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鹏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管理监督小组的一封公开信》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5-12-22 22:21:00 | 只看该作者
二十、正方辩题:10、三阴三阳与六经
  我们先看一下反方在16楼的答辩:
  a、阴阳学说    尽管人们对阴阳学说的认识,见仁见智各有差异。但因为我方参与辩论的主要目的,是从中医理论中废除五行学说,所以我方对阴阳学说不予过多争鸣。
  b、“六经”     有关六经的问题,在传统理论中的经络只是一种现象。因为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六经循行路线也不存在,那么,六经的问题就是子虚乌有。更兼我方的12辩题““经络”本质及针灸作用机理表述无需五行学说”即将进行专题讨论,故在此无需多言。
  基于以上原因,我方不再与贵方就此辩题进行无谓的探讨,并谨向“五行存废”管理监督小组提出锁帖的请求。
  从反方这个帖子我们可以看出:反方在遇到阴阳问题时,往往是回避,理由是“我方参与辩论的主要目的,是从中医理论中废除五行学说,所以我方对阴阳学说不予过多争鸣。”其实是对阴阳五行关系理解不够的表现。正方在辩题中多处强调阴阳五行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反方若存阴阳废五行,应该陈述理由,过不了这个坎,中医同仁不会答应的。
  既然反方认为“六经的问题就是子虚乌有”,那就连《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一道废了就是了,为什么要改为六病辨证呢?而六病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阳、少阴、厥阴又是什么呢?如果反方认为三阴三阳也是子虚乌有的东西,那就奇怪了,张仲景竟在“子虚乌有”之上建立了丰功伟绩。所以我们还是别废五行了,虽然它反方不愉快,也许以后还会大放异彩呢!有鉴于此,评委一致将得分投给了正方。——————————————————————————————————————————————
       对于  “二十、正方辩题:10、三阴三阳与六经”  辩题点评的反点评,前面已经讲过了,为了将反点评内容连接起见,在这里再重发一次,还望朋友们鉴谅。

        这不是明摆着给中医丢脸吗?
       这不是都说了些废话吗?哪个中医同仁不答应?谁说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是一个整体?那么为什么还要分开称阴阳学说、称五行学说呢?干脆称中医的混沌学说得了,多省劲啊!谁也无法分离了!——强词夺理都不会。
       胆与人身是一个整体吧?必要时是可以摘除的。肾与人身是一个整体吧?必要时切除一个肾,人们可以存活。肝、肺、胃肠、、、、必要时都可以部分切除。难道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密不可分,比人身上这些脏器密切得更加密切?这不是痴人说梦吧?
       《伤寒杂病论》中的六经辨证不用废除,因为根本就不存在,而原本就是“六病辨证”
22
发表于 2015-12-22 22:21:22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名自觉年龄不算小了的中医,“五行存废”辩论赛结束后,我本想退出论坛,不再过问有关中医的问题了。对于“五行存废”监督小组专家的点评,也只想作为辩论赛后的一个回应,旨在告诉全球中医药论坛上关心“五行存废”辩论结果的朋友们一个基本事实,即通过辩论赛,我们废除五行学说方不但没有输,反而是赢了。而对于监督小组的点评进行反点评,也只想“点到为止”,没有必要让相关朋友们难堪,尤其是五行学说理论尚被主流中医界所认可之时,并且五行学说尚为中医院校教材中的骨干理论的前提下,也不要过分难为监督小组的同仁们。
但是:
       第一,铁骨铮铮先生在辩论赛后,违背辩论赛进行期间双方许下的诺言,一而再,再而三地讽剌挖苦我们,挑战我方的心理承受低线,让我们心情非常不爽。这里所讲的诺言便是,在辩论赛期间,我方曾经三番二次邀请他参与辩论,可以用写文章的方式,让正在参赛的正方辩手发到赛场上进行辩论,并经约定任何一方辩输了,不得再在全球中医药论坛及其它公共场所,宣扬与自己的观点相应的——“挺五行”或“废五行”的主张,不得使用称对手为“反中医”,“汉奸”之类的羞辱性词语,而且铁骨铮铮先生也已经立誓言同意双方的约定,并会认真履行自己的诺言。
       第二,全球中医药论坛“五行存废”辩论赛监督小组对辩论赛的总结,从根本上歪出事实、偏袒“挺五行方”,这些无疑是我方早已估计到的,我方并不感到意外,同时,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最令人难以容忍的是,监督小组对辩论赛的总结,无论是其中的内容,具体使用的措词,还是态度上,无一不是在肆无忌惮地侮辱我们“废除五行方”。

       因此,鉴于上述二方面的原因,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方不得不根据“五行存废”辩论赛中的情况,披露事实真象,以公之于众。

       如果监督小组成员因此而感觉受到了委屈的话,那么,就去找铁骨铮铮先生与撰写辩论赛总结中具体内容的人去沟通吧!我方概不负责!
23
发表于 2015-12-22 22:21:43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二、正方辩题:11、六经与脏腑
  在本辩题的答辩中,反方一再强调:“任何医学理论,都必须经过临床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方能引用之作为医学方面的证据。”“不管出于什么经典或是什么教科书的理论,都必须通过临床验证是正确的,才可以用作医学理论的证据。”“常识告诉我们,作为治病救人的医学理论,都必须服从于临床事实。即,凡是符合临床事实的理论,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并据此认为,由于正方提供的证据是“出于什么经典或是什么教科书”,因而无效。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搞清楚,中医是不是科学?中医是凭空捏造的,还是经过临床检验的?反方不是一贯认为中医是科学吗?中医学理论已经经历了千百年、千万人的临床检验,如果还不能作为医学方面的证据,是不是太滑稽了!反方在引用大量西医理论的时候,是不是也亲自验证了一番?或者在引用的同时把临床检验报告也一并附上?我们不能口口声声说中医比西医先进,但说起西医就顶礼膜拜,说起中医就要怀疑修改。这样怎么能学好中医呢?中医理论肯定有缺点和错误的地方,应该质疑修改。但如果对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特点、优势特色、经典著作、教科书都持怀疑态度,都要修改或废除。甚至不能作为证据引用。那中医还有什么科学性所言。怀疑一切,实际上就是把中医置于灭顶之灾的境地了。因此,本辩题反方不得分。
————————————————————————————————————————
      这部分总结内容,洋洋洒洒地写了这么多,细细地一看,全是废话。
      这个辩题的总结点评要点,是“六经与脏腑”的关系,而不是其它。而一个“五行存废”辩论赛监督小组的任务,是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对双方的辩论事实进行客观评论,而不是让你们自己亲自上阵进行诡辩、狡辩。——因为辩论者与监督人员的具体任务不同。连这一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明了,何来担任监督小组成员的资格?这只能是自取其辱!
24
发表于 2015-12-22 22:22:11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三、反方辩题:12、“经络”本质及针灸作用机理表述无需五行学说
  a、反方不赞成经络、针灸:在38楼说“针剌足三里没有治胃病的效果,纯属心理安慰作用。”在40楼,反方评价正方对五行与五腧穴论述时说“这年月还有相信这东东的,真是好可怜啊!”又说:“因为人体是一个相对密闭的有机整体,其气血的运行,是周而复始、循环不止的。所以只要是实证,不管泻什么部位,都有泻火作用。只要是虚证,同样不管补什么部位,都能起到扶助正气,行气血、有益于新陈代谢的作用。只是部位不同,距离病灶远近不同,所产生效果的大小有所不同而已。”
————————————————————————————————————————--
       作为监督小组对“五行存废”辩论赛的总结点评,应该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是对你们自己的最低要求。

       你们说我不赞成经络,我承认。

       因为中医理论中的所谓“经络”,只是一种“现象”,客观事实证明“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嘛!

       但你们说我不赞成针灸,证据何在?这不是纯粹在说梦话吗?!



  反方还说:“可以认为,子午流注所选穴位都在四肢远端,即使在针灸时出些许差错,也不会对人体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而对于一些无病呻吟者,以及对患重病已回天乏术者,作为一种安慰剂,也是可以运用的,而且对于相信这些理论者,自会有一定镇静安慰“作用”的。”作为一个中医不赞成经络,不相信针灸的疗效,令人难以置信。
————————————————————————————————
       这里不是信与不信的问题,你们信,别人就得信?科学争鸣,要的是客观证据,不是要的你们认可的随便想象的主观愿望。


  b、表述随心所欲:38楼说:该“外周经络”和称谓,本来写上的是“外周神经”,但为了照顾保守中医们的情绪,而改成“外周经络”。因为十二经循行路线是人为虚构的,所以,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反方自己错了不承认,还说什么要照顾情绪,学术争鸣需要照顾情绪吗?
————————————————————————————————
       你们这不是“五行存废”辩论赛监督小组成员的点评,而是在参与辩论的“挺五行方”的发言吧?

       既然用“外周经络”,你们不认为我方存有好意的话,那么,我方可以承认错误,有错就改嘛!就直接改过来,换成“外周神经”。如此这般,你们还有什么可以讽剌挖苦我们的?从这一系列的言论中可以说明,你们无非是一帮小肚鸡肠的人,还什么辩论赛监督小组成员,你们扪心自问,你们配吗?!



  c、反方要废除经络,废除针灸:反方认为本辩题在其所有13个辩题中是最重要的,因而在3楼主张:废除十二经循行路线,在中医理论中去掉作为“骨架”的经络学说,针灸时按照“神经、循环、淋巴、内分泌等系统”对人体的具体脏器组织产生生理影响等因素取穴。反方如此做法,废除十二经循行路线,将损害中医理论的根基;以西医理论指导针灸取穴,也将使针灸名存实亡。针灸这颗全世界公认的耀眼明星难道从此就要陨落了吗?有鉴于此,评委一致将选票投给了正方。

——————————————————————————————————————

       我方何时说过要废除针灸了?你们这是不是象婴幼儿睁着眼睛睡觉——明讨人一样的行为呢?

       “废除十二经循行路线,在中医理论中去掉作为“骨架”的经络学说,针灸时按照“神经、循环、淋巴、内分泌等系统”对人体的具体脏器组织产生生理影响等因素取穴。”——这就是要废除针灸的证据?你们文革时期都当红卫兵习惯了吧?都当上瘾了吧?不给别人扣帽子就闲得难受吧?还有重新当红卫兵的思想吧?那就只有好好做些美梦吧,现实中是不会出现的了,最起码在你们的有生之年连想也别想了。——想也白想!

       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那么,针灸时按照“神经、循环、淋巴、内分泌等系统”对人体的具体脏器组织产生生理影响等因素取穴。”是否学针灸更容易,操作起来更简单、更精确,更安全?

       请问,这一辩题的“五行存废”辩论赛的总结,你们是否都在梦中写的?是否应该清醒之后再重新撰写啊?!
25
发表于 2015-12-22 22:22:27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正方辩题:12、六经是人体结构系统
  本辩题正方综合《内经》的论述,参照《伤寒论》对六经的应用,得出结论:“六经是人体结构系统 ”。反方仅以“我方的上一辩论题的结论是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进行反驳,缺乏说服力。所以反方不得分。
————————————————————————————————————————
      挺五行方的辩辞,本来就是在误解《伤寒杂病论》的本义,“五行存废”辩论赛监督小组成员还认为是正确的,这就是挺五行方与监督小组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务必让挺五行方获胜的范例。试问,医圣张仲景何时何地称“六经”了?事实是“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嘛!人为虚构的东东,可以说成是人体结构系统?
26
发表于 2015-12-22 22:22:43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五、反方辩题:13、欲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而形成中国新医学  必先废除五行学说
  从本辩题的题目“欲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而形成中国新医学 必先废除五行学说 ”,可以看出,反方废除五行的目的想建立中国新医学。认为欲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而形成中国新医学, 必先废除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一系列理论是横亘在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面前的难以逾越的横沟。但正如正方在3楼指出的那样,废除五行,强行中西医结合会产生许多理论错误和笑话。中西医能否结合、怎样结合,目前仍是学术界有争论的话题。把发展中医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中西医结合身上,而忽视了中医、西医各自的发展,其实是舍本逐末。中、西医理论中的错误,应该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并符合各自特色优势的前提下,逐步加以改正、创新。搞中西医结合,应该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寻找结合点,如果仅仅为了与对方的理论对接,而废除自己的优势。必将落得个邯郸学步的结果。因此本辩题正方得4分。
————————————————————————————————————————

1、原来废除了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学说,就是废除了中医的优势?
2、在中国,最终肯定会成为新的医学,以替代传统中医学与现行的西医学,尽管时间会长一些。

       在形成中国新医学之后,中医学能否继续存在,就看中医学能否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或者说,就是中医学够否积极吸收能被中医学所利用的现代科技的速度了,也就是说要看中医群体能否比较早地清醒了。民众在逐渐抛弃中医,中医群体在积极改变自己,两者正在赛跑,谁胜谁负,就看谁跑过谁了。相信,任何社会和民众都没有过多的耐心,留给中医过多的时间以逃避现实、拒绝科学,并无休止地自说自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要抛弃中医学的时间在加快,步伐在加大,范围也更广。

       中医们别继续做梦了,回到现实中来吧!
27
发表于 2015-12-22 22:23:08 | 只看该作者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5-12-12 14:15
  我们就不列了,自己细数一下,在我们网站里,哪位支持五行的人没有被您奚落甚至攻击过?什么叫男人广 ...

我们就不列了,自己细数一下,在我们网站里,哪位支持五行的人没有被您奚落甚至攻击过?什么叫男人广阔的胸襟?什么是学术研究者应有的心态?自己想。
——————————————————————————————
        这话嘛,应该是我们说:哪个挺五行的人士,没有奚落甚至攻击过我们?即便是论坛上我最崇拜的千秋雪老先生尚且如此,更何况其它没有素质的人员?中西医融观老先生一直在造假灌水、侮辱对手、混淆视听,您到底看见过没有?至于铁骨铮铮先生这类人既无业务水平,更无品质可言者,就无需提及了。因为五行学说现在尚被主流中医界所认可,所以嘛,我们废除五行学说的人们,只能是夹着尾巴做人,否则,什么反中医了,反中华传统文化了,什么汉奸了,那是一顶一顶的大帽子在等待着我们啊!况且,即便我们不攻击别人,单纯宣传废除五行学说的主张,还动辄会被禁言呢?我们岂敢自找没趣?——平日里,我们只能象小脚女人一般谨言慎行,写出文章来,都要再三的斟酌,唯恐让人抓住把柄。这些情况,您就从来没有注意过,还是从来没有发现过?还是在熟视无睹?
28
发表于 2015-12-22 22:23:53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六、正方辩题:13、阴阳五行定义是什么?是内经的,还是教材的,还是自己理解的,证据在哪里?哪个依据正确?
  正方在本辩题中首先对《内经》中阴阳五行的定义进行了论述,认为:“《内经》的阳就是主管活着的机制;阴就是主管死亡的机制。《内经》的五行就是阴阳主导下某些生理病理周期依照一定节律分出的五个(若干)阶段。天的运动过程是风热湿燥寒,地上植物生命过程是生长化收藏,人的生命过程是生长壮老已。”同时认为:“《内经》的定义是正确的、先进的,阴阳五行在中医学和未来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对《内经》的定义进行了曲解,把其内涵肢解到其它学说之中,又添加了不属于它的内容。反方鼓噪废除五行十余年,从来也没有给五行一个定义,总是在中医学没有应用五行的地方谈废除,在有应用的地方指鹿为马。”对于本辩题的主要观点,反方没有实质性的辩解,因而多数评委投票给正方。——————————————————————————————————————————
      监督小组对这一辩题的评论,除了为“正方”背书之外,是什么也没有说。


      你们是否也认为“(现行)教材对《内经》的定义进行了曲解,把其内涵肢解到其它学说之中,又添加了不属于它的内容。”?你们有这个胆量吗?

       事实究竟如何呢?我方阐述得已经十分明了了:

       阴阳五行定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在贵方提出的辩题“5、阴阳五行之质 , 6、阴阳五行之源,  7、哲学的阴阳五行与内经的阴阳五行,8、阴阳五行的分类和关系”中,已经反复辩论了无数次。也在整个“五行存废”辩论赛中的全部26个分题中进行过无数次的争鸣,因此,已经没有继续争鸣的必要了。

       我认为阴阳五行定义继承于《内经》、再归纳于现代的《中医教材》,也肯定增加了每个人自己的不同见解,尽管有量与质的区别。24楼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page%3D1&page=3

      最终,我方之所以要废除五行学说,是为了让中医理论服从于客观事实,而不是必须用“五”套来套去,即不再受“五”的束缚。——实事求是地有什么,就说什么。
20楼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page%3D1&page=2







  正方在辩题最后说:“中西医彼此取长补短,是医学之幸,科学之幸,人类之幸。妄自尊大,妄自菲薄,都是极端做法。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医之所以不能分享现代科技成果为自己带来进步,不能被纳入主流科学体系国际化,甚至不能被大多理性思维的人所接受,中医的本质没有被揭示出来是根本原因。”本辩题提出的正确对待中西医结合的态度以及中医所遇困难的根本原因,符合客观实际。也是通过本次擂台赛的26场辩论,做出的结论。这一结论对于如何认识中医理论、如何发展中医学术具有重要意义。

——————————————————————————————————————
       这一段也完全是混淆视听,正方的观点不但不具有重要意义,相反,完全是错误的。
       中医学之所以不被认可的主要原因,是中医学中的一些错误理论未被清除的缘故。
29
发表于 2015-12-22 22:24:09 | 只看该作者
通过五行学说所阐述的理论,更由于五行是奇数的原因,而利用五行中所谓的相生相克、隔行相生相克等关系来进行分析,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人体脏腑组织中的联系,无一不能贯穿起来。同时,在进行辩论时,如果想证明某一做法是正确的,那么,无一不能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力挺之;相反,如果想证明某一想法(或做法)是错误的,也同样无一不能寻找出一系列的绝对正确的理由力驳之。——既能任意地反映客观现实,又可以任意地完全违背客观现实,这就是五行学说最根本的荒唐之处。也就是说,对待同一个事物,可以根据个人的好恶,将之描述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对立结果、几种近似的或褒、或贬的结论。由此可以得知,五行学说就是毫无用处的理论。

       在中医学上,五行学说经过大量临床事实说明,是根本没有道理的东东,但如果在中医学中一直不废除的话,那么,随着民众科学知识的提高,肯定有一天要给中医群体惹出大量的医疗纠纷来。
30
发表于 2015-12-22 22:24:4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page%3D1&page=2    18楼
       llyyjj老师的辩辞:本次擂台赛,一直讲的是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里的存废辩论。正方支持五行学说,反方主张废除五行学说。把阴阳与五行拉在一起,是正方单方面的做法,反方的态度始终明确,对正方提出的阴阳学说部分,或赞同、或不予置评,都是为了避免干扰主题。本帖正方的题目和内容,主要是讲阴阳五行学说的来源,我认为脱离了主题,

      而所谓的监督小组的专家们是如何处理的呢?你们集体反思一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8 06:10 , Processed in 0.11219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