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我对五行学说的认识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3-11-28 20:23:11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1-28 17:03
知音难觅。谢谢你的认同。

先生谦逊。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思想,只是现在不少人不肯勤奋刻苦地学,感到难学,进而持怀疑甚至否定之态度。这也暴露出当今国人急功近利、浮躁的不良学风。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20:59:01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3-11-28 09:34
学习了!对五行学说讲得很透彻,有益于中医业者对五行学说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

谢谢您的惠顾和赏识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21:08:18 | 只看该作者
柴胡汤 发表于 2013-11-28 12:23
先生谦逊。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思想,只是现在不少人不肯勤奋刻苦地学,感到难学, ...

一言中的。确实存在先生所说的情况 。有些人轻理论,重临床。不研读经典,不深刻体会传统理论,不知其中趣味,还要人云亦云,乱道是非,甚至自矜己能,以致误入歧途。
114
发表于 2013-11-28 21:47:22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3-11-27 05:15
3 相乘:本来前面的1,2 的生克是相互支撑,制约的“平衡”关系,如果这种制约关系被打破,就是病态关系 ...

如果肺金之肃降过之,比如用药之桑白皮,赭石,苏子等量过大时, 导致肺气过于肃降,而影响了肝气的升发; 本来肺气的肃降功能制约肝气的升发功能---使得肝气的升发成为有规律的升发, 而肺气的过降,极大的降低肝气的升发功能,这个就叫做“过克”,相乘的意思----------------。 像那些,子宫下垂,小肠疝气,极低的血压,都可能有这种问题,
…………
-气机下陷病变,兼以肺脏病理表现为主阿,比如:呼出气困难, 喘,无力,难以咳出痰, 素体无汗,右部,寸,关脉虚弱,或芤,等等
-----------------------------------------------------------






光明先生系统阐述了脏腑辨证内容,辛苦了!佩服先生的学问。


内容多,我们先集中讨论金克木。即肺气肃降太过导致肝气升发不足。


这里讲的气陷证,临床见到多的是脾气下陷。脾气下陷如果是由肺气肃降太过引起的话,好像成了金克土,这不符合五行规律,先生如何看待?或者这个暂且不说。


肝气升发不足(我们暂时叫“肝气下陷”)的病症,临床应该也有。先生前边举了升陷汤的例子。我想请教的是,升陷汤所治的病症是不是属于肝气升发不足?是的话,该证是否由肺气肃降引起?


先生:“气机下陷病变,兼以肺脏病理表现为主”,这时候的肺脏病理表现,和肝气下陷是同时兼见,还是有因果关系?如何看出“肝气下陷”是“肺气下降”引起的?
会不会是“肝气下陷”引起的“肺气下降”,呼出气困难, 喘,无力,难以咳出痰,…呢?…

点评

所以当升的运动,出现了问题时,会出现两个毛病。 1,不升性的郁积,气滞,血瘀,食积等。 2,不仅郁滞,而且下降 这种郁积,下降,都有其症候表现,以及脉的症候。 比如,1 肝气虚弱而不升:左,寸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9 05:58
作为脏腑气机升降的规则,必须要掌握。 主升的部分:肺气的宣发, 肝气的生发条达,脾气的升清,肾气的气化蒸腾。 主降部分:肺气的肃降,心气的下降,胃气的降下传导,胆火的下降,肾主导的膀胱梳下作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9 05:28
升陷汤的方子是张锡纯独创的方子:方子组成是:黄芪18克,知母9,柴胡5,桔梗5,升麻3。 张先生提出了,大气下陷的感念。 大气:肾间动气--肾气; 经少火发生---肝气; 再经水谷之气培养-脾气;上居之胸膺之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9 05:15
115
发表于 2013-11-29 05:15:4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1-28 21:47
如果肺金之肃降过之,比如用药之桑白皮,赭石,苏子等量过大时, 导致肺气过于肃降,而影响了肝气的升发 ...

升陷汤的方子是张锡纯独创的方子:方子组成是:黄芪18克,知母9,柴胡5,桔梗5,升麻3。
张先生提出了,大气下陷的感念。
大气:肾间动气--肾气; 经少火发生---肝气; 再经水谷之气培养-脾气;上居之胸膺之处--位置。
作用:支撑全身,为诸气之总纲,包举肺外。 司呼吸之枢机

大气下陷证:气短不足以息, 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神昏健忘; 其脉:沉迟细弱,“关前尤甚”。

所以按张氏讲的大气下陷,涉及到,肾,肝,脾。

你说的“脾气下陷如果是由肺气肃降太过引起的话,好像成了金克土,这不符合五行规律”, 这个叫做”子盗母气“

当初为了说明, 金乘木,举了一个例子,肺气过降,可以引发肝气的生发不足, 那么升陷汤之类的方子,可以使用。

气机下降的病变
1,可以以肺气过降为主因,你说的---先生:“气机下陷病变,兼以肺脏病理表现为主”,这个是原因之一。
2 当然也可以有,脾气虚弱,泄泻不已而导致气机下降。
3,当然也可以由,肾气不足而来。 等等。

就是说,气机下陷是一个“果”, 而导致这个“果”的“因”是多种类别,并非只有一因导致一果。

点评

1,先生前面说的子盗母气,确实说得过去。常见的土不生金,用金和土的关系说明脾和肺的关系,不论是从病机还是从治法,都说得过去,也就是都符合五行规律。 问题:脾肺关系是自然存在,五行规律是人“发现”的,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9 09:08
116
发表于 2013-11-29 05:28:02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1-28 21:47
如果肺金之肃降过之,比如用药之桑白皮,赭石,苏子等量过大时, 导致肺气过于肃降,而影响了肝气的升发 ...

作为脏腑气机升降的规则,必须要掌握。

主升的部分:肺气的宣发, 肝气的生发条达,脾气的升清,肾气的气化蒸腾。

主降部分:肺气的肃降,心气的下降,胃气的降下传导,胆火的下降,肾主导的膀胱梳下作用, 肾的纳气固涩作用。

以及经络的升降部分。

升降的关系作用,降 1是为了排泄糟粕,2,是对于下焦的濡养 3,是为了控制有规律的升;
                        升: 1 也是为了排泄(汗,呼出废气);2 是对上焦的濡养;3 是为了控制有规律的降。

这有规律的升,降;叫做,治节性的升,降 运动。
117
发表于 2013-11-29 05:58:3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1-28 21:47
如果肺金之肃降过之,比如用药之桑白皮,赭石,苏子等量过大时, 导致肺气过于肃降,而影响了肝气的升发 ...

所以当升的运动,出现了问题时,会出现两个毛病。

1,不升性的郁积,气滞,血瘀,食积等。

2,不仅郁滞,而且下降

这种郁积,下降,都有其症候表现,以及脉的症候。

比如,1 肝气虚弱而不升:左,寸关脉虚弱,两眼角下垂, 小肠疝气(肝经绕阴器),忧郁,不高兴而,难以发怒。

又比如:2 肺气弱,而不升:吸气容易,呼出难, 汗少,鼻塞, 右寸脉,细而无力,

又比如:3 脾气弱,拉肚(胃的降下的治节作用受到影响),吃的多,而时觉胃胀, 右肩无力, 面色无华,右侧:关脉弱。

又比如, 4 。。。。。

所以,气机下陷的病证,可能是单一的1,也可能,1,2组合,1,3 组合,123组合。
总之观其症候,切其脉,知其病机,随证而治之。

比如说,一个咳嗽

如果这个人,右肺寸脉细弱,关尺尚可,左脉正。那么这个咳嗽是自救型的咳嗽,通过这种咳嗽,可以有向上引气的作用,通过这种咳嗽,可以宣肺。如果此时,用,桑白皮,半夏,赭石,牛蒡子之类的药,来止咳,咳可能止了,但右脉之寸部,必然更加虚弱,将成气机下陷之症候,所以尽管一个医生把咳治好了,可他却留下一个气陷之症,病人多会愈后不良,变生它症; 而此咳症,如果用,款冬花,紫菀,枇杷之类的,就有益,因为它们的作用是宣发肺气,畅通了肺气来止咳, 草药的,花,叶部,通常有宣发功能的占多数。 或者如果咳不重,晚间可以入睡,那么不如让他咳,咳尽肺窍的郁堵后,肺气自然宣发。

症脉互参极为重要, 摸脉不分寸关尺的中医,不是传统的中医。自然那些气机变化的理论,也不能参透,因为具体的反应,就在脉上。
118
发表于 2013-11-29 09:08:47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3-11-29 05:15
升陷汤的方子是张锡纯独创的方子:方子组成是:黄芪18克,知母9,柴胡5,桔梗5,升麻3。
张先生提出了 ...

1,先生前面说的子盗母气,确实说得过去。常见的土不生金,用金和土的关系说明脾和肺的关系,不论是从病机还是从治法,都说得过去,也就是都符合五行规律。
问题:脾肺关系是自然存在,五行规律是人“发现”的,这个规律是不是客观存在?能否用脾肺关系来证明?
假如没有五行学说,能不能发现或说明脾肺关系?

2,关于气陷证,不论涉及何脏何腑,必须有“肺气下降”作为病因引起肝气不升,才能说明“金克木”的存在,先生以为如何?请继续。


我的意见:五行论脏腑,内容太多,咱们先集中在肺气肃降太过这个问题上。讨论肺金与它脏的关系。一个完了再一个。好不好?

点评

问题:脾肺关系是自然存在,五行规律是人“发现”的,这个规律是不是客观存在?------这个规律当然是客观存在的。先有五行,后有脏腑论述。当年黄帝打蚩尤,有一条理由是“不尊五行”。 能否用脾肺关系来证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9 12:39
119
发表于 2013-11-29 12:39:5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1-29 09:08
1,先生前面说的子盗母气,确实说得过去。常见的土不生金,用金和土的关系说明脾和肺的关系,不论是从病 ...

问题:脾肺关系是自然存在,五行规律是人“发现”的,这个规律是不是客观存在?------这个规律当然是客观存在的。先有五行,后有脏腑论述。当年黄帝打蚩尤,有一条理由是“不尊五行”。

能否用脾肺关系来证明?------二者的土金的关系,前面已经说明,没必要重复。

假如没有五行学说,能不能发现或说明脾肺关系?-----不用五行,但从脏腑辩证也可以,也能发现关系。
120
发表于 2013-11-29 12:44:34 | 只看该作者
2,关于气陷证,不论涉及何脏何腑,必须有“肺气下降”作为病因引起肝气不升,才能说明“金克木”的存在,先生以为如何?

您有没有看回答呢,

比如,1 肝气虚弱而不升:左,寸关脉虚弱,两眼角下垂, 小肠疝气(肝经绕阴器),忧郁,不高兴而,难以发怒。

又比如:2 肺气弱,而不升:吸气容易,呼出难, 汗少,鼻塞, 右寸脉,细而无力,

又比如:3 脾气弱,拉肚(胃的降下的治节作用受到影响),吃的多,而时觉胃胀, 右肩无力, 面色无华,右侧:关脉弱。

又比如, 4 。。。。。

所以,气机下陷的病证,可能是单一的1,也可能,1,2组合,1,3 组合,123组合。
总之观其症候,切其脉,知其病机,随证而治之。

点评

您的帖子,我都认真看过。 现在咱们集中讨论“金克木”。 你讲的:“所以,气机下陷的病证,可能是单一的1,也可能,1,2组合,1,3 组合,123组合。” 这几种组合临床都可以见到,也都可以治疗。但其中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9 22: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8 17:50 , Processed in 0.06323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