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76|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经素问用语检索/统计器供网友自由使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10 11:2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愿景应该说很早就有,但这条路应该怎么走?我的感觉是,一直以来比较强调的一是传统,二是疗效。疗效这点甭说(不然我又要拿青蒿素说事又有人老大不高兴了),但强调这是中华传统,这与中医药本身的价值有关系吗?我认为关系不大。试从外国人的角度看,如果我用你的药,自然是因为比我现在用的有更好疗效的缘故(中国人用外国药难道不也是基于同理心?);如果疗效差,难道你说有几万年传统我就会用么?尽管这是明摆着的事儿,但不少人似有条件反射式的强调传统,我有些怀疑这是吃惯国家奶水的心态往“走出去”方向的自然延伸。中医有机会走向世界,靠的明明是国家强大,有些人竟可以把它讲成由中医来弘扬国威征服世界云云,实属痴人说梦。

新时代需要新思路,有新思路才会有新气象。我认为应当抛弃强调传统此一想法作法,因为传统不是疗效的原因,因而强调它只能加深世人对中医“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才要抬出传统说事)的刻板印象而已。我想进一步提出一个新思路:要把中医药的疗效和理论建立在严格的事实、数据和逻辑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告诉外国人这是经典上说的,我们照办煮碗干了几千年。

我不仅这样想了,而且也在用行动实践了。不仅【自助中医】是在实践此一理念,最近发的2个帖子讨论“气化”和内经的用语数据分析也是按照此一思路的具体实践。我相信,在现代专业技术主导的社会,用事实、数据和逻辑说理,不仅应该确立为中医药在新时代进行现代化改革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方向,更是攸关中医药如何走向世界的大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路线确定之后,从咱IT人的角度看,工具就是决定的因素。譬如《从用语数据分析看九篇大论与内经其他篇章的关系》的帖子可见,所谓数据分析并不是将些调查项目的结果作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虽然我在最初的帖子中把它讲得很简单以期大家看得明白),在过程中还要检查结果,除了所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外,还得发现新问题,调整方向,当然,更少不了不断重复的、抽取数据的操作。前面几项工作任务虽然只能由研究者亲自来做,却不是最花时间的;但这最后一项,如果完全由人来操作完成,大概只能由“过目不忘”的天才去做了。举例说,我们把内经从头到尾读一遍,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第一次读到“生长化收藏”时,就能想起前面某篇的说法是“生长收藏”,且可以马上说出是那一篇。但现在有了电脑,电脑是人脑的延伸,以前要由天才才能完成的事,现在有电脑帮忙,普通人也有机会发现以前只有天才能发现的新知。从《用语数据分析》的跟帖看,只要不是以固定立场论事、能客观评价新事物的人,对这帖子所呈现的方法和结果都是持正面支持态度的。这也说明,这帖子所代表的中医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及其所体现的用事实、数据和逻辑说理的原则精神,必将得到希望中医药发展壮大、能立足现代社会的公众支持,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要推动以事实、数据和逻辑说理在中医界形成学术风尚,最好莫过于大家都可以很容易去做我在《用语数据分析》帖子里所做的事。因此,我让助手搞了个“分身”7X24在线待候:http://www.zyydiy.com.cn/chk_terms.html,大家只要输入想检索的用语,助手马上报告调查统计结果,且可很容易验证(见下图)。

以我自己的经验,一般人研读中医经典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就是不熟悉的用语句法和篇章结构,加上思维模式本就已经不合现代人的习惯,对记忆力构成重大挑战。这工具应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故而能让读者很轻松探索和检验研读内经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不仅如此,这工具以用语为抓手、把某些概念和章节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和链接突显出来,让读者能集中精神思索/解读由此而来的事实/数据的含义,这对提高学习效率和中医经典研究水平应有所助益。


最后要说的是:此器所据内经文本来自网上,质量不敢保证(至少我发现有些地方的标点前后不一致),有些生僻字也不能处理。目前此工具只有电脑版,亦没有开发手机版的计划。如果碰到使用问题或明显错误,请在通知我的同时附上所使用浏览器的信息。更欢迎大家在使用之余提出改进意见,譬如想有什么其他功能;或把这工具扩展到伤寒、金匮去 一 值得做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9
发表于 2018-8-13 14:33:36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8-8-13 13:38
关于第一个情况,简单的答复是:早说助手很蠢,做不了。天下无难事,真要他做没有做不了的。故需要详细些 ...

第一个问题,OK.
第二个问题,不是问题,现在这样也蛮好。
28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3:38:36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8-8-13 09:48
反映一个情况,查“运化” 一词儿,只出现《刺法论》中的,而《刺法论》中的“运化”,不构成一个词儿,“ ...

关于第一个情况,简单的答复是:早说助手很蠢,做不了。天下无难事,真要他做没有做不了的。故需要详细些的解释:要单独教晓他这个当然没问题,但类似的情况简直是教他一世都教不来的。归根到底这是人和机器分工的问题,有些大家觉得小孩都很容易学会的他就是不会(未来AI有志于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如单词检索)即使过目不忘的人也不一定胜过他。所以我在另一个帖子也暗示过,不能没看过列出的材料就拿他报出来的统计说事,这很有可能给自己挖坑。

至于第二个用语加底色的问题,不是很明白什么意思,因为现在已经把用语用红色标出,如果意思是指在这用语出现的句子前后2个标点间加底色,这有些难,中间要增加/付出很多[运算],而现在的处理,视觉上已经从整篇文章中把用语出现的地方点出,人看时自然应该按前文后理去理解,故实际上所增加的收益似乎不是很多,所以在我现在规划的2个更新里不准备做。

点评

第一个问题,OK. 第二个问题,不是问题,现在这样也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3 14:33
27
发表于 2018-8-13 09:48:11 | 只看该作者
反映一个情况,查“运化” 一词儿,只出现《刺法论》中的,而《刺法论》中的“运化”,不构成一个词儿,“天运化易”,天运,化易。《六元正纪大论》中的“运化”不出现,恰恰这个“运化”才构成一个词儿,“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气化运化运行后天”,运化是指五运之化。

再提一个建议,把查找出来的词语,添加背景色,便于查看前后句。

点评

关于第一个情况,简单的答复是:早说助手很蠢,做不了。天下无难事,真要他做没有做不了的。故需要详细些的解释:要单独教晓他这个当然没问题,但类似的情况简直是教他一世都教不来的。归根到底这是人和机器分工的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3 13:38
26
 楼主| 发表于 2018-8-11 07:53:30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8-11 07:42
先生创建和推荐的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研究内经的工具,有了它就可以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查阅内经内容的工作, ...

是的。所以希望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就把它当作自己的助手,如觉得有什么想做他明明可以“顺便”做,但现在没有的,可以提出。

譬如融合观先生提到在Word里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我就想到,如果这工具可让你再加入一些条件,如同时出现某几个用语(如五运六气、收藏)或其中之一的,Word肯定做不到,但我这助手只要对他进行“再教育”、接受新“培训”,应该不难做到。




25
发表于 2018-8-11 07:42:25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8-8-10 23:30
千总说的对,我前面的回复是忽略了此一点。就肝气郁结这用语来说,是现在中医学中的“证候”用语,而“证 ...

先生创建和推荐的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研究内经的工具,有了它就可以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查阅内经内容的工作,如能被广泛利用,则厥功殊伟!

一个发明创造如果能很好的帮助和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已经很了不起了,它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不必苛求。再说,在使用的过程中,它还会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啊!赞一个!再赞一个!

点评

是的。所以希望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就把它当作自己的助手,如觉得有什么想做他明明可以“顺便”做,但现在没有的,可以提出。 譬如融合观先生提到在Word里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我就想到,如果这工具可让你再加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1 07:53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8-11 07:30:30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8-11 06:55
因为社会在发展,中医也在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医的进步,会出现许多新的概念和词汇,这个很正常。内 ...

千总说的对,我前面的回复是忽略了此一点。就肝气郁结这用语来说,是现在中医学中的“证候”用语,而“证”这概念,则是新中国成立后被西医“倒逼”出来的、作为在学术上能与西医相区别又交流的概念设计(这在月前有几个帖子里已经特别讨论过)。所以,如果把它说成内经里就有的,就明显与事实不符,属于“实事”上可证伪的说法。但是,这不能因此而推论这不是经典里说的,因此就是背离了中医。不过,你跟教条主义者讲这些,恐怕是对牛弹琴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3
发表于 2018-8-11 07:26: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工具是一个检索工具。在Word编辑软件中有查找拦,输入检索文字,即可检索该文字所在的位置,只是没有统计出现次数。
     这个工具很好使用,应该肯定。但是,这个工具不能代替读书,不能代替学习内经的具体内容。要正确使用。
22
发表于 2018-8-11 06:55: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8-10 23:33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8-10 09:56
我觉得查那些没有的概念,用途更大,例如:肝气郁结,结果是0.说明内经中没有肝气郁结这个概念。余类推。

因为社会在发展,中医也在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医的进步,会出现许多新的概念和词汇,这个很正常。内经毕竟是过去的事物,不可能出现或记述后来的事。不容置疑的是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点评

千总说的对,我前面的回复是忽略了此一点。就肝气郁结这用语来说,是现在中医学中的“证候”用语,而“证”这概念,则是新中国成立后被西医“倒逼”出来的、作为在学术上能与西医相区别又交流的概念设计(这在月前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1 07:30
21
 楼主| 发表于 2018-8-11 06:41:0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8-10 17:56
我觉得查那些没有的概念,用途更大,例如:肝气郁结,结果是0.说明内经中没有肝气郁结这个概念。余类推。

这其实就是验证。江湖习气的特点之一就是信口开河,有些人开口闭口伤寒内经,即使是中医人,大部分也不一定敢说他的某个用语内经没有。现在有了这个玩具,跑江湖的至少很难再拿内经来胡诌。当然,这只是此工具的小用。就如烧菜做饭,即使是用同样的工具,有人可以烧出名堂,有人烧出来免费也没人吃,“其理一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17:12 , Processed in 0.08331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