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四期——哲医

[复制链接]
191
发表于 2009-1-30 22:08:1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丁和先生:看过以下目录,你还认为是急急下的结论吗?
目录
第一部分,总论
一,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已逐渐埋没了
二,哪些文献仍可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三,《内经》怎么说的
四,《难经》怎么说的
五,“经络”是怎么起源的
六,经络学说是怎么形成的
七,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埋没的
八,《内经》是怎样告诫后人的
九,因有原始记载,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迟早会被挖掘出来
十,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挖掘出来的
    第二部分,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一,脉和经
二,阴阳离合和三阴三阳
三,六合和八肱
四,隧、经隧、气脉
五,根和结
六,经络的终始
七,经络的起止
八,经络
九,经脉和络脉
十,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一,十二经
十二,奇经八脉
十三,十五络
十四,十四经别和十四别络
十五,浮络和孙络
十六,经筋和皮部
十七,正经
十八,血脉
十九,经络的归属
二十,六经
二十一,经气
二十二,经水
二十三,经穴和经外穴
二十四,药物归经
二十五,六经证
二十六,经络的分布
二十七,经络的开合枢
二十八,经络的循行方式
二十九,经络通过人体主要部位的方式
三十,经络的散系布
三十一,经络的交会合
三十二,离合出入
三十三,经络和脏腑的联系
三十四,经络之海
三十五,经脉之海
三十六,标本
三十七,四街
三十八,气海
三十九,经络现象
四十,经络感传现象
    第三部分,参考资料摘录
一,古文献对经络的记载
二,经络现象和经络实质相关研究
三,经络实质的几种假说
    第四部分,经络的分布和循行路线
一,十二经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二经别
四,十四络脉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七,经络循行和分布的主要规律
八,各经联系的主要部位、脏腑器官和腧穴
九,各“经”在人体主要部位和脏腑器官的分布概况
十,《内经》和《难经》对各“经”所“主”病症的记载
十一,十二经之筋的病症
    第五部分,经络的重要作用
一,经络的概括作用
二,经络的演绎作用
三,经络的联系作用
四,经络的临床作用
           五,经络的其他作用
192
发表于 2009-1-31 11:02:0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丁和在 2009/01/31 11:05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30 10:08pm 发表的内容:
丁和先生:看过以下目录,你还认为是急急下的结论吗?
目录
第一部分,总论
一,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已逐渐埋没了
...
哲医老师,您看我这人就是不会说话,
您认为经络实质的真面目已经被您挖掘出来了吗?您才说:经络的实质是古代医家按当时的系统方法在人体上创建的?
说心里话,我知道这本书是很好的,也花费了您很多心血。
但是看中医历史,您能说中医延续至今,不是大量中医前辈们的大量心血的结晶?
中医今天陷入迷茫,能说不是那些名家们在无意中留下的瑕疵,交织成一道迷茫的高墙,给后人形成迷宫?
恕我直言,您说的“经络的实质是古代医家按当时的系统方法在人体上创建的”将给祖传迷宫再添一块大城砖!
书名《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若没有对经络真面目作结论,书将显得文不对题。
而这个书名却对激发人们猎奇购买有很好的广告作用,但这个结论对您的整个内容,无疑是蛇足之举。
很抱歉,打扰哲医老师了,哦 再说明一下,别怪我,要怪就怪老天让我莫明奇妙病那么多年,又让我发现《内经》内容其实是那么远胜目前医学,却又是那么无能为力。
我是多么希望您们能够为中医理论正名。
论坛上关于胡万林的事,其实就是有力的证明,证明中医要发展,必须先给理论正名。
胡万林有那么多的专家教授考核,医疗效果不错,效益不错,手里死几个人,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那个公立医院不死人,?轻易给人宣判终身吃药,俯拾皆是。
可为什么会因为无证行医被判刑?行医许可证又是什么?哪儿来的?不是上天给的,也不是地里长的。不也就是专家教授考核后发的???
那为什么胡万林还会因为无证行医被判刑?不是法律不公平,而是医理不明,那些专家教授墙头草,随风倒。法官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超越医学理论去判决!!!


193
发表于 2009-1-31 11:34:2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丁和2009/01/31 11:02am 发表的内容:
哲医老师,您看我这人就是不会说话,
您认为经络实质的真面目已经被您挖掘出来了吗?您才说:经络的实质是古代医家按当时的系统方法在人体上创建的?
说心里话,我知道这本书是很好的,也花费了您很多心血。
但 ...
书名和内容是否相符,书的内容是否有瑕疵,出版社的编辑可能更关心这一点。我告诉你一些内情,出版社在决定出版这本书之前,曾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其中,不乏有人持你所持的观点,但是,经过论证,最终的结论是:此书对经络的研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完善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促进中医学的现代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理解丁和先生因没看到全部内容而发表的一切议论。
194
发表于 2009-1-31 11:53:0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好书一定会买一本,
看来只能表示祝贺
祝贺哲医老师!
195
发表于 2009-1-31 14:20:3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31 02:2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丁和2009/01/31 11:53am 发表的内容:
好书一定会买一本,
看来只能表示祝贺
祝贺哲医老师!
我以前写的《脉法精粹》和《最新实用诊脉法》,刚开始时也有离经叛道的评论,但是,仅三四年的时间,已能证实,对进一步完善中医学的诊脉方法是有一定贡献的。08年8月,经专家会议组鉴定,属国内领先水平。现在,一些网站已将《最新实用诊脉法》列为经典图书和强档图书。这说明,人们对学术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详情可参见30楼。也可参见以下网址:
http://www.golden-book.com/browse/PublisherInfo.asp?typeid=%D6%D0%D2%BD%B9%C5%BC%AE%B3%F6%B0%E6%C9%E7
196
发表于 2009-1-31 21:02:3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31 02:20pm 发表的内容:
我以前写的《脉法精粹》和《最新实用诊脉法》,刚开始时也有离经叛道的评论,但是,仅三四年的时间,已能证实,对进一步完善中医学的诊脉方法是有一定贡献的。08年8月,经专家会议组鉴定,属国内领先水平。现在 ...
http://www.golden-book.com/browse/PublisherInfo.asp?typeid=%D6%D0%D2%BD%B9%C5%BC%AE%B3%F6%B0%E6%C9%E7
大名顶顶的原民间中医网的大骗子刘文澄(网名澄源)出的书也在这里被评为近期强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7
发表于 2009-1-31 21:32:5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2/01 01:35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liuwei2009/01/31 09:02pm 发表的内容:
(www.golden-book.com/browse/PublisherInfo.asp?typeid=%D6%D0%D2%BD%B9%C5%BC%AE%B3%F6%B0%E6%C9%E7
大名顶顶的原民间中医网的大骗子刘文澄(网名澄源)出的书也在这里被评为近期强档!
199楼的liuwei先生你好:你今天是首次注册这个论坛,发的第一个贴子就说刘文澄是大名顶顶的原民间中医网的大骗子,哲医和刘文澄不认识,用百度搜了一下,基本上可以看出,刘文澄还没达到大名顶顶的大骗子的程度,至少,在网上公开说刘文澄是大骗子的人几乎没有,够不上大名顶顶。我又搜了一下刘文澄写的《民间师承中医学》,也没见到不好的评论。因此,希望先生别这样说了,免得让人误会你是怀有成见。我想,先生一定不是因为怀有成见才这样说的,更不是别有用心,千万别让别人误会了你。
另外,先生如果是用这种方式方法对哲医有所贬责,可以直言不讳,不用绕弯伤害人,这不好。
198
发表于 2009-2-1 16:36:3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哲医先生过年好。
如果哲医先生认为中医的诸般结论都是试验得来的结果(包括经络)而不是理论做为前提,那就没有探讨的必要了。
外国人理解不了经络,于是得出结论,这是中国人反复试验的结果。这也如同中药的诸般结论一样,三千多种中药,每一味中药都要先去无畏的试验?然后得出结论?这也如同我们人类目前为止理解不了金字塔的奥秘一样。
在自然世界之中,我们人类的认识永远都是一部分而已。
克己复礼,谦虚谨慎,正确的认识自己,能使我们永远进步。
199
发表于 2009-2-1 16:38:2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9/01/28 00:43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说“络主表”,络指的是什么?
在《中医基础学》的经络部分讲解的很清楚。
200
发表于 2009-2-1 16:43:1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哲医先生的这些“新发明,新认识”我觉得先生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看看60年代~80年代的一些中医杂志,其中有不少的学者都谈到过类似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 23:50 , Processed in 0.05090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