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钟,六律之首,声调洪大响亮,为古代矫正音律的乐器。黄钟长九寸,每寸九分,共计八十一分。即黄钟数八十一,由九而来(九而九之),以此引申为事物的标准、典范,凡制事立法、典章制度等必须遵照执行。汉代有这样的典章制度,而《素问》、《灵枢》等各九卷、各八十一篇,就是在自然不过的事了。所以《灵枢·九针论》说:“天地之大数,始于一而终于九。……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张介宾《类经·针刺类二》说:“自一至九,九九八十一而黄钟之数起焉。黄钟为万事之本,故针数亦应之而用变无穷也。”
古人认为,九为数之极、数之大,取最多至广之义。且又为万物之本元,用变无穷,凡制事立法、典章制度等必须遵照执行,所以,九针乃应“天地之大数”九及“黄钟数”八十一(九而九之)天人相应、取象推演而来。因“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而有“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素问·离合真邪论》)之圣训典范说。故九和八十一在汉代有很重要的意义,《素问》和《灵枢》都是各九卷、各八十一篇,是西汉中期以后的统治思想给《内经》留下的烙印。这怎么能说是受佛教的影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