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家秦伯未教授谈中医五行学说治病在临床上具体经验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6-1-28 16:13:35 | 只看该作者
学友众多!真是登坛获益!
12
发表于 2016-1-29 00:01:33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6-1-28 11:02
仁海中医西化,见中医就批,真的没救了,与秦伯未比,您算个啥?有几两几钱?

不管谁,都是人,不是神。
13
发表于 2016-1-29 05:4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萧铁 于 2016-1-29 05:53 编辑

秦伯未在老一辈中医大家中是很有见识的,对现代中医理论的成形有很大的贡献,值得大家尊敬。

至于所谓“五行学说的运用”,其实这里至少有两个核心问题需要支持者认真对待。一是方法论的问题:现代思维重视反证,而只从经验中挑出支持的例证(天鹅都是白的),例证再多也不能证明世界上没有黑天鹅,而中医这种阐述学说的方法,对于提升中医的科学性,再加100倍的量不仅无济于事,而且越发显得与现代思维南辕北辙。

二是具体的的所谓中医五行说,从历史的史实看,是古人先有了阴阳五行是天地至理(普遍真理)这个认知,然后“形而下”到医学领域的结果,但其过程及结果却是充满矛盾和谬误。别的不说,传统的五行学说对行与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有很清楚明确的界定,但到中医那里,竟然可以产生出所谓“反克”的关系来!用现代的话语来说,这是不折不扣的“修正主义”!一方面把五行捧上天,一方面又随意修改,说轻的叫学术上不严谨,说重些简直就是“打着红旗反红旗”;难免落人以言行不一、口是心非之口实。

点评

您讲的太深,这里理解不了。  发表于 2016-1-29 15:14
14
发表于 2016-1-29 05:55:58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28 16:01
不管谁,都是人,不是神。

仁海先生,请冷静地思考和看待问题,不要感情用事,故意滴任性。

五行学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医采用了用以帮助诠释和推理生理病理变化,以及指导诊断和治疗的,它虽然不是医学的本身,但却是中医得力的工具。


就像人们吃饭使用筷子和碗盘,筷子和碗盘固然不是食物,但是离开了筷子和碗盘,人们进食就会感到困难。当然,仁海先生吃饭可以不用工具,而是直接用手抓,那也未尝不可,个人自由吗?但是你也没有必要反对别人使用碗和筷子啊!
15
发表于 2016-1-29 12:4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1-29 08:51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29 01:55
仁海先生,请冷静地思考和看待问题,不要感情用事,故意滴任性。

五行学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 ...

       谢谢老先生的教诲!
       筷子和碗不存在时,那还怎么用?人为地设上障碍,再钻来研去,就没有实际意义。
这些理论,不用五行学说,照样讲得通,而且更简单、更明了,那么,何必增加那些繁文缛节呢?如此这般,除了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之外,毫无其它用途。
16
发表于 2016-1-29 14:14:28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理论可以看作是拐杖,帮助了中医药理论系统化的完成。而中医理论系统化完成后,这个拐杖就可以丢去了。若仍然持有它,反而不利于中医药理论大踏步的前行。

点评

就如我说的拖鞋。  发表于 2016-1-29 15:15
不完全同意陈先生的观点。五行理论目前只完成了其一部分作用,即定性方面的工作,但其量化方面的工作(即科学化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探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9 14:2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7
发表于 2016-1-29 14:22:20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29 14:14
五行理论可以看作是拐杖,帮助了中医药理论系统化的完成。而中医理论系统化完成后,这个拐杖就可以丢去了。 ...

不完全同意陈先生的观点。五行理论目前只完成了其一部分作用,即定性方面的工作,但其量化方面的工作(即科学化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探讨。

点评

黄先生,您是理工科专业的,大约熟悉了物理学之类学科的发展过程,所以这么设想五行学说的发展。这五行学说和物理化学不一样,它先天不足,不可能按您想的那个方向发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9 15:17
18
发表于 2016-1-29 14:44:23 | 只看该作者
"一、必须以内脏为基础,离开了内脏活动的真实反映来谈五行,便会落空。
二、必须依据病因和病情的发展,在辨证施治下适当地运用五行学说,否则也是不切实际的。"

老铁博士,请你仔细读读这两点。内脏是什么?

点评

阴阳五行,如果能落到实处,就是中医理论实现现代代的标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9 14:53
19
发表于 2016-1-29 14:53:29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6-1-29 14:44
"一、必须以内脏为基础,离开了内脏活动的真实反映来谈五行,便会落空。
二、必须依据病因和病情的发展, ...

阴阳五行,如果能落到实处,就是中医理论实现现代代的标志。
20
发表于 2016-1-29 15:17:35 | 只看该作者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1-29 14:22
不完全同意陈先生的观点。五行理论目前只完成了其一部分作用,即定性方面的工作,但其量化方面的工作(即 ...

黄先生,您是理工科专业的,大约熟悉了物理学之类学科的发展过程,所以这么设想五行学说的发展。这五行学说和物理化学不一样,它先天不足,不可能按您想的那个方向发展。

点评

我了解五行原理在物理学上的原理,但要真正做到在医学上的完全量化是很困难的,但做到相对性是没有问题的。中医的辨证过程实际就是相对调整的过程。就像数学中的收敛性一样,不一定要知道收敛点,只要知道收敛性就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9 16: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7 09:39 , Processed in 0.0790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