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红莎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中医?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4-1-25 12:3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25 04:40 编辑

   中医和西医,各有特色。中西医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不是日新月异新科技手段的应用。中医是基于直觉,概括而形成的归纳思维。西医是基于假设,证明而形成的推理思维。
   中医的核心理论是基于“功能系统”而形成的藏象学和经络学。西医是基于解剖生理病理等发现而构成的西医各科体系,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针对具体疾患的药理学和治疗学。由于科学的不断进步,而日益丰富的基础医学体系,并有不断改善的临床各种检查手段。
   在中华大地上,并存着中西两套医学,这是医学之幸,也是中国百姓之幸!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4:19:5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的区别,在于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医的的哲学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讲究平衡的,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人体失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恢复人体机体功能的平衡状态。西医的哲学来自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丛林法则,认为导致人体疾病的原因是病菌病毒,对付疾病的办法是杀菌抑制病毒和切除病灶,认为病菌病毒消灭了,病灶切除了,人的疾病问题就解决了。
   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中西医也有本质的不同,中医强调个体的差异,三因治则是中医的最基本的诊治原则,由此而带来的是中医一病百方百治,对于一种疾病,有很多治疗思路和药物选择;而西医,受工业革命和商业化的影响,推崇普遍适用原则。无论治疗方法还是药物,都追求高度一致。
   这两种不同哲学文化背景下的医学,由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差异,出现了难以在理论上融合的分歧,在我们看来,中医的三因治则是最科学合理的,但理论的哲学性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多样性,必然导致其传播上出现问题,使其难以走出中华文化圈;而西医的普遍适用原则,它虽然仅仅在病菌病毒所导致的疾病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但因为其简单明了,最重要的是普遍适用原则是工业革命和商业化的产物,所以西医能迅速传播,但弊病却是医学商业化产业化。
113
发表于 2014-1-25 16:55:53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4 00:53
纵横非属我,
裨阖更无能。
谨慎以治学,

谢老先生!
彼此、彼此,同祝老先生全家幸福、事事如意!
114
发表于 2014-1-25 16:57:54 | 只看该作者
红莎草 发表于 2014-1-24 05:24
这才是正常的学术交流!

哈哈,说得是!
祝先生身体健康、全家幸福快乐!
也祝其他朋友们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115
发表于 2014-1-25 17:04:08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2 05:41
非常欣喜的看到,刘亦之先生非常理智和冷静的回复我的帖子,能心平气和地、条理轨范的和我讨论问题。我因 ...

刘亦之先生认为:“经络是古人对神经的深入认识,阴阳结合人体是对经络生理功能的进一步认识,气血学说结合精、气、神不过是古人对于激素的认识。...... 阴阳五行不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它们只是中医用来说理的工具,五行的运用是机械的对应实在应该废除中医理论的基础是经络学说,这是中医理论的根源。中医的脏腑理论是临床总结不是通过哪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这个观点,我不完全认同。因为神经不能完全解释中医对经络功能的认识。激素也不能完全解释中医的精气神。我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但不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以及天人相应学说才是中医的核心理论。
---------------------------------------------
两个人的几个观点,内容不少。彩色字体有用处:

黑体字部分,是我赞同。
红字部分是不赞同。
紫色有下划线的部分是一半赞同。


116
发表于 2014-1-25 17:52:3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25 09:04
刘亦之先生认为:“经络是古人对神经的深入认识,阴阳结合人体是对经络生理功能的进一步认识,气血学说结 ...

谢谢你的参与。你说的很好,帖子也很精彩。
117
发表于 2014-1-25 18:2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25 10:22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1-25 09:04
刘亦之先生认为:“经络是古人对神经的深入认识,阴阳结合人体是对经络生理功能的进一步认识,气血学说结 ...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哲学)指导思想,是说理工具,而非基本理论本身。哲学和科学本不是一个范畴。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是千百年来中国医学前辈通过解剖和临床实践,不断地分析研究和总结出来的。还有,你认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呢?请道其详。

点评

您都说完了,我还道什么祥,呵呵。这一段和我的认识完全一致。核心理论当然是脏腑经络理论。就是《内经》关于藏象学说的部分。 要再严格一点,就是:医学前辈通过解剖和临床实践这一句里,把“解剖”去掉。尽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5 20:07
118
发表于 2014-1-25 20:07:43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5 18:20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哲学)指导思想,是说理工具,而非基本理论本身。哲学和科学本不是一个范畴。 ...

您都说完了,我还道什么祥,呵呵。这一段和我的认识完全一致。核心理论当然是脏腑经络理论。就是《内经》关于藏象学说的部分。

要再严格一点,就是:医学前辈通过解剖和临床实践这一句里,把“解剖”去掉。尽管中医有过解剖活动,有一部分正确的认识,但对中医理论的形成没有帮助。这点解剖成果不值得夸。没有解剖学却建立起医学理论,这是质疑中医、攻击中医者的主要攻击点,却不知这正是中医理论的伟大之处。
为什么中医理论能流传到现在还有指导意义?奥秘就在脱离了解剖学。
119
发表于 2014-1-25 21:11: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26 08:40 编辑

中医有过解剖活动,有一部分正确的认识,但对中医理论的形成没有帮助。------中医的解剖知识虽然不多,这一点很重要,很关键。任何科学都是不断发展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解剖也是一样。中医的解剖知识不能忽视的。

点评

千总还是舍不得丢掉中医的解剖成果。(在古代确实算成果),等您有时间了,您再讲讲解剖知识对中医理论所起的作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6 16:29
120
发表于 2014-1-26 11:17: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0 23:19 , Processed in 0.05171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