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fayuan_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脉和穴位的分与合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11:24:16 | 只看该作者
昆仑穴和太溪穴。因为膀胱经和肾经都是长分股结构,所以昆仑穴和太溪穴也都是复合穴位。其中前昆仑穴位于外踝后缘,后昆仑穴位于外踝后方,跟腱前缘;前太溪穴位于内踝后缘,后太溪穴位于内踝后方,跟腱前缘。昆字提示我们此处有两条线通头部,对应的穴位也是两个。如此看来以前我们针的位置是在两个穴位之间。那里只有小动脉,没有穴位。按摩和艾灸的话等同于一个交会穴。
12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00:19:13 | 只看该作者
知错就改中医才能进步。固步自封就会脱离现代。不验证中医的基础理论就做研究基础不牢,很可能是错上加错。也许论文能上杂志,但是对中医发展毫无用处。唯有个人晋升职称可用,早晚会被批判。经典无错,圣人无过那只是臆想。西医在不断的改进错误成了现代医学。中医要发展就必须验证基础理论,继承正确,补充缺失,改正错误。否则灭亡也就不远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00:50:48 | 只看该作者
进城 发表于 2025-2-4 20:22
丹道小周天的运行路线只有一种。
从督脉向上至头顶在向前向下进入任脉至腹。
大都是有热气流的感觉感受。 ...

督脉从头至尾到肛门后缘并没有路径穿越肛门孔到任脉。
表里经脉的连接都是逆向并行的结构,督任的连接怎可例外?
小周天可以借助大肠经从唇角到兑端穴进入督脉。但是需要用意念突破大肠经和督脉的相对不应期。这是超生理现象。
假如任督经脉是位于中线的一条:
1)经脉就必须通过无组织的空洞(肛门孔、阴道孔、尿道孔、脐孔、口腔)。那就没有经脉了。
2)在一次经脉大循环中任督经脉必须开通两次。
3)经脉的最短有效长度缺少十五尺。
4)刺激中线就可以诱发出任或督脉的感传(实际上做不出来)。
5)任脉(任指六寸竹管从中劈开用于信物)必须改成中脉。督字下面的目要改成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05:51:17 | 只看该作者
督脉和任脉的运行方向历来就有争议。
1)任脉向上,督脉向下《灵枢营气》。
2)任脉和督脉皆向上《灵枢经脉》《难经二十八难》《骨空论》。
3)任脉向下督脉向上《灵枢经脉》。
其中《灵枢营气》是用顶眼观察一侧十四经脉走行的记录,2)和3)是刺激穴位诱发的任督经脉走向记录。经脉的生理走向是单向的,刺激穴位诱发的感传多是双向的或多向的。在研究经脉生理走向的时候要以那个为准呢?类似的情况还有五输穴刺激井穴诱发的感传也是双向的。不过古人把离心的小段给舍弃了。结果只剩下向心的感传了。于是有一个医学流派就认为经脉的走向是向心的。这对吗?
15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07:45:43 | 只看该作者
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之谜。用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是中医一大绝招,其疗效不仅中医使用现代医学的妇产科也常使用。只不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为古人和我们把至阴穴的两个分穴合并后归经到膀胱经中去了。因为膀胱经与子宫没有联系,所以解释就无从入手了。下面我们可以把至阴穴分成两个分穴来解释:
1)至阴穴的阴指的是内部的性器官。刺激至阴穴诱发的感传可以到达内部的生殖器官。其中男性到前列腺,女性到子宫。
2)至阴穴的两条经脉是:膀胱经小趾外侧线和肾经后线。其中肾经后线的感传到男性的前列腺或女性的子宫。
3)至阴穴可以分成膀胱经小趾外侧线的背至阴穴和肾经前线的掌至阴穴。艾灸的时候掌背至阴穴无法分开。作用是补肾经后线和膀胱经小趾外侧线。背至阴穴位于小趾外侧指甲角旁2mm,掌至阴穴位于小趾外侧指甲角旁4mm。
4)胎位不正的原因是子宫颈部肌张力减弱导致子宫腔呈球形。胎儿在球形的子宫腔中是可以任意转动的。
5)艾灸至阴穴的结果是补肾经后线。结果是逐渐提高子宫颈部的血液供氧进而提高子宫颈部的肌张力。然后子宫腔就变成了倒葫芦形(上大下小)。胎儿头部较小倒置在小葫芦球中,胎儿身体较大倒置在大葫芦球中。胎儿与子宫腔紧密结合便不再任意移动。这便是正常的胎位了。
艾灸至阴穴可以不分掌背分穴,讲述机理就必须分开讲述。

点评

用艾条灸就可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5 12:51
你说的艾灸的艾绒是多大?  发表于 2025-2-5 11:53
16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12:51:46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5-2-5 07:45
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之谜。用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是中医一大绝招,其疗效不仅中医使用现代医学的妇产科也常使 ...

用艾条灸就可以。

点评

这是熨法,不是灸法,请你看看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麦粒大小  发表于 2025-2-5 15:54
17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22:42:01 | 只看该作者
进城 发表于 2025-2-5 19:07
督脉和任脉的运行方向历来就有争议。

不是脉的运行方向。

是什么沿着经脉流动?不是血液,不是经气,不是气血。是循经微循环开放的过程在沿经脉流动。有点像多米诺骨牌。
18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22:46:41 | 只看该作者
进城 发表于 2025-2-5 18:49
督脉和任脉的运行方向历来就有争议。
1)任脉向上,督脉向下《灵枢营气》。
2)任脉和督脉皆向上《灵枢经 ...

丹道小周天是意念调控下的经脉流动。可以顺经脉流动,可以逆经脉流动,可以双向流动,可以穿越无组织的空间。把其中一种流动定为任督运行方向是片面的做法。
19
 楼主| 发表于 2025-2-6 00:51:14 | 只看该作者
进城 发表于 2025-2-5 23:33
是什么沿着经脉流动?不是血液,不是经气,不是气血。是循经微循环开放的过程在沿经脉流动。有点像多米诺骨 ...

微循环的开放和关闭是间歇性的(生理学)。循经微循环的开放也会影响到附近的散布微循环,因此才会有皮部和经筋与经脉的关系。但是密集分布的毛细血管和散布的毛细血管在开放时的感觉是明显不同的。因为在经脉线上分布着丰富的胆碱能神经纤维,所以我们可以感知到超生理流量的经脉开放。那些散布的毛细血管也有少量的神经末梢,只不过感觉很弱被经脉主干的神经活动所掩盖了。
20
 楼主| 发表于 2025-2-6 00:59:11 | 只看该作者
进城 发表于 2025-2-5 23:33
是什么沿着经脉流动?不是血液,不是经气,不是气血。是循经微循环开放的过程在沿经脉流动。有点像多米诺骨 ...

经脉活动的基本格式是开放和关闭。开放的时间约为3分钟,关闭的时间约为11.4分钟。关闭的时间处于相对不应期状态。在相对不应期,生理性的刺激不会引发经脉开放。因此在生理学中才有微循环25~30%开放的现象。假如医学是一座城,你好像是在城外。你是一个很想进城的人。读医学院校是一个进程的路径。希望你早日进城。

点评

经脉可能开放和关闭?就名词术语含义就不是对实体而言,你理解成有实体,望文生义,没有学好中医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6 07: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4 07:23 , Processed in 0.05143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