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xlgm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如何认识中医的三焦?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8-7-18 13:44: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认识中医的三焦?

下面引用由知易子2008/07/18 00:03pm 发表的内容:
我敢说:逸湘读不懂本脏篇。
看你的回答
恐怕你連看都沒看過
才會答的那麼離譜
32
发表于 2008-7-18 14:21: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认识中医的三焦?

     三焦,本来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三焦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没有想到至今还有人认为“上焦指的是颈部以上、中焦指胸腹部、下焦指下肢。”并且还说:“这个大家都知道”,如果真是这样,还不如不知道的好。
33
发表于 2008-7-18 14:30: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认识中医的三焦?

三焦的部位:
将胸腹部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内经》对上、中、下三焦的位置及分界已有粗略描述,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原文大体指出了膈上为上焦,胃部为中焦,胃以下为下焦。《难经·三十一难》说:“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以膈作为上、中两焦的分界处,以胃下口作为中、下两焦的分界处。对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已较明确:膈上胸中为上焦,膈下脐上腹部为中焦,脐下腹部为下焦。
将人体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东医宝鉴·内景篇·三焦腑》提出:“头至心为上焦,心至脐为中焦,脐至足为下焦。”近年的一些期刊文献及中医教材也沿用此观点。但根据《灵枢·胀论》所说的“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的论述,以及临床对三焦部位概念的具体运用而言,拟不将头面、四肢归属于三焦部位为妥。
对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的认识,除肝的分属不统一外,其余均较一致。即上焦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中焦上腹部,从解剖部位来说,应包括脾、胃、肝、胆;下焦下腹部,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
34
发表于 2008-7-18 14:35:2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认识中医的三焦?

三焦的功能:
①上焦如雾根据三焦部位划分,上焦主要指胸中,包括心肺二脏。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于全身。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将水谷精气布散于全身。因此,上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输布水谷精微(气血)。如《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营卫生会》又概括为“上焦如雾”。所谓“如雾”,是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气血,犹如雾露弥漫之状,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
此外,《难经》认为上焦有受纳水谷的作用,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
②中焦如沤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及肝、胆等内脏。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肝胆主疏泄,并分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因此,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并概括中焦的功能为“中焦如沤”。沤,是浸泡的意思。所谓“如沤”,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难经》亦持此说,如三十一难说:“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③下焦如渎下焦主要指下腹部,包括肾、膀胱及大小肠。《难经·三十一难》说:“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是说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排泄二便。糟粕的排泄,一是从大肠排出大便,一是从膀胱排出小便。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就是说下焦有排泄二便的作用。
35
发表于 2008-7-18 14:41:2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认识中医的三焦?

三焦辨证
  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上、中、下三焦论述温病的证治以来,三焦辨证就成为温病辨证的方法之一。这是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在《伤寒论》及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传变规律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着重阐述了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及其传变的规律。
  三焦辨证是在阐述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病理变化及其证候的基础上,同时也说明了温病初、中、末三个不同的阶段。三焦辨证认为:温病一般始于上焦手太阴肺,然后传入中焦脾胃,最后终于下焦肝肾。但是,由于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瘟疫等不同种类。因此,它们的发病和传变规律不尽相同。如暑温初起,即可表现为中焦病证。此外,三焦病证亦可以相兼互见。如湿温初起,多上、中二焦同时发病。
  在三焦辨证中,邪在上焦主要表现为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病在中焦则表现为脾胃功能障碍的证候。邪入下焦,主要反映出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的病变。上、中二焦病变,多属实证。下焦病变,多为虚证。
36
发表于 2008-7-18 15:11:5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认识中医的三焦?

千秋雪先生引经据典,把三焦作用 部位说透了。很好。
其实还有属性本质问题。三焦是把各个脏腑功能协同起来,归中焦肝胆脾胃腐熟运化生发生命功能中枢。是实现后天生发功能(肝胆)基础。为生命提供来自先天 后天养料后勤保障官。中医最讲究守中 平衡。就是指这个。
37
发表于 2008-7-18 15:14: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认识中医的三焦?

练武 修道 不懂三焦,很难想象他能干什么。
搞中医,不懂三焦,难有作为。
38
发表于 2008-7-18 16:14: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认识中医的三焦?

很遺憾"千秋雪"的用詞
但我還是願意和他討論
先生引經據典
獨缺"三焦經"
是否先補上
39
发表于 2008-7-18 16:29:5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认识中医的三焦?

千秋雪先生順便解一下
"衛出於下焦
腎合三焦膀胱 三焦膀胱者 腠理毫毛其應
密理厚皮者 三焦膀胱厚
粗理薄皮者 三焦膀胱薄
踈腠理者   焦膀胱緩
皮急而無毫毛者 三焦膀胱急
毫毛美而粗者 三焦膀胱直
稀毫毛者 三焦膀胱結也
40
发表于 2008-7-18 16:30: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认识中医的三焦?

下面引用由知易子2008/07/18 03:14pm 发表的内容:
练武 修道 不懂三焦,很难想象他能干什么。
搞中医,不懂三焦,难有作为。
先生先自省一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 07:21 , Processed in 0.05974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