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四期——哲医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09-1-24 10:38:3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请问楼主:你认为你写的脉学书和周学海以及滑伯仁的脉学书,比较起来,你认为有哪些地方超过了他们?我一直以为,没有哪一家脉学方面的书,能比周学海更为详尽。不知然否?谢谢!
92
发表于 2009-1-24 10:43:3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我相信诊脉!但是真正会诊脉的人当今中国有几人?
至少目前缺乏量化指标,无法拿出公认的证据证明。
个人认为在没有揭示生命之谜以前,无法真正搞清楚经络是怎么一会事情的情况下无法用计量的方式提供证据。
目前诊脉仅仅是医生个人行为。
科学在发展,治疗疾病以及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总结都需要详实的客观证据证明。
基于这种因素我个人认为,对一些疾病还是接受现代医学的检查比较好;本人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如果按照中医的脉诊永远无法拿出国际医学界公认的证据证明药物的效果。再者同样是因为冠状动脉斑块引起的冠心病,在脉诊的时候并不一致。根据中医理论,脉象不同使用的药物就不会相同;这样治疗起来好像是很科学但是缺乏比较。
因此不得不采用统一的影像学证据证明,这样只要是医生都可以看懂。
任何人看到使用药物前后的影像学证据都会承认药物的效果!
我说这些并不是我反对脉诊,而是说真正懂脉诊的人也需要接受新的科学知识,只有这样诊断的结果才会为大家公认。
请教哲医:按照你的方法可以诊断出冠状动脉斑块的问题吗?如果可以我愿意拜你为师。我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急需!
如果可以的话,随机的给病人诊断,你可以大致说出斑块的体积、斑块最大狭窄截面,斑块的截面占血管的百分比。随后我们在给病人做64排CT检查,看看结果是否一致?
使用药物以后再诊断,如何?
期待你的回答。
给你拜年了!
93
发表于 2009-1-24 10:44:3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23 10:30pm 发表的内容:

欢迎fans先生参与交流,首先,预祝先生春节愉快,吉祥,万事如意。 哲医只是普通的中医工作者,在基层,很平凡,真的不是什么奇人。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世界各国的中医都是从中国引进的,中国是中医 ...
"三阴三阳",即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与经络没有联系.认为有联系是一种误识.“三阴三阳”,即六经,是六位。是实态六态。
所有探索或是旨在理论与人体实态的对应和回归上才可有历史学术和现实学术的意义?
94
发表于 2009-1-24 11:01:5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
哲医和xyx0535先生对阴阳五行的讨论,并没说阴阳五行不属于哲学,而是肯定了阴阳五行具有哲学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我们讨论的是,现代哲学不能全面涵盖阴阳五行的内涵和作用。
----------------------------------------------

    哲学是是世界观、方发论的 科学,它建立中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上,又指导于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回答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在各门自然科学里则是回答该科学所研究的对象的本源是什么。

    科学是对研究对象的一个无限的认识实践过程,哲学亦是一个无限的丰富发展过程,现代哲学应涵盖古代哲学的精华,古代哲学亦应该不断的吸收历史的积淀而与时具进。现代哲学若不能涵盖古代哲学的精华,则是现代哲学尚不够完整,古代哲学若不能成为现代哲学的营养而融于现代哲学,则说明古代哲学尚没有与时具进,或是已被时代所淘汰。两种哲学能并存,都能指导一定范围的实践和认识发展,则是两种哲学交融碰撞融为一体的前提。
     各门自然科学都受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或体现一种哲学思想。唯有正确的哲学思想才能使科学自身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指导科学。而科学和哲学又是文化的基础。由于现代哲学不能包容指导中医的古代哲学,所以以现代哲学为指导的现代科学,以及在现代科学、现代哲学基础上形成现代文化不能正确的认识中医学。而以古代哲学为指导的中医学,由于没有吸收现代营养将古代哲学与现代哲学相交融,使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之间形成了一条难以填平的鸿沟。
95
发表于 2009-1-24 11:10:1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4 11:18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zhongyiao2009/01/24 09:50am 发表的内容:
请教
本人学识浅薄,还不知道什么是名医,谁可以告诉我?
我的问题是衡量名医是否有一个标准?是看他说的如何,还是看他治疗疾病的效果如何?
在当代中国有谁可以称得上名医?
...
一,名医不是自己封的,而是由社会上的医生和患者公认的,是对一个医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综合评价。如果社会上的医生和患者公认你是名医,你不当名医也不行,相反,如果社会上的医生和患者不承认你是名医,你想当名医也当不成。因此,衡量一个名医的标准,是由患者和社会上的医生掌握的,不是由自己掌握的,也不是由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的。
二,医生本人说的如何和治疗疾病的效果如何,是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体现,二者是统一的,所谓名医,应该是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在哲医心目中,当代中国有不少名医,并且,在本论坛就有名医,有的已经享誉当地,有的已经享誉本省,乃至全国,这都是当之无愧的名医。作为医生,把自己当成学生,多向心目中的名医学习,是很实在的进取之路。
四,一个人是否名名垂千古,关键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个医生是否名垂千古,取决于对患者的贡献和对医学的贡献。历史不会忘记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医学领域也不会忘记对医学有重大贡献的人,在这方面,是很公平的。
五,自以为不可一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人,最终,只能是自以为。
六,改变历史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为人类造服,一种是祸害人类,这两种人,虽都能被历史记住,但有根本区别,前者被传颂,后者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七,别受宿命论的约束,努力进取,勤奋向上,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96
发表于 2009-1-24 11:16:3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xyx05352009/01/24 11:01am 发表的内容:
--------------------------------------------
哲医和xyx0535先生对阴阳五行的讨论,并没说阴阳五行不属于哲学,而是肯定了阴阳五行具有哲学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我们讨论的是,现代哲学不能全面涵盖阴阳五行的内 ...
同感。
97
发表于 2009-1-24 11:25:0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4 02:08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zhongyiao2009/01/24 10:43am 发表的内容:
我相信诊脉!但是真正会诊脉的人当今中国有几人?
至少目前缺乏量化指标,无法拿出公认的证据证明。
个人认为在没有揭示生命之谜以前,无法真正搞清楚经络是怎么一会事情的情况下无法用计量的方式提供证据。
目 ...
你提出通过诊脉的方法诊断出冠状动脉斑块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脉诊没有这种作用。
脉诊的实际作用,主要是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脉诊的主要作用是确定证候的性质,反映脏腑功能和气血变化,它不是特异性的诊断技术。
98
发表于 2009-1-24 11:59:1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再请教
按照楼主的意思,脉诊不能提供定量的检查,仅仅提供定性的诊断。
我的问题是:同样的疾病应当具有相同的发病机理,这一点是已经公认的事实。那么对与中医脉诊是否同样的疾病应当有同样的脉象?
比如冠心病的发病主要原因是因为肝脏内源性胆固醇紊乱引起的,是否你所见到的冠心病患者的脉象都表现为肝脏存在问题?
如果不是,那么如何解释这种同样的疾病不同脉象的问题?
99
发表于 2009-1-24 13:09:12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关于冠心病的脉诊现在中医界一般认为是心脏本身有问题,这实际上是很大的错误。
心脏本身如果有问题的话,冠心病的治疗中的介入治疗以后就不会立即症状消失----比如很多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胸闷非常严重;介入后胸闷症状立即消失。如按照中医的观点冠心病是心虚[或者其他心问题]引起的,同样按照中医的观点虚证也不可能立即恢复正常。
如果谁认为我说的有问题,我们可以探讨。请问,谁见过因虚证引起的疾病立即改变的?至少中医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到。
还句话说,如果冠心病真的是心虚证,介入可以立即改善。我们根本没有必要采用中医的方法治疗,吃很长时间的药物,还不知道是否可以改善。对不对?
很显然,冠心病不是心脏本身的问题。而是心脏血管的问题,是心包问题。
而引起血管问题的根源是肝脏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中医在按照脉诊诊断的时候,有几人可以诊断出冠心病的问题在肝脏上?
如果以前有中医诊断出冠心病问题是肝脏问题,为何没有人在治疗的时候从肝脏出发进行治疗?
楼主你以为我说的是否有道理?


-=-=-=-=- 以下内容由 zhongyiao2009年01月24日 01:13pm 时添加 -=-=-=-=-
泛泛而谈,大家都可以吹嘘一套!
我们只有通过具体的疾病分析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我来这里绝对不是想如何。
学术只有通过大家的探讨才能找出真相,希望楼主可以赐教。
100
发表于 2009-1-24 13:41:3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zhongyiao2009/01/24 11:59am 发表的内容:
再请教
按照楼主的意思,脉诊不能提供定量的检查,仅仅提供定性的诊断。
我的问题是:同样的疾病应当具有相同的发病机理,这一点是已经公认的事实。那么对与中医脉诊是否同样的疾病应当有同样的脉象?
比如冠心 ...
回复zhongyiao先生,你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同样的疾病虽有同样的发现机理,但受体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样的疾病可以有不同的脉象变化。比如,外感风寒证,受体质与风和寒的影响,有的表现为脉浮缓,有的表现为脉浮紧,若平素心肾阳虚,还可表现为脉反沉。因此,同样的疾病未必是同样的脉象,但同样的证候其脉象是相同的。比如阴虚证则脉细数,这是肯定的。中医的脉诊对诊断西医的病名,可提供参考,但不是特异性的诊断方法,比如脑膜炎,初期可见浮脉,中期可见洪脉,恢复期可见虚数脉,中医是根据某一阶段的临床表现辨证,按证候论治,脉诊是辨证的重要依据。 再如麻疹,若西医诊断为麻疹,初期、中期和恢复期都可用抗病毒的药,但中医治疗麻疹初期是用辛凉解表的治法,中期是用清热解毒的治法,恢复期是用养阴益气和清解余邪的治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5 04:04 , Processed in 0.15845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