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6-1-12 21:19 编辑
席汉氏综合症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垂体前叶的代偿功能较强,大于75%时临床症状极轻微,只有当组织坏死超过90%以上时才有明显症状。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最敏感的是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减少,其后影响促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生育期,闭经可发生在产后3个月~32年,经产妇多于初产妇。因垂体前叶病变所造成的各种激素分泌减少,其程度各有不同,其相对应的靶器官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则不完全平行,发病早晚不一,症状轻重不同。 典型表现为:在产后大出血休克后产褥期,长期衰弱乏力,最早为无乳汁分泌,然后继发闭经,即使月经恢复,也很稀少,继发不孕。性欲减退,阴道干燥,交媾困难。阴毛、腋毛脱落,头发、眉毛稀疏,乳房、生殖器萎缩,精神淡漠、嗜睡、不喜活动、反应迟钝,畏寒、无汗、皮肤干燥粗糙,纳差食少、便秘,体温偏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面色苍白、贫血。多数有水肿、体重下降,少数有消瘦恶病质。
折叠编辑本段检查GH、FSH、LH、ACTH、PRL降低。 TT3、TT4、T3、T4、TSH减低。 血皮质醇、尿皮质醇下降,空腹血糖降低。雌激素、孕激素、睾酮均降低。常有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血细胞比容下降。至今未证实席汉综合征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免疫学检测表明患者血液检测抗垂体抗体阴性、垂体过氧化物酶抗体阴性。 超声检测可见子宫萎缩,卵巢变小、无卵泡发育、亦无排卵。颅部X线显示蝶鞍无明显变化,颅脑CT、MRI显示垂体萎缩变小,MRI显示83%的患者虽然垂体影像可辨,但其密度显著减低,甚至在蝶鞍区显示空腔回声,称为“空状蝶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