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岁月无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明开始与文明结束。。。。。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07:50:46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开始与文明结束。。。。。

    从历史的教训上看,丢弃一(道)论之的思维方式就会由先进沦为落后。“三纲”的提出之后,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另一种思维方式——以纲论之。纲者,君、父、夫也,君为“三纲”中的核心之大纲。纲,隔断了人与道的直接沟通,隔断了人与天地的直接沟通。“道如何,人如何”与“天地如何,人如何”的做人公式,在“三纲”这里变成了“纲如何,人如何”即“君如何,人如何”。纲没有提出的问题,如果有研究者提出,就会有危及生命的危险。自从“三纲”推行之后,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一步步萎缩,中华大地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周易》《尚书》《诗经》这样的经典,再也没有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到了明清时期,这时的中华民族的能力只是体现在整理经典上,整个民族再也没有能力创造经典了。以纲论之,禁锢的整个民族的创造灵性。在纲的禁锢下,中华民族丧失了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提不出问题,当然也就解答不了问题。落后挨打的命运,注定在了与中华先贤相反的思维方式之中。
22
发表于 2009-4-16 08:34:18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开始与文明结束。。。。。

美國有最先進的"器"
這回卻敗得很慘
有人估計
走對路
二十年可爬起來
不過証諸歷史
二十年後
怕又是另一番江山
23
发表于 2009-4-16 09:14:30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开始与文明结束。。。。。

[这个贴子最后由千秋雪在 2009/04/16 09:16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岁月无情2009/04/14 09:17pm 发表的内容:
“器”的失传与“道”的变质,这是本来应该认真讨论的问题,非常遗憾的是,“科玄论战”中的双方都没有涉及。。。。。。
我非常赞许岁月无情先生的这个话题及其观点。我为论坛有这样的人物参与而倍感欣慰和自豪!也许岁月无情先生不是个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没有多少治疗成功的喜悦、以及治疗失败的苦恼和惭愧,但我看出来他绝对是个有思想的人,对问题有独立见解和深刻认识的人。

老子的重“道”而轻“器”。董仲舒的重“权”而轻道,都给中华文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莫大的障碍和缺失。许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有意无意的被“重道轻器”和“伪道无器”的错误思想驾驭着而不自觉!有史以来,中华民族遭遇的许多灾难,不能不说就是与这种偏颇的理念大有干系!就拿中医来说,千年一贯制的“三个指头一个枕头”的简陋陈旧诊断方式,不能不说就是深受了这种理念的影响。
醒来吧,反思吧,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
24
发表于 2009-4-16 09:29:46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开始与文明结束。。。。。

上下五千年,圣贤多又多。而今经典被歪解,似这谁之过?
自古及今,学书之人,十有八九,而达真要者,未闻一二。故后世迷徒,恣其臆说,不唯紊乱仙经,抑亦惑误后学矣。
圣贤言语,都是实事。小人歪解,过在小人,何怨圣贤哉!
25
发表于 2009-4-16 09:52:13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开始与文明结束。。。。。

下面引用由tjwj2009/04/16 09:29am 发表的内容:
上下五千年,圣贤多又多。而今经典被歪解,似这谁之过?
自古及今,学书之人,十有八九,而达真要者,未闻一二。故后世迷徒,恣其臆说,不唯紊乱仙经,抑亦惑误后学矣。
圣贤言语,都是实事。小人歪解,过在小人 ...
中国人需要尊重传统文化,需要经国治世的精英,但一定反对马屁文化和短视行为!董仲舒实际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马屁文化制造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味的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强调秩序和遵从,反对个性和创新,以致严重扼杀了民主和科技的生存和发展。
26
发表于 2009-4-16 09:53:12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开始与文明结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前134年)提出.
  相关资料: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让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惠帝四年(前191年)废除《挟书律》,进一步促使诸子学说复苏,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比较活跃,其中儒、道两家影响较大。
  汉初,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
  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继位后,丞相卫绾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得到武帝的同意。
  太尉窦婴、丞相田蚡还荐举儒生王臧为郎中令,赵绾为御史大夫,褒扬儒术,贬斥道家,鼓动武帝实行政治改革,甚至建议不向窦太后奏事。窦太后对此不满,于建元二年罢逐王臧、赵绾,太尉、丞相也因此被免职。
  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儒家势力再度崛起。
  元光元年(前134年)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
  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
  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指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
  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影响与作用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专制帝王,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亦同样成为定型;是他完成了专制政治结构的基本工程,所谓“内圣外王”,刚柔相济,人治社会的政治理想第一次因为有了一套完备的仕进制度而得以确立;是他使得大家族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社会牢固、安定的势力,并进一步推而广之,最终使之成为整个宗法制国家的基础。
  不过,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固然自有其进步意义,但它对历史的负面影响却也同样不容忽视,像专制“大一统”的思想固然能够增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但同时却也将专制集权推向了登峰造极之地步;大家族的生活方式虽然的确成为超稳定社会之基石,但同时也使得人治政治成为两千年不变之定式;至于汉武帝时代连年不断的战争与攻伐,则更是造成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之恶劣后果,其间利弊得失,自是一言难尽。
  有人说“一个专制的时代必然是一个严酷的时代”,这句话质之汉武帝的时代也同样适用。事实上,在人治社会中,越是有作为的君王,其破坏力往往也会越大,就像宋代诗人莲池生在自己的诗中所写的那样:“汉武爱名马,将军出西征。蹀血几百万,侯者七十人。区区仅得之,登歌告神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固然是君主常态,“好大喜功、黩武嗜杀”对于他们也不过只是一个寻常故事。为一己之私欲而大动干戈,帝王的个人好恶实际关系到千百万人的身家性命,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是对帝王个人作为的最佳注脚。作为一代英主,汉武帝的确是中国古代极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但英主也是凡人。从汉武帝对待神仙方术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偏执与迷狂的心态,从“巫蛊之祸”的发生,更能够看出他晚年的冷酷残忍、喜怒无常——人治社会常常会出现像汉武帝这样的“半截伟人”。受到生理、智力、年龄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汉武帝的个人作为也不过是暴露了人治社会的共同弊端而已。
  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
  以孔丘为创始者的儒家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以等级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主张“礼治”和“德治”,也就是“人治”。儒家人治论的要旨在于:圣贤决定礼法;身正则令行;法先王,顺人情。儒家在礼与法的关系上强调礼治,在德与法的关系中强调德治,在人与法的关系中强调人治[1]。自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思想意识形态的一极,后世无非是对它进行修修补补,它独霸中国二千余年。封建思想实质上就是儒家思想,它至今仍然在现实社会中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并及于法律等各个层面。物极必反,没有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单一的思想模式,造就的政治法律文化——那就是专制。历史证明,人治和专制是一脉相承的。要建立现代司法理念,这种本土环境法律思想的人治化,与强调以制度、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的法治观是格格不入的。儒家思想是建立现代司法理念的最主要的思想障碍。那就是法治观念先天不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后来文化的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当时汉武帝那个时期是一种对政治,对统治极为有利的做法。
  当时在那个年代是百家争鸣的时期,人人都各有一套理论,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主张自家反对别的家的观念在封建时期的是引起对立与矛盾根源。对统治者在政治上极为不利!所以当时只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是对国内最有利的唯一做法!
  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任何事都有利也有弊!这套做法在当时那个时期是正确的,但不代表在所有的时期都是正确的!
  明后期的政治黑暗和满清入关才是导致中华民族文化濒于灭亡的重要原因!明清皇帝对中国古文化并不是真正透彻的理解。只看懂了表面,却不解内里!曲解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真正意思,最后形成了八股文。汉朝到明清时已经过了千年了,可明清还沿用千年前汉的政治做法,不懂变通,只能失败!
27
发表于 2009-4-16 10:12:16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开始与文明结束。。。。。

今夫人,又何尝不是“只看懂了表面,却不解内里!”又岂能不是“不懂变通,只能失败!”
28
发表于 2009-4-16 14:34:57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开始与文明结束。。。。。

《周易》说:“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29
发表于 2009-4-16 20:58:20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开始与文明结束。。。。。

好帖子,顶一下
30
发表于 2009-4-17 08:35:49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开始与文明结束。。。。。

天高云淡.
儒家法家无非是强治还是柔化,均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立场.只是明争与暗斗的区别.
今天普及教育,读书人在看厕所,走江湖,模糊了"儒家"的实际意义,好像凡是道德礼仪,温良恭俭让就是儒学的化身.实是对儒家的美化.
还是老子一针见血: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然老子也希翼用道家学说染指政治,使道家学说遭受无妄之灾。
医学,是动辄关乎人们生死的大事业,无论“礼治”、“德治”还是法治,当强加于医学之上,总是失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0 03:32 , Processed in 0.18157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