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妙之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道德经》看老子的人生观缺了什么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6-5-22 18:03:29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5-4 16:48
今天终于读了一遍妙先生的这篇长文,拜读后深感妙先生才华出众,思考深刻,受益非浅。
      据有学 ...

王先生好!《道德经》,即《老子》,我国哲学第一部有体系的著作,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竹简已证实是春秋末期老子(李聃)所作。

点评

专家们对老子其书、其人看法分歧很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看法:①认为《老子》就是本人所作,这是传统的观点;②认为《老子》的思想基本上是老子本人的,但他仅是口述,《老子》一书则是由他的弟子们记录整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2 18:10
22
发表于 2016-5-22 18:06:56 | 只看该作者
李零说:“人往低出走,《老子》天下第一。”
23
发表于 2016-5-22 18:10:30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5-22 18:03
王先生好!《道德经》,即《老子》,我国哲学第一部有体系的著作,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竹简已证实是春秋末期 ...

专家们对老子其书、其人看法分歧很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看法:
①认为《老子》就是本人所作,这是传统的观点;
②认为《老子》的思想基本上是老子本人的,但他仅是口述,《老子》一书则是由他的弟子们记录整理下来的;
③《老子》的作者不是老子,而是战国时期的太史儋;
④《老子》一书成于秦汉之间,甚至晚至西汉文景之间才出现。
持以上各种观点的学者也均提出各自的依据而长期争执不下。

然而,自郭店出土竹简中有《老子》一书,专家认定这是春秋末期的作品,其作者就是老子本人。

孙以楷说“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帛书抄本后,《老子》书写于战国后期的论点已不能成立。湖北荆门战国楚墓《老子》竹简出土,更可证《老子》不会晚于战国中期。其余诸如《老子》写于西汉文景之际、或《吕氏春秋》之同时、或《荀子》之后等种种说法,也就不攻自破。”(《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

24
发表于 2016-5-22 18:13:45 | 只看该作者
“今之学者有关老子的争论,集中在《史记·老子列传》中所写到的三个人,即老子、老莱子和太史儋。究竟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谁才是《老子》一书的真正作者呢?
老子和老莱子为两人,一般是不会混淆的。
老子为春秋时期人,长期担任周守藏室之史,而老莱子是位隐者,终身不仕;老子所著书为上下篇的《道德经》,老莱子则著书十五篇。而且《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写道:‘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可见他并未将二者混同起来,只是两人同为春秋时期人,且都为道家学说传播者,又都是孔子的老师,所以在此附上一笔,不能说司马迁搞不清楚。
至于老子和太史儋的关系,倒需要认真讨论一下。由于两人都为周朝史官,且名字之‘聃’、‘儋’,古音相同而字义相通,皆谓其耳朵长大,兼之传说中老子长寿,有的甚至说他就是古代能活到八百岁的彭祖,所以司马迁显然在记载这两人时有所保留,而有了‘或曰’、‘盖’这样的存疑之词,供后人判断,这反映了司马迁所持的谨慎态度。
但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战国时期的周太史儋见秦献公的时间为周烈王二年(前374),此时上距孔子卒年(前479)105年,老子长于孔子,倘若此时仍在世的话应有两百余岁,虽说清静无为的老子长寿,但人的寿命并不可能活得这么长,因此看来老子与太史儋应为两个人。到是高亨在《老子传笺证》中提出太史儋可能是‘老聃之后’的说法值得参考。因为先秦时教育不普及,某一方面的知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甚至形成家族式的‘世守其职’的状况,因此春秋时的老子之苗裔复为周太史,乃可能之事。”(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前言·一、关于老子其人》)

25
发表于 2016-5-23 05:59:06 | 只看该作者
       历史考证,很有必要。是在肯定的基础上的考证,争论,不同看法避免不了,不能因此否定经典的存在!
26
发表于 2016-5-23 09:06: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5-23 20:23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5-22 18:03
王先生好!《道德经》,即《老子》,我国哲学第一部有体系的著作,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竹简已证实是春秋末期 ...

王先生好!《道德经》,即《老子》,我国哲学第一部有体系的著作,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竹简已证实是春秋末期老子(李聃)所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金先生回复!
     《道德经》与《老子》并非一本书,而是两本书。
     《老子》是李耳(老聃)及门徒所辑(老子述而不作),共2000言。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竹简就是现存最早的《老子》版本,总计33章2023字,该书下葬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3世纪初。老聃任周守藏室之史,但家乡是楚国苦县人。
      《道德经》是周太史儋所作,共81章5000字。是在《老子》33章2000言的基础上,增加3000言所成。其内容增加很多,而且观点有违《老子》的思想,有明显的篡改。这个5000言,就是后来所说的老子骑青牛西去,奔秦国见秦献公去了。出关之前,赠与他人。
       所以,老子应有两个。     
      

点评

烤两个人  发表于 2016-5-24 09:18
27
发表于 2016-5-23 16:03:15 | 只看该作者
        老子故里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的太清宫镇,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太清宫”。这里,就是老子的诞生地,也是历朝历代供奉祭祀老子的祠庙。
鹿邑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改为鹿邑县,沿用至今。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和宋初著名学者、道家修士陈抟,均诞生在这里。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楼观台创始于西周,鼎盛于唐,衰落于宋金,毁于宋末,振兴于今。传春秋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因名草楼观。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又名说经台。
28
发表于 2016-5-23 16:08:1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经典,要领会其实质,后人对于经典的发展,应用,都是在肯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以此否定经典的精神实质。

点评

先生说得好!  发表于 2016-5-23 17:35
29
发表于 2016-5-23 19:25:59 | 只看该作者
“为了保持强大,就不能逞强好胜;为了“身存”“长久”,就必须有一个低调做人的态度。“说得好,一句话深得道德经真谛!

点评

“身存”“长久”是人关于自身的追求,但不是一个人关于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因此老子的人生观缺乏人生的价值。这一点与儒家就相形见拙了!君可知在我国文明史中,有多少人为了民族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 21:23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21:23: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妙之门 于 2016-6-2 21:28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5-23 19:25
“为了保持强大,就不能逞强好胜;为了“身存”“长久”,就必须有一个低调做人的态度。“说得好,一句话深 ...


      “身存”“长久”是人关于自身的追求,但不是人关于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因此老子的人生观缺乏人生的价值,这一点与儒家就相形见拙了!君可知在我国文明史中,有多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他们从来不把个人的“身存”“长久”看的太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7 21:01 , Processed in 0.09132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