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二期——孙曼之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09-2-5 22:16:3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回复:


第八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尽故也。若欲作再者,针足阳明,使则愈。

    从本文可以看出,所传为经,而并非别的什么东西。请先生把以上红字部分解释一下吧。

142
发表于 2009-2-5 22:35:4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书读多了读到牛角尖里.如果生病不是因为脏腑经脉短路,而是所谓的三部六病,时间空间,那么煎好药不需吃下肚腹,,只要在特定时间洒向空间???或头上脚间一抹.
用他人链接搪塞,居心险恶.
143
发表于 2009-2-5 23:06:4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9/02/05 10:15pm 发表的内容:
回复:
    在“传”字本意为:传授、传布、流传、传送、传递、传达、表露、以命令召唤。
    张翔先生所说的“变化”完全是杜撰!
“传”【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轉也。【釋名】傳,轉也。【廣韻】轉,動也。
144
发表于 2009-2-5 23:19:0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9/02/05 10:16pm 发表的内容:
回复:

第八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从本文可以看出,所传为经,而并非别的什么东西。请先生把以上红字部分解释一下吧。
此条我已在134楼说明清楚,若你的理解力有限,我可以再解释一次。“以行其经尽故也”《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脉经》均作“其经竟故也”此“经”乃病程、病期也。伤寒病的演变过程以7天为一经,即一个病程周期。“再”表示重复或继续,再经,意为:伤寒病的演变过程仍在继续。“使经不传”意即“使伤寒病的演变过程不往下继续发展” 之意。
“太阳发生病变,头痛,至七日,通常会自愈,这是伤寒病演变过程终结的缘故。如果这一病变过程仍在继续,也就是说,太阳发生病变,头痛等表现七日以后,仍未自愈,则可针“足阳明”,就可使伤寒病的演变过程不往下继续演变。”

-=-=-=-=- 以下内容由 张翔2009年02月05日 11:21pm 时添加 -=-=-=-=-
再次期待先生回答我在134楼所提的问题。
145
发表于 2009-2-6 00:01:5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回复#146:
     
     烦请张翔先生回答:
     广韵是什么时代的著作?伤寒论又是什么时代的著作?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两者相距多少年?广韵是否可以证明伤寒论的传字的原义?
146
发表于 2009-2-6 08:46:4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9/02/06 00:01am 发表的内容:
回复#146:
     
     烦请张翔先生回答:
     广韵是什么时代的著作?伤寒论又是什么时代的著作?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两者相距多少年?广韵是否可以证明伤寒论的传字的原义?
先生已理屈词穷,而开始搞小动作了,有失大家风范,不回答问题而钻牛角尖。我再回答一次,你若不回答问题,也让会员有所了解伤寒大家,我也只能作罢了。
我在145楼列举了一些词书,而先生要说年代,上述【廣韻】全称《大宋重修广韵》, 北宋官修韵书,年代虽晚于东汉,因为官修,均本于古籍。【釋名】则为东汉之书,作者刘熙,桓、灵之世人,师从郑玄,应与仲景同时,不知能证明伤寒论的传字原义否?【釋名】傳,轉也。又續也。 更古一些有【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註】移也。 
147
发表于 2009-2-6 16:51:2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下面引用由张翔2009/02/06 08:46am 发表的内容:
先生已理屈词穷,而开始搞小动作了,有失大家风范,不回答问题而钻牛角尖。我再回答一次,你若不回答问题,也让会员有所了解伤寒大家,我也只能作罢了。
我在145楼列举了一些词书,而先生要说年代,上述【廣韻】 ...?【釋名】傳,轉也。又續。 更古一些有【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註】移也
哦?
这就是教授的水平?罗罗嗦嗦,也就“傳乗,乗他車”没什么新意。——《素问·玉机真藏论》【传,乘之名也】。
[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故病有五,五无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伤寒杂病论序》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摘录张翔:[“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m{';2
此条有两“传”字,其意为“变化”也,继续演变也,并非“传经”之意。mf"{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R<
此条中的“不传”与上条一样。P6Lt
关于第八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罗罗嗦嗦,,丝毫不能证明此“传”不是传经,是[此“经”乃病程、病期也。]
相反问一下张翔:若没有气血在不同脏腑经脉的变化,何来病程、病期变化?
从一脉相承的《内经》看《伤寒论》,“传经”是简略语,指邪气传入不同经脉!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使经不传,不可机械地解释经在传,用现代语言,相当不使下一连贯的经脉感染邪气!当邪气有可能侵入再下一条经脉,针足阳明,泄邪气也。



148
发表于 2009-2-6 17:03:3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就这么点火炮,倒掮九齿耙,东逐西耙,还恁充教授,骂骂我等不入流的胡言乱语倒也罢了,
想与孙总版叫阵,得拿点真知识新玩意。
149
发表于 2009-2-6 18:18:2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回复&#35;149:
    呵呵,我只是问一下先生几个问题,怎么就叫做“搞小动作”呢,难道先生已经没有招架之力,准备撤退了吗?看来先生不知,学术讨论就是如此, 互相提问,完全是正常现象,完全不必为此而大发脾气呀!下面是我对于先生答复的答复,仍请先生稍安勿躁,继续我们的讨论吧
150
发表于 2009-2-6 18:18:4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回复:
      现在,让我们继续讨论传字的原义。
     
      《说文》:“传,遽也”,段注:“《周礼》';行夫掌邦国传遽';,注云:‘传遽,若今时乘传骑驿而使者也’。《玉藻》:“士曰传遽之臣”,注云:传遽,以车马给使者也”。
      
      按:传的原义是传驿、传送、传递,其他意义都是这个基本义的引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3 00:42 , Processed in 0.05181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