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lyyj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取类比象,邀请中西医融合先生、王锡民教授、仁海于先生、gl101先生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4-10-22 10:07:51 | 只看该作者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10-21 16:13
也只能起到一个开发思路的作用。
一个开端,不是结果。中国哲学是开端;西方科学是结果。
西方一直用中 ...

高见呀。这个观点。我会引用。
122
发表于 2014-10-22 10:13:17 | 只看该作者
      西方一直用中国哲学来开路。人家走在了前面。我们把路开开,却不愿意继续走下去。所以才落后于人家。
=============================================
      回复:
    既然我们祖先能够开路,现在我们落后了,不要紧,既然祖先能够开路,我们也一定能够赶上去,超过去!
123
发表于 2014-10-22 10:35:18 | 只看该作者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10-21 16:13
也只能起到一个开发思路的作用。
一个开端,不是结果。中国哲学是开端;西方科学是结果。
西方一直用中 ...

答非所问。
124
发表于 2014-10-22 10:37:08 | 只看该作者
牧羊人 发表于 2014-10-21 22:41
我的理解是;取类比象也好,取象比类也好,是一种说理的工具。大家都知道,医学经验的积累是经过了漫长的过 ...

不是怀疑了才出现问题。而是出了问题  才怀疑。

点评

不是怀疑才出了问题 是不会不懂才出了问题 处理问题就怀疑 为什么 外国人不认可呗 咋没人要修正孙子兵法捏一样的传承了几千年 一样的用了几千年 更加直接的面对了巨舰大炮 岂不是更要废止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2 12:15
125
发表于 2014-10-22 12:15:55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10-22 10:37
不是怀疑了才出现问题。而是出了问题  才怀疑。

不是怀疑才出了问题    是不会不懂才出了问题    出了问题就怀疑   为什么    外国人不认可呗      咋没人要修正孙子兵法捏一样的传承了几千年   一样的用了几千年    更加直接的面对了巨舰大炮   岂不是更要废止修正   为什么还没废还没修
126
发表于 2014-10-22 15:23:29 | 只看该作者
       言归正传。
     观物取象,取象建类。
     观物取象,取象比类,建立理论。
     取类比象,把理论付诸实践,反复验证,变为社会行为。
     实际上,就是实践论中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反复认识过程。
127
发表于 2014-10-23 06:07:21 | 只看该作者
       由象转变为信息,还需要一个主观意识过程,即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参考系进行比对,进行归类,象才能够转化为“信息”或者可利用的信息。例如桃树是“客观真实之象”,如果我为了吃水果,桃树上的桃子才能够成为信息,经过人脑的信息处理,我用手摘桃子。对于吃桃子这个行为而言,桃子具有香甜、可食等等信息。而另外一个人是木匠,桃树这个象,木匠获取的信息是:桃树的树干能够做木梳、做桃木剑辟邪。同一个桃树,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行为,摄取到的信息大不相同。
     一棵桃树有多少信息?可以具有无数的信息,研究方法不同,量度的单位不同,需求不同等等,可以获取不同的信息,用显微镜研究、化学分析方法研究、DNA技术研究、物理学研究、生态学研究、食物链研究、营养学研究、地理学研究、中药学研究等等,得到各种不同的信息。
128
发表于 2014-10-23 15:48: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4-10-23 07:50 编辑

       取象的局限性:对于同一个事物,因为目的不同,注意的聚焦点不同,角度不同等等,取的“象”也不同。“取象”本身就是对于整体的分割,是一个主观过程。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我们头脑中认识的世界与真实存在的客观世界是有差距的,二者不能够等同。取象不同于摄影、照相、简单的反映,是一个复杂的主观意识过程。
       把我们头脑中的客观世界(我们认识了的客观世界)运用符号诸如:文字、图形、概念、范畴、理论、语言、艺术等等表述出来的时候,运用符号表述的客观世界与头脑中的客观世界又有了差别,例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即符号不可能等同我们头脑中的客观世界。
       因此,真实客观存在的世界与运用符号表述出来的客观世界之间存在多大的差距,很难评估。
      规律、认识、理论、真理都是运用符号表述出来的客观世界,它与真实存在的客观世界出现的差异,就是造成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造成了理论的相对性、时代性。理论的相对性是指: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相对应的适用范围,出了这个范围,他没有任何用处;任何理论都不能够完全解释其适用范围内的所有问题,总是有例外;因此,任何理论都需要不断地完善与补充、修正。其时代性仍然是相对性,指的是:任何理论都具有时代局限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任何理论都可能出现错误。
129
发表于 2014-10-23 18:54:06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是一种独特的认识方法,它应该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而不是一种说理工具。正如阴阳五行也不是一种说理工具一样,阴阳五行本来就是古人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如果我们一方面说中医是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又说阴阳五行是说理工具,那么中医不具备自然科学的性质,也就一目了然了——而这是自相矛盾的。中医能够治病,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就说明了它的认识论是客观的,对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真实性是有效的,它应该在人类的认识论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现在最大的困难就在于目前科学还无法解释其客观性是怎么一回事而已。
我们的中医教材是以西方的科学方法论为坐标的,所以把阴阳五行定位为一种“说理工具,”也就是不承认中医理论的认识客观世界的真实价值,既然只是一种“说理”工具,学生们也就不重视锻炼这一种认识能力,这也是导致中医教育的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点评

感谢孙先生对本帖的关注!感谢孙先生发表的高见! 很高兴这个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孙先生和中西医融合博士发表的观点比较深入,我得认真学习,所以这几天没有发表意见。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9 19:2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30
发表于 2014-10-23 20:43: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0-23 12:46 编辑
孙曼之 发表于 2014-10-23 10:54
取象比类是一种独特的认识方法,它应该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而不是一种说理工具。正如阴阳五行也不是一种说理 ...

好久没有在论坛看到孙老先生的踪迹了,今天有幸目睹,欣喜异常。孙老先生别来无恙乎?看到先生的帖子,倍感亲切和熟悉,先生英明如昨,宝刀未老啊!

取类比象,或者说取象比类,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古老的,但是却历久弥新的法宝,看似简单,其实很深刻和现实,而且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应该会经久不衰。比如我们形容一件事物,说它是血红,雪白;比如我们描述一件事物,说它是父爱如山,人命关天。这些都应用了取类比象的方法。难道这些说法不科学吗?过时了吗?人们看到鸟飞而制造了飞机,看到鱼游而制造了潜艇,按猫画虎,闻鸡起舞,这都是取象比类的联想和模仿的结果,难道这有什么错误和纰漏吗?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因为看到洗澡溢水而发明了浮力原理。这些由于取类比象而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为什么中医应用取类比象就不可以,就要受到责难和质疑呢?真是岂有此理!!!

点评

千总是中医的临床人, 所以才有如此明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4 11:23
先生为什么不早站出来说话呢!  发表于 2014-10-24 05:2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3 03:38 , Processed in 0.08723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