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事实说话,《伤寒杂病论》中有没有五行?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6-29 22:47:24 | 只看该作者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这部著作在公元210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生于210年,东汉建安15年,晋朝266年开始)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金匮要略》就是该书的杂病部分。
         伤寒论出书与王叔和出生都是210年,晋朝266年建立,王叔和已经将近60岁。王叔和拿到的张仲景伤寒论竹简,也就是说,只有王叔和拿到了伤寒论竹简原版。王叔和把竹简伤寒论第一次抄到纸上,并且做了编排。
         王叔和抄写伤寒论的时候,他是不是加了自己的东西?现在有些人一口咬定王叔和改动了伤寒论,需要拿出证据:书证、物证、理证。改动了那些内容,证据是什么?除非拿到竹简原版伤寒论作为对照!!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6-29 22:54:47 | 只看该作者
       只有王叔和拿到了伤寒论竹简原版。也只有王叔和看见过竹简原版,是王叔和把竹简原版抄到纸版上的,王叔和成了唯一的一个知情人!他加不加,改不改,错不错……只有竹简原版才能说清楚。别人都是瞎猜!没有确凿的证据。

点评

智者谈现实中的伤寒论,愚者谈猜测中的伤寒论。谈古代,毫无用处,现实版才是真正的证据。  发表于 2018-6-30 06:44
谁给你说《伤寒杂病论》原版是竹简?你怎么想编个什么张口就来?这种学习态度,怎么好意思参加伤寒论的讨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30 00:40
谁给你说《伤寒杂病论》原版是竹简?由你编故事吗?  发表于 2018-6-30 00:38
13
发表于 2018-6-29 22:55: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8-6-29 22:5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6-29 20:54
112方,262方,
      阴阳统帅四气;五行统领五味。四气五味组方就是阴阳五行的运用。

四气五味怎么就是五行了?
四气是阴阳二气,是阴阳。五味怎么就是五行了?你能讲出来道理吗?
不要跟我说,有五就是五行,杨五郎五台山出家,两个五呢。二百五,五十个五呢,难道都叫五行不成?
五陵年少、五马分尸、五迷三道……多了,都是五行吗?

点评

按您的逻辑,四气不是四嘛,怎么又成二(阴阳)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30 21:01
气急败坏了!你把帖子看清楚了,再发牢躁。牢骚太盛防肠断!何必呢。  发表于 2018-6-30 07:37
14
发表于 2018-6-29 22:58:1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8-6-29 18:55
四气五味怎么就是五行了?
四气是阴阳二气,是阴阳。五味怎么就是五行了?你能讲出来道理吗?
不要跟我 ...

好!
15
发表于 2018-6-30 00:40:5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6-29 22:54
只有王叔和拿到了伤寒论竹简原版。也只有王叔和看见过竹简原版,是王叔和把竹简原版抄到纸版上的, ...

谁给你说《伤寒杂病论》原版是竹简?你怎么想编个什么张口就来?这种学习态度,怎么好意思参加伤寒论的讨论。

点评

错简、乱简、残简,为证。  发表于 2018-6-30 07:40
这当追究菜伦造纸时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30 05:11
16
发表于 2018-6-30 05:1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18-6-30 05:33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6-30 00:40
谁给你说《伤寒杂病论》原版是竹简?你怎么想编个什么张口就来?这种学习态度,怎么好意思参加伤寒论的讨 ...

这当追究菜伦造纸时期。中医为传统医学,人有五官,五指,五脏,就以五为统了。

点评

五官、五指是天生的,不是中医给长的。五脏是中医划分的,因为五的器官多,更因为五行学说的干扰,中医把内“脏”和内“腑”,硬生生割掉几个,只留下五个。 这五行学说真是“坑爹”啊! 再说,“五官”一词,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30 09:54
17
发表于 2018-6-30 06:4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30 06:45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6-29 22:54
只有王叔和拿到了伤寒论竹简原版。也只有王叔和看见过竹简原版,是王叔和把竹简原版抄到纸版上的, ...

      智者谈现实中的伤寒论,愚者谈猜测中的伤寒论。谈古代,毫无用处,现实版的伤寒论才具有实际应用意义,才是真正的证据。谈古代毫无意义。

点评

同意。  发表于 2018-6-30 07:19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18
发表于 2018-6-30 06:50:55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6-29 22:44
智者谈现实中的伤寒论,愚者谈猜测中的伤寒论。谈古代,毫无用处,现实版的伤寒论才具有实际应用意 ...

赞成这个观点。学习中医要以现实版本为主,除非有显著的错讹或疑问,不得胡乱考证古代版本,搞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胡乱考证,东拉西扯,只能增加中医理论的混乱,导致众人的非议!

点评

赞成考证,支持存在学术异议。任何反对别人争鸣的建议,均予作废。  发表于 2018-6-30 13:1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6-30 07:18:35 | 只看该作者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刻在竹简上的,有疑问吗?请你拿出证据。
        【   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当时造纸术尚不成熟,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了,即使是几十年前才完成的《伤寒杂病论》也是同样的命运。】转载百度。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6-30 07:44:52 | 只看该作者
      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造了造纸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
   
       晋与南北朝的书写纸抄经纸为麻和楮皮制造,纸面已敷用淀粉与白色矿物涂料并进行研光。
       王叔和,古代医家名。晋代医学家。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属山东)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

点评

不是自己否定您老自己的竹简说吗?前唐后汉,您好像都知道,怎么就想起张仲景用竹简呢?蔡伦发明造纸,比张仲景早了二百年。张仲景再怎么落后,也不会在造纸术发明了二百年后还用竹简吧?张仲景不是穷乡僻壤的粗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30 09:4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13:31 , Processed in 0.15635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