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行之争 很有必要继续进行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6-1-12 22:22:45 | 只看该作者
    他们反五行,把胆汁都反倒月经里了!世界奇闻!

点评

内经五行早就讲到中医五脏内在的联系基础是五色光。  发表于 2016-1-13 11:21
122
发表于 2016-1-12 22:25:40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1-12 14:20
因为   就没几个人在事实的用五行    所以   就就找不到  五行的错误了。

看看   这么多挺五行的   一让 ...

金峰啊,我说的你都忘了?你这是找抽啊?补脾益肾你用过没有?健脾止泻你知道不?你那三方都用了不少的五行思想你知道不?是大家跑了还是你自以为是?你吃面粉就不是吃庄稼对吧?

点评

内经五行早就讲到中医五脏内在的联系基础是五色光。  发表于 2016-1-13 11:22
请教红总,补脾益肾与健脾健脾止泻与五行学说有什么关系?请阐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22:27
123
发表于 2016-1-12 22:27:38 | 只看该作者
红莎草 发表于 2016-1-12 22:25
金峰啊,我说的你都忘了?你这是找抽啊?补脾益肾你用过没有?健脾止泻你知道不?你那三方都用了不少的五 ...

请教红总,补脾益肾与健脾健脾止泻与五行学说有什么关系?请阐述。

点评

内经五行早就讲到中医五脏内在的联系基础是五色光。  发表于 2016-1-13 11:22
124
发表于 2016-1-12 22:28:38 | 只看该作者
你只要运用了五脏之间的关系,甚至用中药组方,你都的用到五行思想,五行思想已经渗透了你的血液!明白吗?

点评

是五行思想已经渗透到你自己的血液中,使你迷失方向了!  发表于 2016-1-13 12:14
内经五行早就讲到中医五脏内在的联系基础是五色光。  发表于 2016-1-13 11:22
125
发表于 2016-1-12 22:30:0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12 14:27
请教红总,补脾益肾与健脾健脾止泻与五行学说有什么关系?请阐述。

你是老师啊,你对中医五行的研究比我深啊,这还用我来回答吗?

点评

内经五行早就讲到中医五脏内在的联系基础是五色光。  发表于 2016-1-13 11:22
要说研究深,不深,因为五行本来很浅,没办法深。 我”研究“的结果是健脾补肾、健脾止泻与五行学说没有任何关系。您同意的话,咱们就有共同认识了,您不同意,可以讨论。 我给研究打个引号,是因为在中医理论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22:33
126
发表于 2016-1-12 22:33:51 | 只看该作者
红莎草 发表于 2016-1-12 22:30
你是老师啊,你对中医五行的研究比我深啊,这还用我来回答吗?

要说研究深,不深,因为五行本来很浅,没办法深。
我”研究“的结果是健脾补肾、健脾止泻与五行学说没有任何关系。您同意的话,咱们就有共同认识了,您不同意,可以讨论。
我给研究打个引号,是因为在中医理论里,五行学说的内容,实在用不着研究二字,比给小学生讲九九口诀容易的多。

点评

内经五行早就讲到中医五脏内在的联系基础是五色光。  发表于 2016-1-13 11:23
问你,中医五脏内在的联系基础是什么?不要躲闪,直面回答。你能回答上来你自己就知道健脾补肾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01:40
红总原来说的是补脾益肾,我回复时误打成健脾补肾了,抱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22:35
127
发表于 2016-1-12 22:35:2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12 22:33
要说研究深,不深,因为五行本来很浅,没办法深。
我”研究“的结果是健脾补肾、健脾止泻与五行学说没有 ...

红总原来说的是补脾益肾,我回复时误打成健脾补肾了,抱歉!

点评

内经五行早就讲到中医五脏内在的联系基础是五色光。  发表于 2016-1-13 11:23
128
发表于 2016-1-12 23:1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12 15:14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2 10:13
巴甫洛夫狗条件反射实验,电刺激青蛙坐骨神经实验,是中医的脏象经络、气血津液??三羧酸循环, ...


肝阳虚,肾阴虚……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吗?!

一一以肾阳虚为例

肾阳虚证

病因: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症状: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夜尿多,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胖淡,脉沉迟无力等。

——西医病理本质:似为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功能低下。

从病因上言,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功能低下的病因也可以是先天性的,或年老,或久病,或房劳过度所致。

从症状上言,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低下,甲状腺激素不足,可致机体新陈代谢低下,故畏寒肢冷,喜热饮,脉迟无力等改变;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低下,如酫固酮水平不足,可致肾脏重吸收钠离子和水减少,而出现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同时肾重吸收钠离子减少,血液及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下降,而出现口淡不渴,舌胖淡等;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功能低下,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分泌紊乱不足,而出现男子阳痿早泄,女子不孕等症状……


见:肾阳虚的病理本质(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156

具体细节或可商榷探讨,但方向上大致如此。

点评

内经五行早就讲到中医五脏内在的联系基础是五色光。  发表于 2016-1-13 11:23
129
发表于 2016-1-13 01:40:0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12 22:33
要说研究深,不深,因为五行本来很浅,没办法深。
我”研究“的结果是健脾补肾、健脾止泻与五行学说没有 ...

问你,中医五脏内在的联系基础是什么?不要躲闪,直面回答。你能回答上来你自己就知道健脾补肾了。

点评

内经五行早就讲到中医五脏内在的联系基础是五色光。  发表于 2016-1-13 11:20
中医五脏内在的联系基础,现在还在探索中,中医病理学研究有一些初步的结果,但是很零散。 古代中医先发现其有联系,探索联系的基础是现代条件下才能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11:16
130
发表于 2016-1-13 05:14:07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12 15:10
肝阳虚,肾阴虚……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吗?!

一一以肾阳虚为例

先生所罗列的倒像是“席汉氏综合症”,所以还不如直接说是“席汉氏综合症”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13:11 , Processed in 0.05531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