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吐了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答llyyjj老师题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6-12-12 16:35:1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地之万物,归类于金木水火土,
------------------------------------------------------
这句话有道理。说的好,准确,正确。
您和老董,只要讲出来正确的东西,我就赶紧说明一下,以引起大家注意,也为了您能继续发挥。
请继续。

点评

没有你厉害,你有鉴定对错权,你说对就对,你说不对就不对  发表于 2016-12-16 16:16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12-13 03:01:55 | 只看该作者
提出中医理论的古人不糊涂,因为他们是从大量的中医实验中得出的中医理论。尽管这些实验比较粗浅,但是实用。
使用中医理论的后人有点糊涂。因为他们不去重复古人做过的实验,只是一味的注重使用这些理论。只重理论的应用,不求根朔源就不可能在理论上有所发展。

点评

欢迎讨论,謝謝指教。  发表于 2016-12-13 13:35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14:25:07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2-12 15:25
前面我的理解是:
人呼吸天气,天气有寒暑燥湿风五种性质。也可以说成是人呼吸的是五种性质的天气。
-- ...

在天、在地、在人,这三者之间有无关系?
---------------------------------
  《天元纪大论》云:“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六微旨大论》云:“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
  “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
  “升降出入,无气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以上请读,悟一下天地人的关系。

点评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升降出入,无气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3 17:36
24
发表于 2016-12-13 17:36:21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12-13 14:25
在天、在地、在人,这三者之间有无关系?
---------------------------------
  《天元纪大论》云:“ ...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升降出入,无气不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
先生所引这几条经文正适合解读本帖问题,但同时,也更显示出来了前面的疑问。
天气与地气有交流,这个交流形成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当然也包括了人体及人体生命活动。
古人的这个认识,是和现代的科学认识相吻合,比起神话传说的女娲造人、上帝造万物,有质的进步。


但这是原则性的认识,具体到五脏,不知道经文里还有没有相关论述?
直接论述五气与五脏关系的经文,我没有见到。从经文的相关内容中找出古人这方面的认识,这就靠个人的理解了。理解的对不对,大家讨论。
一吐先生有何见解,请继续发表。


点评

天地气交,运立其中。《五常政大论》云:“气主有所制,岁立有所生,地气制已胜,天气制胜己,天制色,地制形,五类盛衰,各随其气之所宜也。”司天、在泉之气都有制约的作用。司天制克己之气,在泉制己克之气。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5 21:22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5 21:22:2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2-13 17:36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升降出入,无 ...

天地气交,运立其中。《五常政大论》云:“气主有所制,岁立有所生,地气制已胜,天气制胜己,天制色,地制形,五类盛衰,各随其气之所宜也。”司天、在泉之气都有制约的作用。司天制克己之气,在泉制己克之气。子甲相合,岁运在中,秉五行而立。”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随之,运居其中,运居其中而常先也。“(六元正纪)”根于中者,命曰神机“,”根于外者,命曰气立“。(五常政)五运居中,秉出入天气化五脏,立生命之神机。六气根外,秉升降地气化六腑。六经通脏腑,升降出入,天地气和,生命乃生。

点评

我要学习《内经》关于五气与五脏关系的内容,您摘录出来的这些经文,没有这方面内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5 22:40
26
发表于 2016-12-15 22:40:10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12-15 21:22
天地气交,运立其中。《五常政大论》云:“气主有所制,岁立有所生,地气制已胜,天气制胜己,天制色, ...

我要学习《内经》关于五气与五脏关系的内容,您摘录出来的这些经文,没有这方面内容。

点评

先生说说我的帖子,哪一句不是说五气与五脏的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8 21:38
哎,先生的中医基础太差,读不懂经文,别人的努力对你是无效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8 08:46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08:46:52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2-15 22:40
我要学习《内经》关于五气与五脏关系的内容,您摘录出来的这些经文,没有这方面内容。

哎,先生的中医基础太差,读不懂经文,别人的努力对你是无效的,

点评

呵呵,我的中医基础是差,才向您请教经文的。您发此帖,本意就是为了给大家讲解《内经》天人关系部分的经文,可是您只是粘贴了一些原文,对大家理解经文还是没有帮助。所以我一再请教。 这里要理解的重点,就是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8 16:50
28
发表于 2016-12-18 08:59:3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说的中国古代的金木水火土;另一个说的是:现代科学中的太阳系,金星、木星,生也罢、克也罢,两个星星隔着十万八千里,什么人异想天开胡诌出来个五星。天上有数不清的星星,岂不是地上有数不清的行?还五行,五百行、五万行也打不住。

     
29
发表于 2016-12-18 16:50:27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12-18 08:46
哎,先生的中医基础太差,读不懂经文,别人的努力对你是无效的,

呵呵,我的中医基础是差,才向您请教经文的。您发此帖,本意就是为了给大家讲解《内经》天人关系部分的经文,可是您只是粘贴了一些原文,对大家理解经文还是没有帮助。所以我一再请教。

这里要理解的重点,就是经文里“天有五行”和“人有五脏”的关系。类似的表述,在《内经》各篇中时常能遇到,如何从中理解天人关系?我想是不是要从古人的行文、表述方式入手。把古人文章里的表述方式掌握了,内容就好理解了。
否则,囫囵吞枣的“天有五行、人有五脏”,总是说不通。




点评

鸡蛋化小鸡,说得通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8 21:41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21:38:1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2-15 22:40
我要学习《内经》关于五气与五脏关系的内容,您摘录出来的这些经文,没有这方面内容。

先生说说我的帖子,哪一句不是说五气与五脏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14:06 , Processed in 0.05183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