辨证论治(辨证施治)。也可以说,只有在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的情况下,中医学才有资格谈辨证论治(辨证施治)。因此,中医理论是不是科学理论是辨证论治(辨证施治)不能回避的问题。
    中医理论是不是科学的问题争论了上百年,到现在一直也没有停止是事实。而同为中医学组成部分的中药与针灸就几乎没有分歧,完全可以证明中医理论是有问题的。我认为,判断中医理论是否正确并不难,只要看一看中医研究人体的水平和状态就可以得出客观的结论。我整理一下,中医对人体物质的概念有:心、肺、脾、肝、肾,小肠、大肠、胃、胆、膀胱(胰),皮、毛(含头发、眉毛等)、脉(经络——血管)、筋(爪、甲)、骨(髓、脑)、肉,舌、鼻、口、目、耳、二阴,津、液、唾、涕、泪、痰、精液、二便,气、血。(这里可能有遗漏,但不会影响分析判断,敬请原谅)中医学处于对人体大物质的了解阶段,与屠宰工对动物物质认识的水平属于同阶段。处于对大物质研究阶段的中医学,显然缺少能够发现人体脏腑客观规律的基本科研条件,对于复杂的人体是不能保证理论结论正确的。结合《黄帝内经》自己对人体研究思想和方法的介绍,可以确定中医理论是错误理论,中医学不存在中医权威介绍的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处于大物质研究阶段的中医学,缺少能够发现中药针对脏腑经络的药理研究的基本条件,有关中药理论的内容只能是没有任何依据的猜想。因为中医学不能保证中医理论结论正确,所以不存在辨证,当然也就不存在论治(施治)的中医理论指导中药应用的作用。
    通过中医教科书的传播,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用中医理论指导中药应用的观点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医工作者的心中,揭示这样的骗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再罗嗦几句。因为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的基础是中医理论,所以说中医权威非常清楚地知道,只有正确的中医理论结论才有辨证论治(辨证施治)。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处于对人体大物质的了解阶段,与屠宰工对动物物质认识的水平属于同阶段,不存在发现人体脏腑客观规律的基本条件,不存在发现中药有针对脏腑经络的药理研究的基本条件。结合中医理论是不是科学理论的问题争论了上百年,在学术界的一片质疑声中,中医权威始终不允许思考解决中医理论存在的问题,却大肆渲染辨证论治(辨证施治),可以证明中医权威用中医学根本不存在的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掩盖中医理论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7 10:02 , Processed in 0.0542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