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大光明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挺五行-------简谈五行的临床运用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5-10-15 12:45:40 | 只看该作者
LIKAIDI6789 发表于 2015-10-15 01:56
所谓阴平阳秘!
      就是组织液中N2与NO与O2与CO2的动态平衡!这些溶解状态的气体的分子量不同,分别 ...

谢谢先生的回复和参与。组织液中N2与NO与O2与CO2的动态平衡固然很重要,也是必需的。但是这还不是阴平阳秘的全部,热量平衡只能是阴阳平衡的一部分,人体的阴阳不只是指热量,还有其他许多方面。先生以为呢?
22
发表于 2015-10-15 15:45: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3
发表于 2015-10-15 22:55:08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10-15 05:26
李老师好,为什么先说到脾土肺金的问题呢,因为在别的帖子里,您专门拿出这个来说,因此就作为重点来谈谈 ...

心火宣通:丹参,石菖蒲,远志,刺五加。(以甘味炙甘草,龙眼肉辅佐之)

2 虚则补其母---指的是建立春天的这种升发的气机模式,以助夏季心火之宣通,没有春季的升发,哪里来的夏季的宣通。

升发春季:柴胡,夏枯草,茵陈,木贼草等,向上梳发肝木的药。

3 泻其所克---及泻肺的肃降,五行之意就是,延迟秋季的肃降功能,以给夏季心火以充分的宣通能力。

肺金的肃降药:桑白皮,瓜蒌,苏子,礞石,葶苈子,赭石等。

------------------------------------------------------------------------------------------
您这一段,从论述这些药物本身公用上讲,也能说得过去。比较何时的是第2条,生发肝气以助心火(五行之火)的宣通。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是在实践经验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医的每一个治法,是病(或证)——病机-----治法------方药,一线连贯的。几乎生理上的每一个机能,都要相应的病机。每一个病机,都要相应的治法,治法又有相应的方药。
这是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西医可以把某个病,来龙去脉讲的清清楚楚,但却没有治疗措施。而中医都有。中医为什么会都有治法方药呢?因为中医是先能治得了病,然后在治病有验的基础上反推出来的病机、生理。
如果按五行学说的理论推演,很可能出现西医的那种情况。


所以,先生如要讲解木生火,如果找出中医相对应的病证和治法方药,说服力就强了。否则,前面您讲的几组治疗用药,换一种解读来说明的话,和五行生克就联系不上了。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05:2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光明云 于 2015-10-16 05:28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5-10-15 22:55
心火宣通:丹参,石菖蒲,远志,刺五加。(以甘味炙甘草,龙眼肉辅佐之)

2 虚则补其母---指的是建立 ...

中医的开方,就是开出身体对应五行季节的生,长,化,收,藏的不匀,开方就是开出你身体的五季,以适应身体的五运流转。

我们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由天体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天(星际运行)的行为影响着地球,地球的地理位置不同,产生不同地区的季节气候特征, 在这种天地的对应下,产生对应的生物种类不同,扩而广之,不仅仅生物物种,乃至矿物资源分配也不同。而不同地域的人群,正是按照这种天地对应而产生。 同时为了维系人类,生物种族的生存,必须形成一套对应天地气机运转的,对应的气机模式,称之为自然与生物的相应(我们的古代说天人相应, 严格讲是,天--地--人的相应), 一旦出现三个变化,1 天体运行变化,2 地壳变迁变化,3 生物行为变化 (动物类比较明显),《其中 1, 2为主》,  这种相应就会被打破,这种打破后的结果会有三个, 1 新的物种形成,来适应外在的气机运动的变化; 2 大面积的死亡,导致种族的灭绝; 3 经常出现的 相应不调和的病变。我们中医就是在考虑天地自然条件下,如何去调理人体的不相应的气机运行,导向相应,以解除不相应所带来的痛苦。因此我们叫“开方”,开出适合人体生存的季节的时空来。

一年的不同的月份体现出,升发,宣通,运化,肃降,闭藏来; 同理,一日也有五行的特征。

中医的辨证论治,直接方症相应,运用比较广泛的有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脏腑辨证。唯独阴阳五行的辨证没有具体的继承下来,但五行的思想是寓于这些辨证之中的,你要是看不出来,只变成 脏腑出现某些问题,直接的对应治疗,那就没有天人相应的思想,没有五行相应的思想,没有了整体对应,只变成了点--线的对应-----类似实验室,白老鼠的靶点治疗。而我们论述的脏腑的阴阳五行的辨证治疗,是后续发展的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等其它一切辨证论治的根源,因为这种组方的原理,完全是按照天人相应,即自然气机运行规律与脏腑气机运行规律相应的结果,它是中医不同于其它医学的特质,是至真宝藏。
25
发表于 2015-10-16 07:29:49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10-15 21:22
中医的开方,就是开出身体对应五行季节的生,长,化,收,藏的不匀,开方就是开出你身体的五季,以适应身 ...

       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正想说说,天空的星象变化、地球的季节变化、人体适应这些变化出现的各种表现之间的关系,先生说出来了,真是太好了!
     先生辛苦了!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08:21:4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0-16 07:29
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正想说说,天空的星象变化、地球的季节变化、人体适应这些变化出现的各 ...

李先生好,五行的临床运用,可以再深刻的发掘,形成阴阳五行的临床辨证论治治疗,它是其它辨证的源泉,甚至是正宗的中医辨证论治; 而其它的辨证论治则是支流。
27
发表于 2015-10-16 09:41: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10-16 15:01:23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10-16 05:22
中医的开方,就是开出身体对应五行季节的生,长,化,收,藏的不匀,开方就是开出你身体的五季,以适应身 ...

中医的辨证论治,直接方症相应,运用比较广泛的有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脏腑辨证。唯独阴阳五行的辨证没有具体的继承下来,但五行的思想是寓于这些辨证之中的,你要是看不出来,只变成 脏腑出现某些问题,直接的对应治疗,那就没有天人相应的思想,没有五行相应的思想,没有了整体对应,只变成了点--线的对应-----类似实验室,白老鼠的靶点治疗。而我们论述的脏腑的阴阳五行的辨证治疗,是后续发展的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等其它一切辨证论治的根源,因为这种组方的原理,完全是按照天人相应,即自然气机运行规律与脏腑气机运行规律相应的结果,它是中医不同于其它医学的特质,是至真宝藏。
-------------------------------------------------
您这一段,也许有道理,但我有很多疑惑的地方。
六经辨证(应为六病辨证,姑且按习惯叫法)、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还有许多中医总结出来的个人辨证经验体系,这些都是对辨证论治方法的个人总结,实质内容都是脏腑辨证,都是在藏象学说基础上形成。


您说的脏腑的阴阳五行的辨证治疗,和现行的这些辨证是一个体系还是完全独立的另一个体系?如果阴阳五行的辨证也是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论述,咱们可以和脏腑辨证对照。如果您说的这种辨证与脏腑辨证不是一个体系,那就需要论述这种辨证的内容,也可以介绍部分内容为例。
还有一个不解处,中医应用五行学说有两千来年了,这种独立的辨证方法是我们今天才开始探索,还是古人早有成熟的理论系统?就比如三焦辨证,就是吴又可在脏腑辨证基础上,根据温病的特点,整理出来的一套辨证论治方法。您说的“阴阳五行的辨证”,能不能和三焦辨证类比呢?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15:3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光明云 于 2015-10-16 15:37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5-10-16 15:01
中医的辨证论治,直接方症相应,运用比较广泛的有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脏腑辨证。唯独阴 ...

李老师好,我说的阴阳五行的辨证是,其它类辨证的源泉,按理它们都是相通的,随着千百年来的发展,认识会更细致,只是仍然不能脱离阴阳五行辨证的大纲。 所以,开始您问五行的临床运用问题,说从培土生金可以解释的了,其它则不行,因此我就解释了木生火的问题,请问,您还希望我解释哪些脏腑五行的运用问题,您认为的“不合道理”。
30
发表于 2015-10-16 19:52:41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10-16 07:34
李老师好,我说的阴阳五行的辨证是,其它类辨证的源泉,按理它们都是相通的,随着千百年来的发展,认识会 ...

拜读大光明先生的帖子,感到很新奇,也很困惑。先生说的“阴阳五行的辨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八纲辨证中有阴证和阳证;脏腑气血辨证中有阴虚、阳虚,阴盛,阳盛;六经辨证中有三阴经和三阳经辩证,但还没有听说过阴阳辩证。还有所谓五行辩证,更是闻所未闻,先生是不是比较系统的、详细的介绍一下呢?谢谢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7 11:55 , Processed in 0.1288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