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八期——东郭先生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5-2 16:37:1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期——东郭先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2
发表于 2009-5-2 16:41:2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期——东郭先生

我们不必论证证书的真伪,只要有道理就行了!
33
发表于 2009-5-2 16:42:2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期——东郭先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4
发表于 2009-5-2 16:50:2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期——东郭先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5
发表于 2009-5-2 16:56:56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期——东郭先生

证书是假的。给你套帽子,你给钱,头函大大的有。遗憾!
36
发表于 2009-5-2 16:57:3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期——东郭先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有假的,先生即使拿出科学院的院士证书,也未必能够证明先生有真才实学。
    论坛上不认证书,不认博士、教授、专家之类的头衔,看看先生的真才实学如何?发表一下先生的学术观点,一看便明了!
37
发表于 2009-5-2 16:59:2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期——东郭先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8
发表于 2009-5-2 17:06:4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期——东郭先生

【求助】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是否是正规期刊?
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是否是正规期刊?
--------------------------------------------------------------------------------
《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是否是合法的专业杂志。刊号SSN 1680-1415 CN21-4620 HK/R [2004-05-31]
咨询解答: 看这个刊号,问题就出在CN21是辽宁省的,但是后面偏偏出来一个HK,香港的。所以十有八九就是非法期刊。
相似名字的有
中华中西医杂志——非法!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非法!!

http://www.med66.com/html/ziliao/yixue/8/1c7582b2001831fbe913b6f3edfdb037.htm
39
发表于 2009-5-2 17:13:3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期——东郭先生

现将国家新闻出版署近年来公布的非法出版物名单公布如下。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与学院有关规定,凡在非法出版物上刊发的文章一概无效,不视为个人科研成果,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不予承认。详情可直接登录中国扫黄打非网(www.shdf.gov.cn)查询。
第一批(共计30种):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确认,2004年7月第一批被取缔的利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出版的30种期刊为非法刊物:
1、《WTO与中国》ISSN1684-2170CN62-4342/H
2、《中华医学论坛》ISSN1684-8977CN42-0125/R
3、《中国教育论坛》ISSN1684-9566CN42-0138/H
4、《中华之窗》ISSN1606-9056
5、《新印刷》ISSN1727-8899
6、《纸张行情》ISSN1682-4075
7、《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ISSN1728-2462CN43-8816/R
8、《中国经济论坛》ISSN1682-119XZS
9、《中国经济评论》ISSN1726-9598
10、《中外新闻》ISSN1607-4025
11、《中国社会新闻》ISSN1684-0305
12、《中国社会新闻》ISSN1727-5962
13、《西部太阳能》ISSN1682-119X
14、《中国乳品》ISSN1810-1291
15、《中国肉食工业》ISSN1810-0465
16、《中国烟草企业文化》ISSN1688-518X
17、《中外饭店》ISSN1683-0261
18、《国际电子商讯》ISSN1683-5468
19、《美丽人生》ISSN1703-5724
20、《现代华人》国际标准丛刊编号
21、《外经导报》ISSN1683-4453
22、《中国城市发展》ISSN1727-804XO
23、《中外烟酒茶》ISSN 1683-4674
24、《美国中华护理》ISSN1543-1479
25、《防雷世界》ISSN1727-5415
26、《防雷》ISSN1684-484X
27、《陶瓷》ISSN1726-2838
28、《中国关注》ISSN1009-5071CN11-4461/I
29、《中国关注》ISSN1727-7221
30、《卫星通信广播电视》ISSN1563-2431
第二批:(共计60种)
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办2004年11月18日再次公布60种非法报刊为非法出版物,并宣布依法取缔,名单如下:
1、《人民权益报》(ISSN1728-7383);
2、《中国法制报》(ISSN1810-1720);
3、《中国模具报》(ISSN1683-0717);
4、《中华教育杂志》(ISSN1684-0445);
5、《中国当代教育杂志》(ISSN1682-7317,CN(HK)NR4069-194/01);
6、《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ISSN1728-7502,CN16-1690/NR);
7、《中国教育理论杂志》(ISSN1683-3767,CN(HK)NR4137-53/02);
8、《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ISSN1726-3018,CN18-4258/H);
9、《中国教育》(ISSN1681-1615,CN·NR37-02);
10、《中国现代教育杂志》(ISSN1682-2706,CN35-3917HK/G);
11、《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ISSN1728-3531,CN03-3569/G·HK);
12、《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ISSN1727-5121,CN(H)39-7869/G);
13、《教学纵横》(ISSN1683-514X,CN(HK)NR4159/87/02);
14、《当代教育》(ISSN1607-2065,CN(HK)NR4064/190/01);
15、《中华教育教学实践》(ISSN1726-6416,CN03-4383/HK);
16、《当代素质教育》(ISSN1726-765X,CN03-3313/G·HK);
17、《中国教育研究》(ISSN1727-0405,CN39-7848//G4);
18、《中国新教育》(ISSN1727/7167,NR4332/56/03);
19、《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ISSN1729-5726,CN13-9232/G4);
20、《中国新世纪教育》(ISSN1684-8606,CN39-7618/G);
21、《中国教育探索》(ISSN1009-5071,CN11-4461/I);
22、《中华现代医药》(ISSN1681-5572,CN98-0072/HK);
23、《中华医学教育与实践》(ISSN1726-1899,CN(HK)39-7818/R);
24、《中华医学教学与临床》(ISSN1608-6716,CN19-2216/HK);
25、《中华现代全科医学杂志》(ISSN1680-6344,CN29-3227/R);
26、《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ISSN1606-4666,CN01-4097/R);
27、《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ISSN1680-9343,CN31-3927/R);
28、《中国医药保健》(ISSN1810-363X);
29、《中国医药》(ISSN1608-3776);
30、《世界医学论坛》(ISSN1726-295X);
31、《建筑电气资讯》(ISSN1606-9668);
32、《中国电气》(ISSN1811-4709);
33、《电气设计与设备》(ISSN1727-8171);
34、《电气世界》(ISSN1684-9191);
35、《照明》(ISSN1729-3979);
36、《电气&智能建筑》(ISSN1609-0403);
37、《中国石油了望》(ISSN1727-9011);
38、《触动》(ISSN1810-1216,CN03-0127/H);
39、《环球消防》(ISSN1726-8869);
40、《中华财富》(ISSN1727-7418);
41、《当代市长》(ISSN1681-6609);
42、《中国城市》(ISSN1726-1759);
43、《中外妇女》(ISSN1608-7836);
44、《中外慈善世界》(ISSN1608-7828);
45、《中国农业产业化》(ISSN1683-3791);
46、《法制新闻》(ISSN1727-0960);
47、《百姓与法制》(ISSN1728-8703);
48、《中国法治新闻》(ISSN1727-5989);
49、《诚信山西》(ISSN1682-119XZs);
50、《PIONEERCHINA创业中国》(ISSN1729-1283);
51、《中国创新报道》(ISSN1684-3878);
52、《南方观察》(ISSN1728-2497,CN33-66065/9);
53、《深度新闻》(ISSN1006-0400,CN99(Q)004);
54、《中国经贸》(ISSN1606-8548);
55、《健康指南》(CN45-0056);
56、《新旅行TRAVELER》(ISSN1671-6930,CN46-1067/GO);
57、《新旅行VOYAGE》(ISSN1009-6450,CN42-1620/J);
58、《新地产OFFICE》(ISSN1009-251X,CN23-1447/G2);
59、《新地产HOUSING》(ISSN1672-5719,CN11-5052/Z);
60、《中国社会报“警视专刊”》(CN11-0021)。
第三批(共计60种):
新闻出版总署于2005年4月8日公布了依法取缔的60种非法期刊名单:
1、《中外法制》ISSN1726-4464
2、《旧闻新读》ISSN1003-9619 CN 42-1013/I
3、《西部魂》ISSN762-8700-46-4
4、《金卡工程》ISSN156—1285 CN
5、《GBF 中国经贸聚焦》
6、《中国视点》ISSN1811-3826
7、《中国经济》ISSN1811-2927
8、《中国区域经济》ISSN1729-4762 NR207/03
9、《中华企业》ISSN962-437-78-8
10、《名流企业》ISSN1726-703x CN-3966/F
11、《世界英才》ISSN1685-4314
12、《小康中国》ISSN1728-0214
13、《深度传播》 ISSN1006-0400 CN99(Q)004
14、《金融与科技》ISSN1562-5605 NR38-588-98/F3433
15、《现代教学与管理》ISSN1683-9021 CN3559/111/02NR
16、《中国教育经济与管理》ISSN1812-5190 CN98-0825/04
17、《世界医疗器械》ISSN1024-6924
18、《中华新医学》ISSN1561-5472 CN98-0121/R
19、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ISSN1727-3153 CN39-7858HK/R
20、《中华临床与卫生》ISSN1540-7632 CN62-6193/R
21、《中华名医》ISSN1685-0734
22、《中华中西医药研究与临床杂志》ISSN1684-8756 CN(HK)39-1217/R
23、《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ISSN1606-8564 CN18-2243/HK
24、《中华医药》ISSN1680-676X CN40-9612/R
25、《中华新医药》ISSN1726-328X NR28/588/99
26、《中华中西医杂志》ISSN1606-8106 CN·H98-0606/R
27、《中国医药招商》
28、《中国医疗》ISSN1680-2926
29、《医药市场》
30、《医药商桥》
31、《促销医药》ISSN1810-1739
32、《中国医药商情》ISSN1607-8748
33、《中国殡葬》ISSN1810-2921
34、《中国发电》
35、《国际LED 技术》ISSN1609-459X
36、《国际光电显示技术》ISSN1609-459X
37、《国际线缆连接技术》ISSN1609-459X
38、《国际线缆设备》ISSN1609-459X
39、《中国通信》ISSN1027-8125
40、《中国电力采购指南》ISSN1682-3397
41、《中国电讯》ISSN1684-0593
42、《国际电源商情》ISSN1684-1972
43、《电气智能建筑》ISSN1609-0403
44、《国际电气资讯》ISSN1819-3499
45、《今日电气》ISSN1727-7728
46、《中国电器博览》
47、《中国电源博览》ISSN1608-9786
48、《中国电力电气》
49、《新当代电气世界》ISSN1007-0885 CN13-1205/F
50、《国际智能交通》ISSN1726-1953 H·K ISSN NO
51《中国智能交通》ISSN1727-3544TELA NR 4371/ 80/03
52、《中国工程机械》ISSN1608-2613
53、《上海楼市》
54、《中国建设工程新闻》ISSN1683-6642
55、《CG 杂志》ISSN1684-4793 CN11-3758/TB
56、《中国食品制造工业》ISSN1726-2690
57、《维权》ISSN1811-0452
58、《中外酒店》ISSN1562-5591 NR39-588-98/F3434
59、《商用汽车周刊》CN11017-75/TV CN11-5240/F CN51-0042 CN42-0018
60、《CTVS 商情博览》ISSN1672-5985 CN11-5062R( 盗用 )
第四批(共计43种):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确认,以下43种杂志也为非法刊物
1、《文史哲研究》 ISSN1606-6693
2、《中国新世纪教育》 ISSN1684-8063
3、《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ISSN1606-5115 CN(HK)NR57/00
4、《中国教育论坛》 ISSN1684-9566 CN43-7772/R
5、《外语教育与翻译》 ISSN1684-2871 CN(HK)4181-106-02
6、《中华教育教学杂志》 ISSN1726-6416 CN03-4383/G
7、《跨文化交流》 ISSN1681-7346
8、《中国教育》 ISSN1681-1615
9、《外语教育与翻译》 ISSN1684-2871 CN(HK)4181-106-02
10、《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9605 CN11-1038/F
11、《中国教育改革》 ISSN1727-7159 NR4331/51/03
12、《现代教育研究》 ISSN1681-3901
13、《语言文化教育研究》 ISSN1605-5047
14、《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CN39-7859HK/G
15、《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ISSN1682-783X CN35-1239/HK
16、《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9605 CN11-1038/F
17、《中华医学创新论坛杂志》 ISSN1608-2311 CN19-4721/HK
18、《今日教育》 ISSN1728-3639 CN(HK)NR4263/186/02;
19、《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ISSN1680-1296 CN54-6180M/R
20、《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ISSN1682-7317 CN(HK)NR4069/194/01
21、《中国教育改革》 ISSN1727-7159 NR4331/51/03
22、《教育新发现》 ISSN1729-8474 CN(HK)NR184/02
23、《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ISSN1728-0222 CN13-4412/H
24、《教育纵横》 ISSN1729-6854 CN(HK)NR4540/264/03
25、《中华教育学刊》 ISSN1728-2500
26、《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 ISSN1729-5726 CN13-9232/G4
27、《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ISSN1683-3155 CN54-9887/HK
28、《中国教育改革》 ISSN1727-7159 NR4331/51/03
29、《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 ISSN1729-5726 CN13-9232/g4
30、《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ISSN1683-3767 CN(HK)NR4137/53/02
31、《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 ISSN1729-0759 CN(HK)NR4352/46/03
32、《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ISSN1728-3531 CN03-3569/g.HK
33、《教育管理与科研》 ISSN1682-783x
34、《航空教育》 CN11-2548/g4
35、《现代教学与管理》 ISSN1683-9021 CN3559/111/02NR
36、《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9605 CN11-1038/f
37、《中国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 ISSN1810-1089 CN(HK)0429NR
38、《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9605 CN11-1038/f
39、《教育新导向》 CN23-1340/gd ISSN1005-0493
40、《中国现代教育学报》 ISSN1728-581x
41、《教育经济与管理》 ISSN1810-3782
42、《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ISSN1729-6528 CN03-1202/g
43、《文教研究》 ISSN1682-3249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8620486.html?fr=qrl
40
发表于 2009-5-2 17:14:5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期——东郭先生

就学术思想如果不具体到临床个例而言,就成了泛化论。比如“哲学思辨”的观点,我的文章《哲眼看中医》就涵盖了:哲眼看中医
    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中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两个基本特点,早已被人们所接受和确认,但还有一个最基本特点,至今仍被大多数研究者所忽略,因为从现存的文献和资料中很少有论及。这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前贤在医学领域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唯物辨证法对立统一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来辨析疾病的方法,而且是贯串至今。笔者现斗胆认为该方法它也应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中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两个基本特点实际上是植根于上述的最基本的特点之中,也是在上述特点的基础上产生和升华的。另外,直至目前许多学者认为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独特,其思维也抽象,实则不然。笔者认为,与其说中医学是思维抽象,倒不如是说思维形象,而这种形象思维形式也不过仅指中医学最原始的、雏形期时所特有的思维形式而己。这与人们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了解其它学科知识的多少是相匹配并随之制约的。但是,中医学和其它领域的学科一样,都是在不断地丰富、不断提高、不断地与时俱进。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却又变的更具体化、简单化。那么其实被一直认为是抽象的思维也就不再像大家想象的哪么抽象了。中医学虽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但它却也来自最基本最普通的思维方式----唯物辨证法对立统一认识论的原理来认识疾病的。而唯物辨证法的对立统一认识原理是认识任何事物最精良也是最高级最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而且一点也不抽象,也是很容易学习掌握的,同样用之于医学领域,也概莫能外。
    大家都知道,唯物辨证法对立统一认识论其中之一点,就是它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存在,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的,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了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然而这种共性,却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是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是相对的,而共性是绝对性的。据此,从唯物辨证法范畴的观点去考察疾病的各种表现,则所有的症状都可以从总的方面相对区分为特殊性和普遍性两大类。前者或称为特异性症状,后者又可叫做非特异性症状。所谓特殊性和特异性症状,多半是一些十分具体的病候表现,它们所反映的病机内容通常都比较明显和直接,诊断含义也较肯定,其与病机的关系一般都较单纯而易于识别;而非特异性症状具有程度不等的普遍性,它们所提示的病机涉及面都比较广,往往在许多场合下都可出现,其诊断涵义是多元化,证候与病机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相互之间的关系既可平行,也可以不平行,比如:像笼统的咳嗽症状,则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它既可出现于风寒犯肺时,也可见于风热袭肺、燥邪伤肺、痰湿渍肺、肝火犯肺、阴虚肺燥等一系列肺失宣降的过程中,且与多种具体的病机都可能有联系,甚至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再比如:笼统的发热、疼痛等症状,则具有更强的普遍性,其与具体病机之关系也更为复杂。从上述例子中不难看出中医学在辨析疾病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唯物辨证法的认识原理,能先从非特异性(普遍性)的视角对疾病这一矛盾的事物进行观察分析,且能从纷纭复杂、姿态万千的非特异性(普遍性)外部症象中洞悉出疾病这一矛盾事物内在的病机,而中医学的病机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涵概了疾病的病理改变和病理的发展变化,较病理概念有更深更广的意义。中医学这种辩析疾病的认识观基本上与唯物辨证法的认识原理上所要求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侯,就应当去发现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的认识观形成了现实与历史的对应。
    同样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学科性质、临床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其模式、方法和体系结构都是在唯物辨证法的对立统一认识原理的指导下逐渐形成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立体交叉的科学。这一切无论从唯物辨证法的对立统一认识原理的认识事物的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的对立统一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及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去认识还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又用以指导实践等等来对比,都足以用之于佐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5 16:55 , Processed in 0.06195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